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谈“五法”--手、眼、身、步、口

玉芙蓉 2010-10-12 09:54

谈“五法”--手、眼、身、步、口

[font=黑体][size=4][align=center]谈    “五    法”[/align][/size][/font]

       谈谈“五法”,即“手”、“眼”、“身”、“步”、“口”。
       先说“手”,以旦角这行当来说,一般都用“兰花指”,即手的形状像兰花一样好看。它的要领是食指用力伸直,大拇指和中指对上,无名指和小拇指微微翘起,这样指出去,既合乎生活逻辑,又美观。手的动作不是孤立的,五法是相互配合运用的,所谓“手眼通心”,“心到、手到、眼到”。比如我们欲往右指,必须伸出右手随着偏身,左手托袖,从右肩而过,眼随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手”、“身”、“眼”全都用上了。如果不是这样,右手抬起直筒筒地伸出去,身体、眼睛全不配合,那就很难看了。
       “眼”,戏曲界有句俗话,叫做“一身之戏在于脸,脸上之戏在于眼”。在表演中,眼睛是刻画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器官。我们在舞台上表达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神态,都是要通过眼睛来表达的。我在幼年学戏时,老师教我们要练转眼珠,还有对眼、分眼等等,最初眼珠不听使唤,老师就叫我们点着一支香,眼睛随着香头上的火亮,上下左右远近地练。当然,这种练法还谈不上神气,可是对于锻炼控制眼部肌肉的灵活性,却是很有用的。这也和练腿功有些相似,腿部肌肉伸展开了,在台上能够随心所欲了,再加上戏,才能谈得上表现人物。眼部肌肉练活泛了,想转眼就转眼,想对眼就对眼,技术过了关,才好用眼睛表现人物感情。眼睛运用在于传神,即我们平时说的“眼神”。眼神来源于心,所谓眼为心之苗。“心”,也就是我们对于人物和剧情的感受。也可以说,当我们真正地生活在这个人物所处的情境之中的时候,眼神也就做出来了。比如在《梅玉配》这出戏里,苏玉莲把徐廷梅藏到了柜子里后,拉着嫂子连着用了三个眼睛的动作,先是看柜,接着回头看嫂子,接着又回头看柜子。有的演员演到这里的时候,只是从动作上做了个一望、两望、三望的动作,动作的目的,观众没有明白。实际上这三看是很有戏的,对于塑造苏玉莲对徐廷梅的真挚情意和她那纯朴而聪慧的性格特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在处理这三看动作时,先是看柜,一看柜锁好了,接着看嫂子是看嫂子发觉了没有,一看嫂子没有发现她把徐廷梅藏在了柜子里,接着再看柜,是看柜里有什么动静没有,一看,一点破绽也没有,这时才松了一口气。三看的内容不同,心劲也不一样。把这三看的不同心劲演出来,使观众通过你的眼神,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达到了这样的艺术效果,才能说你把眼神做出来了。
       “身”,身体是动作的总枢纽。做任何动作如果身体掌握得不准确,手、眼、步都不能连贯起来。身体掌握得好不好,关键在腰。比如跑圆场,固然脚上的功夫很重要,但如果腰里没劲,掌握不稳,就是脚下再快,身子摇摇晃晃,也不好看。我在《昭君出塞》里面唱到“汉岭云横雾迷”一句时的圆场、卧鱼,其要领首先是腰里掌握住劲,然后塌身,左手扯起斗篷,右手横握马鞭,快步圆场,如燕子展翅飞翔,轻盈敏捷,能够达到这样的表演效果,腰里的劲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步”,讲到步法就更重要了,戏曲界有“先看一步走,再看一张口”的艺诀。因为演员在舞台上的一切动作,都要靠着一双脚的,步法的优劣,对于唱做念打都有影响。我们的戏曲前辈们通过舞台实践,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步法,如碎步、垫步、蹉步、云步、快步、慢步、醉步等等,这些姿势各异的步法,在使用上却有其不同的规格、要领,就以旦角的慢步来说,前脚根要对后脚尖,一步踏一步地向前迈出,腿不能太硬,也不能太弯,需要我们认真领会。
       “口”,口法是讲唱念时嘴上的要领和方法。比如说,无论是唱还是念.它们都有个基本要求,就是字音清楚。那么怎样才能把字音念得清楚呢? 其要领是,第一要把口、齿、唇、牙、喉这些咬字发音部位找准。比如“家”字,它要由“吉—依—啊“三个音拼成(在我们戏曲界把这“家”字的三个音,称做字头、字腹、字尾),发“吉”音是用舌面舔上牙根,发“依”音是舌面舔上,发“啊”音是把嘴自然张开,用喉发音。这几个咬字发音部位掌握得准确,“家”字才能咬得清楚明白。若有一个部位使用得不恰当,就要导致字音的含糊,或者索兴把字音念错了。再者还有个口型的问题,我们戏曲演员虽在咬字发音时的口型,分为开、齐、撮、合四种,合称“四呼”。“开”的口型是嘴和上下牙齿自然张开,如“他”、“花”、“拿”都属开口音。“齐”的口型是嘴和牙齿处于微开状态,如“起”、“飞”、“戏”都属齐齿音。“撮”的口型是嘴紧撮略向前探出。如“去”、“具”、“需”都属撮口音。“合”的口型是嘴成闭合状态,如“母”、“若”、“过”均属合口音。戏曲表演中所以很注重口型,除去它与唱念时面部的造型美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戏曲中的唱念有时一个字要拉很长的腔调,如果口型不好,特别是在用腔时口型变了,字音也必然随之而变,这样也就谈不上“字正腔圆”了。这里,我还要顺便提一下“上口字”问题,因为“上口字”处理的不得当,也容易造成字音不清的毛病。比如“行”和“精”这类字,在京剧中都属“上口字”,“行”发“新”的阴平音,“精”发“金”音。这类字的字尾的“恩”音,若是鼻音用得不够,有时便容易使观众听成“西”和“吉”音。我在处理这类上口字时,把收尾的鼻音用得重一些,介于“恩”、“鞥”两音之间,听起来似上口,又不上口的感觉,或者叫做出上口音,归不上口音。当然这种发音的部位是和北京话更接近了。
       ——摘自《戏曲艺术二十年纪念文集.戏曲表演卷》中国戏曲学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及时雨 2010-10-12 22:30

很实用的知识,收藏了,谢谢!:handshake

老评戏迷 2011-3-31 18:15

真是好文章,这“五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尤其是对业余爱好者就更难了。可以按文章里说的模仿练习,对表演绝对有帮助。谢谢版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五法”--手、眼、身、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