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一代评剧名伶筱桂花 艺海沉浮六十年

玉芙蓉 2012-4-13 16:16

一代评剧名伶筱桂花 艺海沉浮六十年

[font=黑体][size=5][align=center]一代评剧名伶筱桂花  艺海沉浮六十年[/align][/size][/font]                        
[align=center]作  者  商  焱[/align]

       筱桂花(1908-1988年)女,原名张丽云,容城县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少年时先学京剧、河北梆子,14岁时在天津拜孙凤鸣(东发红)为师改学评剧,工青衣、花旦。作为“奉天落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筱桂花与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被人并称为评剧“四大名旦”。
       1923年,16岁的筱桂花艺成,开始在大连岐山舞台唱台柱。1924年,她在天津与李金顺一度同台共艺深受李腔影响,曾贯有“李派演员”头衔。
       1927年,20岁时,首进哈尔滨加入警世三班在同乐舞台唱主角。演出《花为媒》、《马寡妇开店》、《王少安赶船》,一举唱红,轰动哈尔滨。1931年前后,演出了文东山编剧的《孟姜女》、《昭君出塞》、《义烈奇冤》、《贫女泪》、《王华买父》、《岳霄醉酒》等。
       1932年,首演作家萧军编写的《马振华哀史》,后被白玉霜带到上海演出。这些都成为筱桂花的代表剧目,并列为她的传统剧目。从哈尔滨崛起后,筱桂花在东北各大城市演出,红遍东北,蜚声全国。自李金顺退出舞台,筱桂花就成为“奉天落子”的主要代表人物。她嗓音高亢圆润脆亮,多年的历练加之注重博采众长,行腔委婉果断,唱楼上楼时,以字裹(绕)腔,字字清楚,别具一格。
       此外,她还在唱腔中加入“短促的抽泣声”以增强人物的感情色彩,形成了特有的高亢明快、粗犷奔放、激昂慷慨、悲愤刚健的唱腔风格。这一时期,曾有人将筱桂花与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作为一代旦角名伶,抗战期间,筱桂花曾被迫辍演多年。上世纪40年代末,她隐居在北京的天桥一带,生计窘迫。此时白玉霜的养女筱白玉霜(乳名小福子)领衔的再雯社正在北平演出,真诚地请她出山合作演出,这位老牌名角在历经沧桑后重登舞台。后来,筱桂花定居吉林四平。解放后,继续活跃在评剧舞台上。1962年1月曾举办过“筱桂花演剧生活四十年纪念会”活动。1980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在她艺术生涯60年时,四平市评剧团排演了由萧军参加,根据《马振华哀史》重编的评剧《马振华的新生》,由她的学生王彩云主演。萧军特意赶到四平参加纪念活动并赠条幅:“叶落空山寂,人行鸟语微,一声长啸里,风送白云飞。”
       艺海浮沉六十年,筱桂花被誉为“评剧泰斗,韵艳亲王”,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流派,可她在评剧史上的地位依然是显赫的,可谓无宗无派亦风流。1988年10月17日,一代评剧名伶筱桂花辞世,生前曾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章来源:保定日报  2007年1月15日

钟供钟秧 2017-9-2 10:36

[b][font=黑体][size=4][color=Blue][color=Red]筱桂花[/color]   筱桂花(1908-1988.10.17),女,原名张丽云,河北容城人。13岁卖到天津拜孙凤鸣学唱评剧,1923年于大连岐山舞台唱台柱,1924年在天津与李金顺一度同台共艺,深受李腔影响,曾贯有“李派演员”头衔。1925年又到安东演出,1927年农历二月首进哈尔滨,加入警世三班在同乐舞台唱主角,头三天打炮演出《花为媒》、《马寡妇开店》、《王少安赶船》,轰动哈尔滨,她一举唱红后,又首演了《昭君出塞》、《王华买父》、《岳霄醉酒》,1932年又首演了萧军编写的《马振华哀史》,后被白玉霜带到上海演出。这些都成为她的代表剧目,并列为她的传统剧目。从哈尔滨崛起后,就红在东北。自李金顺退出舞台,她就成为奉天落子的主要代表人物,此后40年来是哈尔滨评剧舞台上的明星,解放后继续活跃在评剧舞台上,1980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筱桂花演艺生活40周年纪念演出在吉林四平举行,六岁红参加。1981年在她艺术生涯60年时,四平市评剧团排演了由萧军参加,根据《马振华哀史》重编的评剧,《马振华的新生》由她的学生王彩云主演,萧军特意赶到四平参加纪念活动并赠条幅:“叶落空山寂,人行鸟语微,一声长啸里,风送白云飞。”
   代表剧目有《马振华哀史》、《孟姜女》、《义烈奇冤》、《杜十娘》、《六月雪》、《宝龙山》、《马寡妇开店》、《独占花魁》、《洞房认父》等。学生有王彩云、唐淑兰等。[/color][/size][/font][/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代评剧名伶筱桂花 艺海沉浮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