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弦儿
在脚下——记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
邢弦儿
石家庄市区槐北西路建东里,是一条由北向南、长约二百米的街巷。按照醒目的路标提示,在街巷的尽头,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赫然映入眼帘。院落整洁,池水清澈,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近二十年来,青年评剧团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推出尖子人才,全力打造艺术精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戏剧演出及赛事活动,为石家庄乃至河北省屡屡赢得殊荣,跻身于全国评剧重点院团之列,并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为弘扬民族文化,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石家庄,做出了突出贡献。
遵循规律,加强艺术建设
青年评剧团组建于1987年,演职人员多为是年毕业的河北省艺术学校(现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评剧科学员。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长期以来,青年评剧团严格遵循艺术规律,密切结合本团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剧目生产和队伍建设开展艺术活动。坚持优秀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并举,评剧新(凤霞)派剧目和其他流派、其他剧种优秀剧目并举,陆续排演了《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秦香莲》《朱痕记》等评剧剧目、《五女拜寿》《状元与乞丐》等移植剧目和《宝玉与黛玉》《梦断萧墙》《胡风汉月》《心灵的呼唤》《新凤霞》《七品村官》等创作剧目,多数“戏码儿”已成为剧团常演的保留剧目。无论在城市剧场,还是乡村“席棚”,演职员都能对艺术精益求精,对观众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场演出,并于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良好风气。
石家庄市5个戏曲院团现有6人7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仅青年评剧团就占有4人次。建团以来,他们的足迹遍及北京、天津和省内城乡,特别是在石家庄、北京、天津,拥有相当的观众群体,和许多戏迷建立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多次圆满完成重要演出任务,曾赴香港、太原、大庆等地进行演出活动。演职员们良好的精神面貌、旺盛的工作精力和上乘的演出质量,给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不久,天津电视台还盛邀青年评剧团再赴津门。遵循艺术规律,加强队伍建设,青年评剧团在推出知名演员、锻炼青年演员、丰富上演剧目、培育演出市场等方面,可谓是成效显著,一举数得。
出人出戏,打造名牌院团
1987年,剧团领衔主演、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派艺术优秀传人刘秀荣,参评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一举成功,在我市首开先例。从那时起,省内外戏剧界便开始对青年评剧团特别是刘秀荣本人刮目相看,一位国内知名的资深专家甚至预测:刘秀荣前程无量,必成大器。
2000年4月,经过严格、完备的组织程序,刘秀荣走马上任,成为青年评剧团的新任团长。她“人争先进,事争一流”的办团宗旨,“德求其高,艺求其精”的兴团方针,“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治团理念和“与人为善,以信为本”的带团准则,得到全团上下的积极响应,新编历史剧《胡风汉月》由此应运而生。该剧视角独特,手法新颖,立意深刻,主题宏大,是截止到目前“文姬归汉”这一古老题材的最佳戏剧作品。刘秀荣饰演的蔡文姬,在继承、发扬新派艺术的同时,更加注重展现人物命运轨迹、揭示人物心路历程、刻画人物独特性格,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众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和“文华表演奖”。
刘秀荣的得意门生、新派再传弟子徐金仙,曾主演多出新派经典剧目、优秀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极具乃师风范。2003年,以现代评剧《心灵的呼唤》和《胡风汉月》选场、《宝玉与黛玉·哭灵》,在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榜上有名;翌年,优秀青年演员赵立华以《胡风汉月》(饰左贤王)和《周仁献嫂·大堂》(饰周仁)《清风亭·失子》(饰张元秀)参评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三个生动、鲜活、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赢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三名演员连续三年成功“夺梅”,相继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使青年评剧团在全国戏曲界的影响和声誉日益扩大,知名度日益提高。
服务大局,唱响时代主旋
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始终对青年评剧团给予大力扶持、热切关注和殷切希望。与此同时,青年评剧团也始终把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视为己任,注重社会效益,不辱神圣使命,积极创作、排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戏剧作品,把唱响、唱好时代主旋律作为履行社会职责的重要途径。
现代评剧《心灵的呼唤》,描写下岗、丧偶的姜大龙自强不息,姜母痴迷邪教并诱使孙女苗苗随其“练功”; 家庭离异的女医生成金凤,出与对姜大龙的敬佩、对姜母及苗苗的担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毅然走进这个残缺的家庭。徐金仙(饰成金凤)、剧文林(饰姜大龙)等优秀演员,充分发挥剧种优势和各自的专长,将《心灵的呼唤》演绎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热情讴歌了人间真情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剧作主题。该剧曾在省内各地演出90余场,两次应邀进京,并先后在中国评剧艺术节、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赢得好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现代评剧《七品村官》,以我市赞皇县行乐村党支书、村主任时占经放弃省城的工作,带领乡亲治富为题材,艺术地再现了这位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他对自己的选择义无返顾,无怨无悔;他和乡亲水乳交融,血浓于水;他为家乡不计得失、甘于奉献。赵立华饰演的时占经,既闪烁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又昭示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博大胸怀和坚定信念。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鲜活形式和生动教材,该剧自去年年末至今,已演出了XX余场,许多观众对“七品村官”由衷赞叹,敬佩不已,深受教育和鼓舞。
最近,青年评剧团又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内容排练了一组短剧,并开始在市内社区、校园进行演出。祝愿他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开拓进取,探索发展之路
和市里的其他院团相比,青年评剧团最为年轻,演职人员的思想也最为活跃,对于新形势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和探索新路的过程自然也相对较短:1991年,应邀赴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刘秀荣主演的新派名剧,如艺苑奇葩,清新、秀丽,芬芳四溢,令许多香港同胞眼界大开,拍案叫绝;1995年,全团演职人员集体“触电”,拍摄由刘秀荣兼任制片、主演的评剧电视剧《三看御妹》,在中央和多家地方台陆续播出并获第16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2000年,刘秀荣上任伊始,积极开拓进取,谋求更大发展。经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牵线”“搭桥”,青年评剧团和石家庄卷烟厂于2001年初在全省率先实行文企合作。双方携手并进,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掀开了共同发展的崭新一页。这一佳话的续篇,是两年后其他5个市直艺术院团和5家企业文企合作签约仪式的隆重举行。
2003年,应文化部中法文化年组委会邀请,青年评剧团赴巴黎参加中国文化年·中国戏曲展演,刘秀荣主演的新派经典剧目《花为媒》(饰张五可),受到法国观众和当地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有关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则称:《花为媒》可以和莫里哀的喜剧相媲美,为中国人争了光!2005年,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请,青年评剧团再赴法兰西。在有国内数家知名戏曲院团和数位著名戏曲演员参演的第二届巴黎中国戏曲节上,青年评剧团艺压群芳,刘秀荣独占鳌头,以另一出新派名剧《乾坤带》(饰银屏公主)一举赢得唯一大奖——中国戏曲塞纳奖,同行的我市河北梆子剧团雷宝春、李夕果又锦上添花,荣获最佳男、女演员奖。
青年评剧团办公楼的走廊两侧,悬挂着一些名言、警句。其中有这样一条:只有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得到超人的成绩。近年,刘秀荣和她的同事们一路走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业绩。这业绩的背后,自然也有令人难忘的代价。明年,是青年评剧团建团20周年。他们将迎来怎样的一个20岁生日,还要付出何等代价?还将取得怎样的业绩?我们衷心祝福,热切期待,充满信心——路,在他们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