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1)


   年近八旬,身体硬朗;头脑清楚,思维活跃;经历坎坷,性格乐观;待人和善,言语幽默;对评剧文化事业充满热情,对现实境况达观而恬淡;为人低调不追名逐利,终生坚持城乡一线演出;艺术生涯硕果累累,满园桃李遍布冀中,这就是我初步印象中的爱莲茹先生。
     爱莲茹先生是著名评剧艺术家,民国时期曾在北平、保定等地与芙蓉花、筱玉凤、赵连喜、赵丽蓉、新艳琴等同台献艺,建国前后曾长期活跃于古城保定府和冀中地区,担任多个评剧团的主演,在古城老戏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地位。蒙朋友精心安排,使我与爱莲茹先生有一面之缘,在将近六个小时的面谈中,好学而深思的我不仅对解放前后保定戏曲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真正亲身领略了老一辈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和风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这里,作为晚辈,我愿意将自己的所闻、所感全部忠实的记录下来,希请列位看官借此了解一下昔日古城保定曾经的评剧文化盛况,并深表晚辈对曾活跃于古城保定的先贤艺术家们的敬意。
     (一)身世
     爱莲茹原名李少萍,小名李大俊,祖籍北京,1931年生于黑龙江省农村。谈起她的从艺经历,还要从她的家世说起。晚清时代,民不聊生,为生活所迫,爱莲茹的爷爷带领全家到关外“闯关东”谋生,以唱戏做艺糊口,成为名副其实的“梨园之家”:爱莲茹大姑李润生,是京剧老生,嫁给评书、曲艺艺人李万兴;小姑李喜凤,艺名花文月,是评剧花旦,嫁给鼓师陈鸿声;母亲李砚云,艺名花月舫,专攻评剧青衣,父亲李樻铭为其“跟包”;姐姐李小萍,艺名花小舫,评剧花旦……爱莲茹在家中兄妹八人,她排行第二,还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其中四个也进了梨园行。在这样一个“梨园之家”,出类拔萃的当属爱莲茹。
     其实,爱莲茹的聪明才智,从其少年时代即已初露端倪。爱莲茹是个苦孩子,出生三天母亲抱着她在东北城乡到处献艺,跑江湖为生。那时的东北,冬季寒风暴雪,夏天骄阳酷暑,做艺人的辛苦可想而知,旧中国的艺人们社会地位低,他们整日劳作,却饥肠辘辘,受人冷落,而这却炼就了儿时爱莲茹坚毅不屈的性格。她聪颖伶俐,面容姣好,酷爱戏曲,可是没有文化,请不起老师,幼年多半随母亲和两个姑姑学艺。她的艺术生涯从做“彩娃娃”开始,5岁跟其大姑京剧女老生李润生学京剧。学过《捉放曹》、《追韩信》和《借东风》等。6岁时,在吉林、奉天(沈阳)随大姑父李万兴学相声和京韵大鼓;7岁上了三个月的识字班即辍学,随小姑花文月学金开芳大口落子(大口评剧)……
     当时学戏,是全凭大人们口传心授,四句四句地学。在母亲与姑姑精心调教下,她日夜用功,刻苦努力,兼收并蓄,打下了较为坚实的从艺根基。为了得到舞台历练,母亲带她为评剧名角菊桂生、花艳玲配演小丫环、娃娃生等小角色,开始正式学习评剧。当时以《李湘莲卖画》“骂书房”一折为爱莲茹开蒙,并为她取艺名“花少舫”。不久,开始在哈尔滨一些剧院演出,她虽然只是个娃娃,却一表人才,不但不怯场,而且唱、表不俗,受到当时观众和家人的鼓励和赞扬。
     (二)“捋叶子”高手最终“枝繁叶茂”
     爱莲茹8岁改学评剧“爱(莲君)派”,仅一年多即掌握了“爱派”温和、优雅、多用鼻音的特点。到了11岁,她已经学会了评剧“小八出”(“小八出”是指评剧历史上的八出传统单本小戏,每出演出时间都不长,但若要演好,必须在细节上狠下苦功,包括:《回杯记》、《井台会》、《蜜蜂记》、《张彦赶船》、《李湘莲骂书房》、《小开店》、《小借当》、《小借年》)等不少剧目,其唱、念、做、表均有了一定功力,从此后,她正式使用艺名“爱莲茹”。
     此时的少年爱莲茹,年龄虽不大,个头儿蹿得飞快,特别是因为她扮相好、嗓子冲,演戏的天赋高,故而由傍母亲、姑姑唱配角升至“小主演”地位,尤其主演《刘翠屏哭井》等戏,观众最“火”,都愿看这个“小孩”。爱莲茹虽然越演越红,可是她心里明白,自己的演艺水平尚在初级阶段,要想在演艺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拜师继续深造。然而,她拼死拼活挣来不算丰盈的“包银”,却先要养活一大群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哪有专门拜师花费的经济条件?

TOP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2)

为了多学戏,学好戏,情急之下,少年爱莲茹成为当时的“捋叶子”高手,(“捋叶子”是旧日梨园行话,意为学艺期间若想不断精进,在想方设法多观看同行前辈的演出中,对艺术家们的手、眼、身、法、步、面部表情、行腔用韵等借鉴揣摩,最终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少年爱莲茹在与一些名角同台的机会中逐渐学会了“捋叶子”。那几年,她曾多次与芙蓉花、筱玉凤、筱俊亭等名角同台演出。不论台前还是幕后,爱莲茹潜心学习前辈艺术家们过人的唱、表特色,潜心学艺,取众之长,兼收并蓄。因其天资聪颖,无论文戏、武戏可以说一学就会,演出地位很快由“倒三”到“打里子”,再到“跑梁子”,在不断积累、揣摩、实践中进步神速。

1942
年,14岁的爱莲茹与全家人回到北平从艺,在天桥德盛轩剧场演出《回杯记》、《张彦赶船》等一些帽儿戏,和老芙蓉花、赵连喜、赵艳蓉同台,并经常在顺治门(和平门)和天桥一些戏馆“赶包”,还要唱堂会。时常是带两个窝头,还舍不得买菜,当时花生米最便宜,5分钱花生米就窝头就是一顿饭。虽然苦累不堪,却也经受了锻炼。在得到舞台历练的同时,她用心观摩同台名角的演艺;也多次买票到大剧场观摩当红演员刘翠霞、小白玉霜、喜彩莲等人的演出,可以说常常到别的著名艺术家台下“捋叶子”。就像是海绵吸水一样,把她们的精湛演技学到手。用爱莲茹自己的话说:“观摩中抠她一个‘眼睛’,挖她一个‘鼻子',摘她一只‘耳朵’,巧妙地化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之中。”甚至连老生的、花脸的、丑角的优点也学习与借鉴。几年下来,爱莲茹迅速学会了传统评剧“大八出”(“大八出”是指评剧历史上的八出传统连台本大戏,每场演出时间较长,只有所谓“角儿”才能娴熟掌握,包括:《珍珠衫》、《桃花庵》、《杜十娘》、《花为媒》、《刘翠屏哭井》、《三节烈》、《王少安赶船》、《花魁从良》等),其演艺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此时,爱莲茹对大八出、小八出虽已娴熟,但还要学唱新戏。如《孔雀东南飞》,经人简单说说戏就上台,演焦母常得满堂彩。还有一出戏某角色的台词没记准,就请教别人,人家不教,她便变换一个方式请教,说:“先生,据说这段台词有两种说法,您看这么说对不对?”梨园行里多是精细人,这点小伎俩怎能瞒人?老师们看他心诚,便笑着告诉她,这么说不对,应该怎么说,她便“又捋到一片叶子”,并且牢记在心。比如后来在北平演出《纺棉花》一剧,爱莲茹主演银匠之妻王氏,她以歌唱自遣,临场发挥,展演十种技艺,除了一些评剧技巧之外,把当年跟姑父学的京韵大鼓《古城会》、《昭君出塞》运用剧中;同时还用上了京剧麒派《追韩信》,马派《借东风》,河南坠子《王二姐思夫》,电影《十字街头》中“春天里百花香……”的插曲,周璇在《拷红》中的歌曲也被搬上舞台。爱莲茹维妙维肖的表演,多次赢得掌声与喝彩。
     (三)古城暗夜中的明星
     爱莲茹先生评剧艺术日臻成熟的“上升期”,与古城保定及冀中一带的评剧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那是1944年春,13岁的爱莲茹出落得可谓亭亭玉立,清丽动人。此时,经人推荐,她与家人来到保定,挑起养家重担。先是加入评剧名家巧艳梅、王月楼的评剧班,在保定府浙绍会馆“三庆戏园”演出。在老辈子保定府“八大会馆”中,建筑最讲究的就是地处原市府前街的浙绍会馆,它建筑形制精致,坐南朝北,临街一米多高台阶上建起歇山顶牌楼式的三楹大门楼,上方和两侧全部木雕刻饰,门楼上方高悬金宇大匾,门楼两侧是燕翅脊形磨砖对缝的画廊,阶前一对石狮高蹲,整个会馆门面气势非凡。会馆院落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以夹道相隔,正对街门的是东部主院区,垂花二门对面即是会馆的戏楼,楼内戏台面北,当中是池座,东、西、北三面环以楼廍,文化氛围浓厚。民国年间,这里被称作“三庆戏园”,建国后被称为“大众剧社”。爱莲茹建国前后曾多次在这里演出。

     这时的少年爱莲茹在三庆戏园担任主要配角一年,曾为主演“海棠红”(路小荣)配演红娘;为巧艳梅配演《杨二舍化缘》中的丫环。据说当时爱莲茹本来没安排演这出戏,为了“救场”,她凭着聪敏,现说现唱,“对花名”那一场,后台说一遍,前台就唱,而且不洒汤不漏水,令同行们刮目相看,也备受赏识与器重。尤其是巧艳梅,最喜欢聪明伶俐的爱莲茹。
     后爱莲茹另在保定城隍庙成立剧班。保定府有句民谚“南有老马号,北有城隍庙”,城隍庙(今古城宾馆占地)也曾是古城重要的繁华街区,原在其东巷北头有专唱“嘣嘣戏”(评剧)的戏园,其规模不亚于老马号的亚力剧场,也是简陋的席木结构,其围墙用苇席抹上白灰而成,一下雨往往房顶漏水,里面摆放着极其简陋的板凳。在开场前是售票窗口卖票,演出到半场就是把门的收钱,给两毛就进。日据时代,百业凋敝,即使是省会保定,演员的流动性也很大,主演花小芳走后,13岁的爱莲茹一度担任主演。

TOP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3)


1945
年日本投降之后,城隍庙不久便挂上了国民党清苑县政府的牌子。爱莲茹来到古城当时繁华的老马号小楼剧场,和京剧主演吴慧娴,河北梆子主演袁喜珍等人搞京()、评()、梆()“三下锅”合演。小楼剧场原址在亚力袜厂(现红星剧场)东下坡,位于“老马号”尽北头,楼下卖花及杂货,楼上演出曲艺评戏,座位200多个。15岁的爱莲茹在这里主演评剧青衣,她演的《刘翠屏哭井》、《桃花庵》等,受到欢迎,戏院场场爆满。因为这里是京、评、梆三大块演出,各领风骚,观众十分踊跃。1946年春节这天,爱莲茹以《李湘莲卖画》主演大轴戏,河北梆子名家袁喜珍为她配演剧中文秀英。爱莲茹全情投入,唱腔优美,表演细腻,真挚感人,广大观众欢声雷动,都夸“爱莲茹来了个大年初一开门红”。
     后来,保定城隍庙“后身”成立评剧新戏班,爱莲茹加盟正式担任主演,先唱三天“打炮戏”:头一天还是拿手戏《刘翠屏哭井》,爱莲茹感情投入,唱做皆精,观众十分欣赏;第二天唱《桃花庵》,观众满园,多次给彩;第三天唱《乾坤福寿镜》,剧场里人山人海。此后,爱莲茹扮演的角色有血有肉,光彩照人,令人过目不忘,在保定及周边城乡唱出了人缘,演出收入也较丰厚,从此担起了养家重担。
     (四)“不看杂耍不看猴,非要看看‘小辣油儿’”
     当时保定府戏曲行有句俗话:“不看杂耍不看猴,非要看看‘小辣油儿’”,这“小辣油儿”,是国民党反动军警、黑恶势力对少年爱莲茹感到“头疼”的一种称谓。而爱莲茹先生嫉恶如仇,心向光明,对吃人的旧社会、罪恶的反动军警恨之入骨,一直在寻找发泄不满的机会。
     那次正好是保定军界迎接孙连仲将军任河北省主席,让爱莲茹等人唱堂会庆贺。爱莲茹满怀义愤演出了《死后明白》,意思是当局抓兵,闹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官的一听就急了,指派一群**上台阻拦说:“眼下正扩兵,你们唱这个,要造反哪!”当即封了戏园。园子一封没饭吃,爱莲茹联络30多名演员,乘**局长三姨太生孩子庆满月之机,围着公馆有意哭闹,软磨硬泡,那**局长说:“这帮演戏的真拿你们没办法。”只好吐口“可以演戏”,答应拆封。演员们这才含笑“收兵”。其实,个中缘由爱莲茹先生并不完全了解,孙连仲将军本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名将,1945年任河北省主席兼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主任委员,19473月改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其故乡保定府雄县龙湾村是远近闻名的戏曲之乡,孙将军不仅爱国,更爱传统戏剧,其妻罗毓凤所创办的“四维剧社”曾在保定府东大街暂住达五年之久,容留过田汉等进步艺术家,后该剧社为我党南下大军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没有这种深层原因,一出《死后明白》就能要了爱莲茹先生的命。这才是评剧团和戏园最终无恙的真相。

    (五)新生

1948
年底,解放不久的古城保定成立大众评剧社(地处原市府前街的浙绍会馆,民国年间被称作“三庆戏园”,建国后称为“大众剧社”),18岁的爱莲茹应邀从当时的敌占区北平前来加盟。新剧运动的勃发,给保定的旧剧改革带来了根本性的转机。1949年正月初一,爱莲茹在保定主演新编评剧《农民泪》,开了当时演出新剧的先河。她扮相俊美,表演洒脱,唱腔委婉,声灌满堂,艺惊四座,多次得彩,获得各级领导的认可。


1949
年冬,组建保定市人民评剧团,团长王月楼和赵鸿声,先后把爱莲茹、新艳琴、赵雅荣和赵丽蓉姐妹等人接去当主演,当时该团荟萃了小月舫、赵雅蓉、巧艳梅、田玉霞、金慧琴等16位主演,以新艳琴、赵丽蓉、爱莲茹最受欢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保定评剧艺人积极配合党的宣传工作,改编传统戏,排演现代戏,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保定府评剧文化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TOP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4)

新中国建立后,在旧社会吃尽苦头的爱莲茹,春风满面,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她和评剧团的同志们推陈出新,排演新戏。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该团很快深入冀中广大城乡演出,爱莲茹主演的新编剧目有《刘胡兰》、《海棠红》、《小女婿》等几十出,这些贴近农民生活的新戏,歌颂了英雄人物,代表了新时代的风采,受到翻身农民的欢迎。爱莲茹还把一些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挣扎,奋力抗争的传统戏,经过改编后重新表演。她在《刘翠屏哭井》中扮演刘翠屏,声容皆佳,唱表到位,感情真切,以情带声,悲怆凄婉,观众无不泣涕。她在《李湘莲卖画》“骂书房”一折的表演,脸能动人,眼会“说话”,唱腔干板垛字,给人以美的享受,多次引得掌声大作,使这些传统戏重获新生。
     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新生的爱莲茹心花怒放,她决心把最好的艺术献给翻身农民。短短两年时间,爱莲茹随团在冀中深()、武()、饶()、安()、祁()、博()、蠡()、任()、河()、肃()30多个县的广大城乡串演献艺,名声大振,誉传四方。刘胡兰、杨香草、刘翠屏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无比浓重的思想感染力。人们都说:“爱莲茹不论演青衣戏还是花旦戏,特别是演现代戏,演什么像什么,唱得好,做派更好。”
     朴实的冀中农民用真情实感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六)与赵丽蓉先生的一段戏缘
     (七)不盖房,卖了坯,也要看看“哑巴鸡”

1950
年底,正当爱莲茹红极一时之际,被混入该团的一个反动分子在水杯里偷下了白马散(这种东西又名牛耳絮,演员误食后嗓音会完全沙哑,失去艺术生命,所以过去老辈子名演员的专门“跟包”都是极其贴心的自家人,日常饮食只在自家戏班内,用专门厨师,专用餐具和水杯,以防不测,我曾就此特地询问过药店和医师,在当今社会,这种“整人专家”的恶药已经完全绝迹了),从此爱莲茹嗓子沙哑,虽经多方治疗,仍无多少成效。

     爱莲茹当时独自面对的,不是困难,是厄运,为此她曾一度痛不欲生。然而面对现实,性格顽强的爱莲茹只好重起炉灶,另辟蹊径,改演彩旦。1952年在当时省会保定成立河北省评剧团,团长牛树新,主演白牡丹、纪凤兰、曹芙蓉,选拔爱莲茹为主演之一,主要扮演做工为主的角色,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小女婿》中的陈快腿,《雷雨》中的繁漪等。在演出中,爱莲茹效仿少年时期在东北所学筱俊亭半说半唱的手法,加以弥补,同时,依靠自己娴熟的做派和面部、肢体语言的风采,力求完善“彩旦”人物的个性,使“三仙姑”、“陈快腿”、“繁漪”等小人物富有张力、穿透力和感染力,小中见大,平中出奇。由于她在《雷雨》中的塑造的“繁漪”非常成功,以致有“活繁漪”的美誉。爱莲茹逐渐从阴影中走出,在评剧舞台重获新生。广大城乡民众仍愿看她的戏,该团在全省广大城乡演出,很受欢迎。1954年春,由于爱莲茹的父母、孩子都在北京,故有关部门调她回北京宣武区荣冠评剧团任主演。

1955
5月,河北肃宁县以万里村业余评剧团为基础,吸收饶阳、辛集的部分演员,组建60人的肃宁县评剧团。鉴于爱莲茹给冀中广大农民观众留下了美好印象,为提高知名度和演技水平,县领导派县文教科和评剧团两名干部,慕名到北京,千方百计地与有关部门协商,于19558月,将返京未久的爱莲茹调入新成立的肃宁县评剧团担任主演和编导。

            

TOP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5)

爱莲茹来到肃宁评剧团一看,心里凉了半截:这里没有戏装道具,没有灯光布景,没钱购置所需物什:凑来一群农村爱好者为“演员”,有的虽会“唱两口”但无身段,多数人连剧情剧理都闹不清。爱莲茹心急如焚,充当起拓荒者的角色。她不分昼夜,安排角色,亲自示范,抓紧排戏,因劳累过度,口吐鲜血。人们劝她休息几天,她婉言相拒。1955年农历七月十八日,第一台戏在大王村演出。群众听说从北京请来一位名角,台前台后挤得水泄不通。爱莲茹喜上眉梢,演出格外尽力。台下一片欢腾。三个月下来,爱莲茹人累瘦了,可是排好了15出大戏。带着这些剧目,她领衔到肃宁及周边广大城乡演出,受到农民观众的热烈欢迎。看过爱莲茹演出的人都说:“那可是个大能人,演什么象什么,真带劲!
     那几年,爱莲茹携团在冀中各县城乡演出,除了演唱“大八出”与“小八出”剧目,还坚持推陈出新,编新戏,改老戏,特别是改编和排演现代戏,先后演出了《铁娃娃》、《迎春花》、《南海长城》、《向阳商店》、《苦菜花》等。她主演的《麻疯女》、《红娘》、《贫女泪》、《空谷兰》等剧目,每到一处,人们都争相前往,一睹风采。她曾创编过近二十出新戏,编写宣传计划生育的小戏《就这么办》以及《铁娃娃》等戏,获地区演出一等奖。
     一次在保定汇报演出新编评剧《苦菜花》,爱莲茹饰母亲,舞台上她用“白派”演唱“窗外照进了一缕阳光……”那段“反调”,唱腔深沉、悲切,撼动人心。每每演到这里,台下观众一片唏嘘之声。该剧连演一个月,场场满员。为安国县物资交流大会助兴演出《贫女泪》,爱莲茹调动各种艺术手段,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台下3000多人随着她的哭声而含悲挥泪,时又仰望她妩媚的笑脸而兴高采烈。十几年里,爱莲茹组织剧团边演出,边排戏,边整顿,边提高,先后排演评剧60余出,她领衔主演2000余场,使肃宁县评剧团成了县级剧团的佼佼者。“文革”前在肃宁是爱莲茹艺术生涯硕果累累的十年。她导演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一炮打响,她改编的现代戏《迎春花》演出后,受到当时河北省长刘子厚同志等省、地领导的一致好评。
     爱莲茹不追名、不逐利,扎根农村,一直在城乡第一线演出。艰苦的环境、群众的热情、领导的关怀,磨炼了爱莲茹的性格,锻炼了她的意志,她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一次她去保定地区演出,一位**战争时期的老戏迷,跑很远的路前去看戏,他说:“多少年没看过爱莲茹的戏了。三毛五一张戏票,爱莲茹一个人就值三毛。”演到精彩处,他铆劲地喝彩、鼓掌。演出结束后,他特地找到爱莲茹:“大姐,你还记得我吗?”爱莲茹略一楞神,便说:“你不是那位两面乡长(抗战时期明为鬼子效力,实为我党工作的人)吗?”“你记性真好!”一出《苦菜花》在保定地区连演一个月,还应观众要求,重演了《向阳商店》。
     爱莲茹是地道的“戏篓子”。生、旦、净、丑都能演,最拿手的是演彩旦。她在《杨八姐游春》中扮演佘太君;在《花为媒》中扮演阮妈;在《杨三姐告状》中扮演杨母;在《马寡妇开店》中扮演马寡妇;在《苦菜花》中扮演娟子妈,她唱腔独特,脸能动人,眼会“说话”,令人叫绝。只要戏报上写着主演爱莲茹,观众就争先恐后,掌声雷动。由于爱莲茹历经苦难,嗓音沙哑,却“做”工细致,演技精益求精,冀中城乡民众善意的给她取了个艺名“哑巴鸡”,并且流传这样一句民谚:“不盖房,卖了坯,也要看看‘哑巴鸡’”。爱莲茹在老戏迷中赢得了尊重和爱戴。
     正当爱莲茹大展拳脚、展示才华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十年浩劫,评剧演员赵佩云在定兴上吊自杀(被农民施救),爱莲茹特地被“造反派”从肃宁拉来保定游斗,成了“牛鬼蛇神”。剧团内、大街上张贴出大字报,白天或晚上屡遭批斗,她的身心倍受摧残。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平反,推倒了不实之辞,恢复了名誉。

(八)振兴博野县评剧团

1979
年,保定博野县评剧团来人,聘请爱莲茹去任编导兼主演。博野县虽小,却有着根深蒂固的评剧文化传统,当地的“蹦蹦儿”,歌词通俗易懂,唱腔委婉高亢,最有名的村剧团有:东墟、套里、夹河等十几个评剧团,其剧目有《茶瓶计》、《陈妙常》、《张羽煮海》等,并曾演出多部现代剧目。

TOP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6)

      爱莲茹在博野县评剧团任导演兼业务团长,真像是刚到肃宁县评剧团一样,她在那里又一次“开荒种地”。好戏连台,演员才有可能走红,而一台好戏既要靠主要演员的精湛演技,同时也要靠满台演员阵容的旗鼓相当。初建的博野评剧团,演出剧目很少,服装、道具严重不足。面对重重困难,爱莲茹带领演员,迎难而上,艰苦创业。服装不足,就和女演员一起缝制;道具不足,就和演员亲手制作;剧目不多,她组织演员加班排练新戏;资金不足,就靠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多演出、演好戏增加收入。爱莲茹多才多艺,集编、导、演于一身。很多戏能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讲述。她戏德高尚,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为了迅速增加剧团的演出剧目,她组织演员排演传统戏,编演现代戏。边排练、边演出。有时晚场散戏后,演员就接着排戏,一熬就是一个通宵。她不怕苦,不怕累,满腔热情地培养人才,毫无保留地把才艺传授给其他演员,在排练中,一句台词,一个台步,一个眼神,她都一一示范,严格把关,直到满意为止。《博野县志》记载,评剧团培养主要演员有李金荣、王青莲等,拿手节目有《李三娘打水》、《墙头记》、《刘公案》等。据档案统计,1982年,博野县评剧团全团总人数65人,演出场次共计300场(农村270余场),在保定各县当时规模较小的剧团中名列前茅。从此,爱莲茹领衔博野县评剧团,排演老戏,编演新戏,培育人材,在保定、石家庄地区几十个县的城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促成了博野县评剧团的一度发展。
     (九)归宿

1985
年,离休后的爱莲茹与老伴胡子斌(曾为肃宁县人大副主任)随两个女儿到沧州安度晚年。爱莲茹屡经坎坷,终难舍几十年评剧情缘,离休后,深居简出,在家潜心研究评剧艺术,整理剧本。如今年近八旬的爱莲茹仍有超强的记忆力,因她能戏很多,而且很多戏能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述念一遍,不撒汤,不漏水,是地道的“戏篓子”。至今华北各地一些评剧名家和演员还专程找她讨教。爱莲茹1961年加入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被选为河间县人民代表;河间与肃宁分县以后,又被选为肃宁县人民代表;九十年代,是肃宁县政协委员。

     爱莲茹先生曾为建国前后保定府评剧界带来浓墨重彩的亮色。她的弟弟、妹妹等亲属现在仍居保定,他们在评剧、老调等梨园界都应算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爱老对古城保定和当地的戏迷们充满了眷恋之情,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保定街道、建筑、风物、梨园轶事等更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丝丝入扣,生动传神,简直是一幅保定戏曲文化活地图,一本保定文史活字典。在笔者与爱老的会面中,她当场用《绣金匾》的曲牌自编自唱,歌颂*******的亲民爱民义举;惟妙惟肖地用评剧曲牌讽刺鞭挞********,以表明其爱憎。年逾八旬,竟有如此胸襟,使身为后辈的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今在冀中广大中老观众心目中,爱莲茹先生所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并未在历史的烟尘中渐行渐远,正如荆晖先生在《名扬冀中爱莲茹》一文中所说:“她的歌喉依旧甜美,她创演的戏剧人物依然灵动。”

TOP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