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评剧兴旺、发展之我见

评剧兴旺、发展之我见

评剧的兴旺和发展我认为:一、千方百计要赢得各级政府在人力、财力、的大力支持;1、人力问题:如今专门培养人材院校较少,培养人才靠自己。一孩化也是人员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演唱娃娃能学,但终身从事这个工作就困难得多了。2、财力问题:当前戏剧演岀市场相当不景气,经济短缺也制约着戏剧事业的发展。演员收入低得可怜、还不按时发放。直接影响正常生活。以前施行自己掙点、政府补点。如今断奶了,也就无法维持生存。二、要宣传自己,经常与政府分管领导多汇报、常沟通。取得支持。三、要自尊、自爱、勤学苦练。造就优秀演出人材。演岀不删减内容、不缩短演出时间。不同一戏使用多种名称、不使用伴奏带假唱、欺骗观众。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的经典、传统剧目经常演。通过戏剧宣传手段来达到创社会平等、自由、公正、法制。人民爱國、敬业、诚信、友善之目的。

TOP

顺其自然吧,这种情况不是我们一介草民能够做到的。那些官方人士不关心,我们何必操劳?

TOP

沧州戏迷老弟:您好,您说的非常对。充分落实了<树根不动、树梢干摇>的道理。那就只好顺其自然,坐等待毙了。

TOP

    老先生何出此言哪,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自然规律。评剧作为一个大的剧种,喜欢它的人非常多,证明它的魅力所在。群众基础非常深厚。是不会坐以待毙的。您所看到的可能是当地的情况。别的地方可能跟您看到的情况不一样。星期六去公园,在里边看到有四拨演唱评剧的,而且人很多。

TOP

评剧票友的分布情况,根据地域的不同或有差别。纵观戏曲市场,演出状况和票房收入,并不是很乐观。我们沧州的两个共立剧团,(梆子、京剧团)每年的演出也不多。只好放假。几个小的民营剧团,在现在演出的黄金季节,也是为找不到台口而发愁。再看看台下的观众群:都是些年过半百的老年人,即便有少量青年人,那也是去看热闹,他们并不喜欢戏曲。等戏演到三分之一时,青年人都跑了。只有那些老年戏迷在坚守阵地。最后所剩无几。这就足以证明戏曲的观众群在逐年减少,出现了断代的情况。在演出现场,我曾经问过好多年轻人,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戏曲,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听不懂、咿咿呀呀的节奏太慢,没兴趣,不如歌舞好。’没办法,一些民营剧团只好安排一些歌舞,放到戏曲演出的最后。但青年人已走,老年人不喜欢,其结果是曲未散二人已空。这是戏曲的悲哀!

TOP

daxingwly老弟:您好!从前我们县,也是喜欢评剧之县。而随着自然规律的发展。县评剧团坚持四十余年演出,于今年“改制”了。只留八名尚末到退休年伶的人员。人们都知道演员〈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同行知道,一个星期不练观众知道〉的道理。给评剧团画上了园满的句号。对评剧的发展不太乐观。非常赞成沧州戏迷老弟看法。

[ 本帖最后由 枫之韵 于 2015-5-11 11:35 编辑 ]

TOP

楼上几位老师说的都是事实,记得小时候的我,一年都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正月跑三五里地,七八里地去看莲花落,看场电影也要搭几个小伙伴跑出去追场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电视、电脑进入家庭,娱乐活动非常丰富,追星族甚多,社会的浮躁现象严重 ,伴奏带一放,唱首歌,通俗易懂,收益颇丰!歌星、影星比比皆是!学唱评剧谈何容易?不论是演唱还是伴奏都需要功夫和毅力 ,同时戏剧的唱腔、板式等等也不容易学,年轻人(我说的不是全部)有几个愿意为之努力的呢?归根结底就是以前大家讨论的,如果我们各级党委书记都唱评剧的话,才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胡说两句,请各位老师指正 !

TOP

     枫之韵和沧州戏迷两位老哥,你们讲的非常对。可能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情况不一样。我所在的地区,每年举行一次评剧票友大赛。推动了评剧活动的开展。很多村都有评剧活动。有的村还有评剧团。所以评剧的发展和传承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

TOP

daxingwly朋友讲的不错,评剧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那要看政府的财力状况和官员对评剧的喜好程度来决定。2012年我们沧州成功举办了首届评剧票友大赛,资金来源全部来自个体老板资助。政府分文未出。原计划三年举办一次,到今年是举办第二届的年头了。可到现在迟迟未动,原因何在?就是沧州剧协的组织者找不到资助者而就此搁浅。政府不掏钱,事情就难办了。回过头来再看看河南:各级政府全力支持,大量投入文化发展资金,使河南的戏曲才有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的戏曲大省。省电视台开通了卫视《梨园频道》,播出戏曲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国人提供了学习、欣赏中国戏曲的平台。这就应验了一句老话,“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不是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