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评剧艺术家档案文集》

评剧鉴赏家 2012-9-12 22:17

《中国评剧艺术家档案文集》

[align=center][attach]12119[/attach][/align]
[align=center][b][size=4]序  言[/size][/b][/align]
[b]《中国评剧艺术家档案文集》专门收录中国评剧艺术家的个人档案﹑艺术生涯﹑演艺轶事以及他们的人生故事等信息档案资料,以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解他们的艺术人生,铭记他们对中国评剧事业的卓越贡献!
[/b]
[b]本栏目版主:评剧鉴赏家 [/b]
[b]本文集编著:戏曲传承人 - 《中国评剧艺术家档案文集》的具体内容,请见以下目录:[/b]

[align=center][attach]12115[/attach][/align]
[align=center][b][size=4]目  录[/size][/b][/align]
[align=center][attach]12118[/attach][/align]
[align=center]第一分集:NO.001 【成兆才】[/align]
[align=center]第二分集:NO.002 【吴祖光】[/align]
[align=center]第三分集:NO.003 【新凤霞】[/align]
[align=center]第四分集:NO.004 〖待续..〗[/align]
[align=center]第五分集:NO.005 〖待续..〗[/align]
[align=center]第六分集:NO.006 〖待续..〗[/align]
[align=center]第七分集:NO.007 〖待续..〗[/align]
[align=center]第八分集:NO.008 〖待续..〗[/align]
[align=center]第九分集:NO.009 〖待续..〗[/align]
[align=center]第十分集:NO.010 〖待续..〗[/align]
[align=center][attach]12120[/attach][/align]
第一分集:NO.001 【成兆才】
[align=center][attach]12121[/attach][/align]

[b]成兆才-个人经历[/b]
      成兆才,字捷三(又作浩三),清直隶滦州绳各庄(今属河北省滦南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二十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祖父成顺,父名记义,母亲张氏。清末,滦州地方戏曲活动频繁,广泛流行的有冀东秧歌、莲花落、乐亭大鼓、滦州皮影、秦腔、什不闲等。成兆才从小爱唱爱跳,极富艺术天赋。庄里过年过节扭秧歌撂场子他都要与大人们一块上场,成为他接触民间艺术的开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成兆才随莲花落艺术人金开福学艺,并参与了本地莲花落班社的演出。光绪十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891年—1908年),是成兆才艺术生活的最初阶段。他的早期创作也始于这个时期,作品多是对莲花落原有剧目、唱本、秦腔剧目的移植或改编。如《戏爱保》、《偏心眼》、《打狗劝夫》、《安安送米》。这些剧目表现了清末农村生活的某些侧面,反映了农民中间朴素的道德观念和对美好、友善、和睦家庭的向往,因而受到农村观众的欢迎。
       为了争取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同年秋,成兆才团结了任连会、杜知义(艺名金菊花)、张化文、张德礼、侯天泰、张化龙、刘春生等人聚集在滦县东吴家坨张德礼家中,将拆出戏进行大胆改革。原来的莲花落剧本,唱腔和表演粗俗、简单,难以与大剧种抗衡,难登大雅之堂。成兆才从剧本入手,创作了具有本剧特色的剧本,如《告金扇》、《六月雪》、《马寡妇开店》、《秦雪梅吊孝》、《刘伶醉酒》等。清宣统元年(1909)正月,莲花落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冀东农村。在滦县东吴家坨,成兆才等人第一次亮台演出,节目有《告金扇》、《刘伶醉酒》、《老妈开嗙》等。他们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出五天五夜,台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压肩叠背。随即,京东庆春班成立,成兆才成为编剧、演员。该班由滦县进入永平府(今河北卢龙),由于当地官府多次下令禁止莲花落演出,为混过官府耳目,遂取名为“平腔梆子戏”。
       成兆才走红的时代,正是军阀混战、百姓苦难深重之时。他同情人民的疾苦,不满社会的腐败,写出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剧本,如《杨三姐告状》、《枪毙驼龙》、《黑猫告状》等,其中偶尔写古装戏。其作品多是描写一般市民的生活,下层贫民的形象也常出现于舞台上。他的剧本是反映旧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1922年,年仅24岁的月明珠由于过渡劳累病逝于沈阳。成兆才一手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殒落它乡,成兆才和全体演员怀着无法抑止的悲痛心情扶棂回乡,接着,成兆才举用他培养多年的金开芳领衔主演,使一度解散的警世戏社头班重整旗鼓,于1923年返回唐山,又进入天津演出。在天津,经吕海环建议,改“平腔梆子戏”为评戏,取“评古论今”之意。评戏之名由此而来。
       1927年,应老友孙洪奎之邀,成兆才加入了北孙班——振兴剧社,任文戏教师。孙洪奎给他安排了写作时间,待遇高于一般演员。当时北孙班正在哈尔滨与素有“评戏皇后”美誉的李金顺打对台,营业见绌。成兆才到后,小试锋芒,几日内写出《盗金砖》一戏,全班人马连夜赶排立即上演,使李金顺演出的戏院冷冷清清,被迫回戏半月。正当北孙班全体成员对成兆才寄予更大希望的时候,成兆才不幸病倒在吉林丹桂戏院。患病期间,还写出了《洞房认父》和《烈女还阳》两个剧本,回乡后,1929年2月8日病逝于原籍,享年55岁。

[b]成兆才-成就贡献[/b]
       成兆才在从艺二十几年中,根据莲花落,宝卷、皮影、河北梆子和《今古奇观》、《聊斋》、《宣讲拾遗》及时事新闻等,创作、改编、加工、整理、移植有九十余个剧目。他还致力于戏曲教育,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均受其教益。所演剧目有《占花魁》、《杜十娘》、《珍珠衫》、《花为媒》、《王少安赶船》、《因果美报》、《斩窦娥》、《巧换婚》、《回杯记》、《杨三姐告状》、《打狗劝夫》及在津演出期间根据时事编写的《沉香床败子回头》等二十余出。他创作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不仅为评剧文学奠定了基础,也对评剧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align=center][attach]12123[/attach][/align]

[[i] 本帖最后由 评剧鉴赏家 于 2012-9-15 23:17 编辑 [/i]]

评剧鉴赏家 2012-9-15 03:01

第二分集:NO.002 【吴祖光】

中文名: 吴祖光
籍贯: 江苏武进
性别: 男
国籍: 中国
[align=center][attach]12154[/attach][/align]
出生年月: 1917年4月21日
去世年月: 2003年4月9日
职业: 艺术 剧作家、电影导演

毕业院校:北平中法大学
成就: 1960年回北京实验京剧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编剧,创作了《三打陶三春》、《三关宴》等京剧剧本。“文革”后,吴祖光创作了取材于妻子新凤霞生活经历的话剧《闯江湖》。吴祖光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

代表作品: 《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牛郎织女》、《林冲夜奔》等更是声震剧坛,以上作品均收入《吴祖光戏剧选》。

[b]吴祖光 - 个人简介:[/b]
    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原籍江苏武进,吴祖光又名吴召石、吴韶,祖籍江苏武进,1917年4月21日出生于生于北京东城小草厂的一所大宅院里,家庭为吴祖光提供了一个文学的环境。其父吴瀛,曾参加创办故宫博物院,精于诗文书画、篆刻和古文物鉴赏,对吴祖光的文学生涯有深刻影响,同年吴祖光毕业于北京孔德学校。在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一年后,应聘任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1934年发表的小说《宫娥怨》,是其处女作。七七事变后,随剧校到湖南、四川担任语文和中国戏剧史的教学。1936年于中法大学文科肄业。1937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同年创作抗日话剧《凤凰城》,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随后几年间,他创作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和《少年游》等剧作声震剧坛,以上作品均收入《吴祖光戏剧选》。1945年,他主编的《新民晚报》副刊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1946年,他在上海创办《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和《清明》杂志,还创作《捉鬼传》和新剧《嫦娥奔月》,声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逃亡香港。1947年,他在香港编导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光陆续创作出反映纺纱女工的电影《红旗歌》和儿童剧《除四害》等作品。1954年后,吴祖光导演了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1963年,他与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了评剧《花为媒》,成为了评剧舞台上的成功佳作。此外他还创作了《武则天》、《三打陶三春》、《闯江湖》、《新凤霞传奇》和《三关宴》等大量作品。
1937年─1948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师,重庆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编导,《新民晚报》副刊编辑,《清明》杂志主编,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编导,香港永华影业公司导演。1949年后,吴祖光任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牡丹江文工团编导,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京剧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创作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劳动。1960年回到北京,先后在中央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和北京京剧团任编剧,写有《武则天》、《凤求凰》和《三打陶三春》等剧目。1979年调文化部艺术局从事专业创作。粉碎四人帮以后,写了京剧《红娘子》和话剧《闯江湖》,都颇受欢迎。他是第五届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吴祖光出版了戏剧集《风雪集》、散文集《艺术的花朵》,同时还执导了多部艺术影片,其中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等为后世留下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的珍贵资料。1960年回北京实验京剧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编剧,创作了《三打陶三春》、《三关宴》等京剧剧本,所改写的评剧《花为媒》的电影剧本堪称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文革”后,吴祖光创作了取材于妻子新凤霞生活经历的话剧《闯江湖》。
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align=center][attach]12152[/attach][/align]

[align=center][attach]12153[/attach][/align]

[[i] 本帖最后由 评剧鉴赏家 于 2012-9-15 03:15 编辑 [/i]]

评剧鉴赏家 2012-9-15 23:16

第三分集 No.003 【新凤霞】

中文名:新凤霞
别  名:杨淑敏
籍贯: 天津
性别: 女
国籍: 中国
[align=center][attach]12162[/attach][/align]
出生年月: 1927年
去世年月: 1998年
职业:评剧表演艺术家
成就:50年代初期她主演的评剧《刘巧儿》风靡全国,从此声誉鹊起。
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并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还获得了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1997年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个人名言: “一戏一招,戏戏有特色,戏戏不重复”。

代表作品:《刘巧儿》;《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祥林嫂》;《花为媒》

[b]新凤霞 - 简介 [/b]
     1927年新凤霞生于贫民家庭。六岁从堂姐学京剧,12岁学评剧,十三岁拜师小五珠,改习评剧,一年后即在《点秋香》,《花为媒》,《杜十娘》等剧中饰主角。从此闯江湖,跑码头,肩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
      新凤霞1949年北平解放后从天津到北京,应聘至天桥万盛轩演出。在天桥万盛轩演出了《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新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后,她又演出了反映评剧艺人苦难生活的《艺海深仇》,还移植改编了不少兄弟剧种的剧目新凤霞与剧作家吴祖光结婚后和音乐家盛家伦为邻,在发声技巧和音乐理论上,得到盛家伦的帮助艺术造诣迅速提高。新派的唱腔的特点是清新玲珑,善于运用华彩流利的“疙瘩腔”。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50年代初期,她主演的《刘巧儿》风靡全国,从此声誉鹊起。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剧团。1953年入中国评剧院。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除演《刘巧儿》外,还演过《艺海深仇》、《志愿军的未婚妻》、《金沙江畔》、《祥林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牛郎织女》、《乾坤带》、《无双传》等脍炙人口的好戏。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摄制成影片,受到观众的欢迎。

      新凤霞本人嗓音天赋好是个女高音,幼年学过京剧,在咬字、演唱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又认真学习评剧前辈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等人的唱腔,同时刻苦学习大鼓、梆子、坠子、琴书等的演唱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唱腔。她还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盛家伦的帮助下又练出了圆润纯净的中底音,达到选律华美,音区宽广,运腔自如的境界。新凤霞与音乐工作者合作,创作了不少新曲调,新板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的演唱清新甜润,玲珑婉转,富有华彩,将传统评剧女声悲腔化为喜腔,高唱解放了的中国妇女的生活和理想,塑造了新一代的妇女形象。如[蜻蜓调],[送子调],[凡字大慢板],和[反调大慢板]等,新派形成了当前评剧流传最广的艺术流派。她的代表剧目很多,象《乾坤带》,《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无双传》,《凤还巢》,《会计姑娘》,《三看御妹》等许多剧目为丰富和发展评剧女腔作出了贡献。

      在文革十年浩劫中,新凤霞由于受迫害致残,离开了舞台。此后,她就以教学为主,她的弟子众多如:李红霞,谷文月,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等以及弟子的弟子张秀云、王丽京等。著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新凤霞于1998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

[[i] 本帖最后由 评剧鉴赏家 于 2012-9-15 23:27 编辑 [/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评剧艺术家档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