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人真正学到了新派的精髓

zjszmyx58 2008-4-12 19:00

没有人真正学到了新派的精髓

最近几天,一直听“清秋凉夜”和“宫墙怨”,甚是优美动听。我觉得新凤霞大师的徒弟们没有真正学到“新派”的发音位置及声音如何升高降低的婉转,还有就是新派的“甜美”,没有人能够超越她,她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弄得我都不敢听和看新派弟子的戏了。佩服之极。

安佚榴莲 2008-4-12 19:00

哦,宫墙怨和清秋凉夜是无双传里的经典唱段.清秋凉夜反调大慢板也是出了名的,   我认为这也是新派的唱腔走向成熟的一出戏.是新大师很匠心的创造.

zjszmyx58 2008-4-12 19:01

肯定的。

夕阳红戏迷 2008-4-12 19:01

我同意您的观点

hyx-sgh 2008-4-12 19:02

支持!顶!

bingfu51 2008-4-21 09:53

就和京剧目前的传人无人超过当年的“四大名旦”一样,正常的。

安佚榴莲 2008-5-1 12:04

超越不超越没有绝对的标准

有更多的人去接受一种唱法和一个演员那是比较重要的一条标准
要想超越首先要超越专业水平和创新胆量
单说新派,当面新老的创新意识特别强.她好琢磨好求异思维.扎实的基本功是她高楼大厦的根基

hyx-sgh 2008-5-1 12:07

[font=楷体_GB2312][size=4]同意榴莲姐的观点![/size][/font]

安佚榴莲 2008-5-1 12:39

敬业创新智慧

单说新派,当年新老的创新意识特别强.她好琢磨好求异思维.扎实的基本功是她高楼大厦固牢的根基.
那冰天雪地去喊嗓,冬天在冰上练走场能大汗淋漓,谁超越她当年那样的苦练精深?
还有她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到她的唱念做打上,她在舞台演出的时候迸发的表演创新的火花.这一切都是发于心的形成似乎惯性的创造.没有一点被动,纯粹是主动的
新老的文章中说"从自己找饭碗到有饭吃,到给别人留饭碗,到成为艺术家"她揭露的是什么?一是在旧社会老艺人们的艰辛,一是悟出一个真理,那就是要奋斗不息.改善改善再改善.那是艺术的真谛

长云 2008-7-7 14:36

新凤霞一代名伶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雁群 2008-7-7 20:51

赞同楼上朋友的观点[font=楷体_GB2312][size=4][color=SeaGreen][/color][/size][/font]

JSM 2009-4-7 12:09

[font=微软雅黑][size=3]   一代大师,高山仰止。无人可望其项背,情理之中![/size][/font]

梧桐雨 2009-5-20 16:16

新派唱腔确是优美,婉转,时而高亢,时而低回,学起来很不容易。我身边几个爱好新派的朋友都说难学,其中有自觉学好的也只是学了点皮毛,有的人学了点就没了信心,真希望有志者能把新大师的艺术流派传承并发扬广大。

chxy6866 2009-10-27 08:35

就和京剧目前的传人无人超过当年的“四大名旦”一样,正常的。

lizhenqing 2009-12-14 16:42

我的看法

:lol 大凡行成流派的演员,都是标准,新派-新凤霞。无论谁唱不可能超标准。欣赏水平不一样。如;白派的创始人是老白玉霜,但我是喜欢筱白玉霜的唱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新人出现,如白派传人刘萍唱的【闹严府】我听着比筱白玉霜唱的好听。当然和评剧的发展也有关系。让咱们雅俗共赏,为推动评剧发展贡献一份薄力吧。

hyx-sgh 2009-12-14 20:27

在我印象中一位演唱大师曾说过:“学我者活,象我者死”。意义可谓深远,谁又能理解其博大精深的真谛!

雁群 2009-12-14 22:19

现在的新派弟子没有超过新凤霞大师的,大部分演员唱了几出戏就成了评剧艺术家了,现在的艺术家太多了。小白玉霜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她的唱段都是经典,多少年千听不厌,更没人超越了。学新派、白派不能只学唱腔,更要学其中的韵味。

刘月寒 2010-4-21 09:11

我非常同意上述大家的观点,经典是不可逾越的,真因为大师的弟子们学的不很像,新派唱腔的时候只听大师的原唱,虽然我也只是学习,但不学原唱怕自己更走样。真佩服大师创造了那么多出经典剧目,我们学会一出已经很难了。

wjg888888 2010-5-15 18:33

[size=6]楼上的朋友都说的非常好,现在学习好一段唱腔就很不容易了,我很有体会,当你遇到一个好演员,做为一个伴奏员都会心情舒畅,弦乐合一,那真是一种享受,反之,你就可想而之了。[/size]

leiyu 2010-5-18 11:30

同意啊

gwf88 2011-1-26 17:26

赞同楼上朋友的观点。。。。。。。。。。。。。。。。

满园 2011-3-12 20:43

[color=Black][size=4][/size][/color]楼上好多人的观点我非常赞同,用大师的标准去衡量对后人来说太难。

忙忙碌碌 2011-4-10 18:30

我自己的观点

本人虽生长在评剧故乡,但对评剧的了解比较肤浅。但我认为白派和新派除了小白玉霜和新凤霞两位大师,无人能及更不用说超越

qan986 2011-4-11 13:06

学习

我很喜欢新凤霞的唱短,我也会唱几段,但艺术家的鼻腔运用的技巧是很难掌握的。我在学习1

警察爱评剧 2011-5-21 22:03

严重同意

尤其是新大师的春香传,太美了,可惜无人继承的了呀

zjszmyx58 2011-5-22 00:32

这居然是我N年前发的帖子,现在依然很火啊,哈哈

杨胜利 2011-5-31 09:22

新派唱腔确是优美,婉转

默闻 2011-8-30 20:42

:victory: 同意大家的观点 但是每个人的嗓音不一样 真正学到是不容易的。

张兴祥 2012-2-25 19:37

学评剧新派和学其他艺术一样,由于先天条件不一样,很难说达到完全一样。单说唱,每个人声带口腔生理结构不可能一样,那发出的声音怎么可能完全一样呢?好学生只能学习大师的刻苦精神、已有的技巧等,这就应该是精髓。然后再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有所创造发展自成一派。所谓的已成名的大师,其实也就是经这个途径而成名。粗糙看法请批评。

shuihua 2012-5-15 21:22

反复听,反复模仿呗

爱马62 2012-7-30 15:56

新凤霞的特点人人知道,可就是学不了,没办法

顺其然 2012-7-30 18:56

一模一样,那是模仿秀。要学大师之精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继承创新并举,评剧艺术才能得以发展。

1742754952 2013-1-29 20:44

的确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听了新大师的刘巧儿、“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难再愿听旁人的。没有人真正学到新派精髓(绝对了一些)。不过,很多新派传人还是很优秀的,她们为传承新派艺术孜孜以求和竭诚奉献,值得钦佩。长江水后浪催前浪,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会出现新的新大师。

梅花曲 2013-1-30 08:51

大师也好,普通演员、普通人也好,都是人,不管是唱腔还是表演,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不会绝对的完美,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优点和缺点,优点多了,便可称谓能人。每个人生理方面、性格方面、对音乐的理解方面等等都会不同,所以就不可能完全像某个人。大师们像他们的老师吗?如果学习新派学得到处都是“新凤霞”,那样的话,即使新大师再好,大家也会乏味了。艺术要创新才有发展,要继承传统的精髓,发扬“光大”才有生命力,要唱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吸收大师的优点,避开大师的缺点,也就是扬长避短。新大师的唱腔是我的最爱,但是新大师的歌唱技巧并不是完美的,更不是最科学的。新大师也讲过,一直在探求科学的发声方法,因为不科学的发声,她的嗓子曾经患病。她的“火红的太阳出东方”是提喉唱的,很难受。她的《三看御妹》里的降香是哑喉咙的。我听过大部分的新派唱段,疙瘩腔很棒,音色很甜美,吐字清晰干脆,感情很到位,表演也很自然。但是,鼻腔共鸣有点过,与整体的旋律线条不统一。例如:《无双传》里的“清秋良夜”的“清”,就有些冒,后面就用的很少,只是个别地方,这样就会整体不统一,有的时候很尖很刺耳。如果用就要均衡的用,这样才能统一,听着更舒服。我的一点见解,不一定全对,也不一定全不对。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都只为祖国的评剧艺术发扬光大吧!

顺其然 2013-1-30 11:57

为什么把评剧新人的唱法一味的用新白两派去测量呢?那就去克隆吧。评剧艺术要传承,不是要模仿,把功夫都下在像上何来创新?所谓超越是要有标准的,这不是跳高比赛。如果老是把大师的演唱作为一种固定模式去规范新人的话,评剧艺术岂不静止甚至倒退了吗?

梅花曲 2013-1-30 12:00

说的不错!非常赞同。

顺其然 2013-1-30 13:43

传承与创新并举艺术才能得以发展。小白玉霜.新凤霞和老师学戏时如果一味的模仿.艰难的追求像,就不会有现代的白派新派,更没有后来评剧的辉煌喽。

迅雷不及掩耳 2014-5-13 12:52

[size=6]说得好,同意大家的观点,我早就觉得那些“新派传人”连新凤霞老师的皮毛还没学到就急着树碑立传成名称家很让人反感,只听新派原唱,其余的欣赏不了[/size]

迅雷不及掩耳 2014-5-13 12:56

[size=5]说实话白派唱腔王冠丽配像的还值得欣赏,新派的就连音配像都没法看!怎么看都让人感到不舒服!都不如看模糊的原版过瘾!悲哀啊![/size]

924408052 2014-5-14 15:37

[size=4][color=#4b0082]        评剧新派出现,是评剧界最伟大创举无人可比?不同于京剧四大名旦,至于超不超越自有公论,唯有新派当前我认为能靠点边的演员也是凤毛麟角。记得头7年前我在评剧戏苑探讨过此类问题。也有人提出新凤霞那一代演员刻苦训练忘我牺牲,对业务精于求精,不可否认。他们那一代演员多得是,评剧演出团体上万竟没出现过第二个新凤霞。更主要应该说是天赋。以上网友提出那么多演员继承者没有一例学到精髓?精髓是哪来的?是学不来的。和拉板胡手音道理相同。我认为学习继承真应该了解自己是否符合新派条件?否则只能白搭工。符合条件的也不是没有人在,我们这里的安佚榴莲就很有天赋新派唱腔学的较好不妨传上几段让网友们鉴别一下。[/color][/siz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人真正学到了新派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