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评剧艺术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评剧艺术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评剧艺术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在天津纪念成兆才评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陈昌本
【专题名称】戏剧、戏曲研究
【专 题 号】J5
【复印期号】1995年05期
【原文出处】《中国文化报》(京)1995年0215期第③页
    大家围绕评剧的创作和评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发表了很中肯的意见,我也谈一点感想。看了纪念成兆才先生评剧交流演出的剧目,觉得不少节目有新意,可谓评剧创作的一次丰收,十分振奋人心。今天,结合所看的剧目,就评剧艺术的生命力和评剧的继承与创新问题谈谈看法。
      二、关于评剧艺术的生命力
    有些同志担心:“现在评剧不太景气,是否已经失去了生命力?评剧诞生已八十载,垂垂老矣!”评剧究竟有没有生命力?我的观点是:中国的民族戏曲不会衰亡,它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主要原因是,它深深地植根于人民大众的肥沃土壤之中。评剧艺术比之一般地方戏曲,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年轻剧种,更具生命力,甚至可以说,它正处于成长发展时期。为什么?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评剧反映时代、表现生活的能力很强,同时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质,形成这种共赏特质的核心是具有通俗易懂的语言,这是衡量一个戏曲品种是否适应时代、能否为观众接受的重要尺度。历史上,文言文之所以渐渐退出文学舞台,不就是因为这种语言人民大众看不懂、听不明白了吗?评剧不存在这个问题,它采用地道的大众语言,观众听着亲切。这次河北演出的《梦断萧墙》,演到一半字幕机出了故障,因为语言通俗,演员吐字清晰,观众照样可以津津有味地听下去、看下去。总之,具有生命力的语言,是评剧生存发展的牢固基础。其次,从地方特色看,它的特点鲜明。唱腔、音乐、念白是区别不同剧种的要素,每个地区形成其各自的戏曲品种,就是源于这种区别,一方水土出一方戏。评剧的地方特色是:它的念白、唱腔以北方普通话为基础,在中国北部形成了巨大的观众群。这次交流演出中,东北三个省推出了几台深受观众喜爱的现代剧,说明评剧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大有与京、津、唐平起平坐之势,这是一件大好事。再次,从艺术发展的观点看,评剧的发展没有停滞,它能够汲取其它艺术品种的精华,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这次看到的新编戏,有的融入了京剧唱腔,有的借鉴了二人转的表演,有的化进了现代歌曲的旋律,但是,这些创新始终没有离开评剧的曲调和程式,让人觉得自然、贴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评剧“胃口大”,胃口大自然身强力壮、生命力很强了!
    然而,为什么评剧现在的地位不如从前,不如兄弟剧种黄梅戏、豫剧受观众欢迎呢?其原因,一是像《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小女婿》、《向阳商店》等能代表评剧高水准的好戏还少;二是像白玉霜、新凤霞等自成流派的优秀演员还少;三是像《花为媒》、《刘巧儿》的唱段那样家喻户晓的好“唱儿”也少。当前,培养一批优秀的编剧、导演、音乐、表演人才,是繁荣评剧的当务之急。这次交流演出,涌现出一些好编剧、好导演、好音乐设计、好演员,这是十分可喜可贺的。莲花落发展成评剧,成兆才先生起了决定性作用,现在振兴评剧,也呼唤成兆才这样的优秀人才涌现。
    评剧的振兴,一方面需要靠出好戏、出人才,一方面还要靠现代传媒加以传播,要善于宣传自己、介绍自己,不然,在多种艺术品种的竞争中,很难冒出尖来。只举一个例子:能不能多改编几部评剧电视戏曲片?通过电视广泛宣传自己是使评剧走进千家万户的好办法。评剧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剧种,听众面大,加强电视宣传会形成比其它剧种更强的感召力与竞争力。
      二、评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先谈谈评剧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成兆才先生一生创作了上百个剧本,综观其内容,有一条鲜明的贯串线,就是写人民大众关心的事。呼唤正义的《杨三姐告状》不必说,大量的表现民族优秀道德的戏,如《打狗劝夫》、《败子回头》、《小姑不贤》,都鲜明地反映着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代表着人民大众的意愿。评剧内容的这种人民大众性特质,是十分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其实,民族戏曲普遍具有这种特质。如古典名著《琵琶记》、《荆钗记》、《窦娥冤》和众多的水浒戏、包公戏,能够常演不衰,流传至今,首先因为这些戏匡扶正义,反映着人民大众的意志、愿望。现在写戏,这方面的内容往往不被作者注意。如民族优秀道德,是戏曲的看家内容,而现在很少被作者重视。一些作者重视的主题与内容,与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连不上边儿,结果,戏曲离观众就越来越远。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可喜的是,这次演出,出现了一批继承评剧内容的人民大众性特质很有成就的好戏。如吉林的《三醉酒》,描写一个贫困农村的村长为办养鹿场,筹借资金中无可奈何地三次醉酒,道出了一村之长的苦衷,替基层干部和人民大众说了话。这个戏,许多村长和乡亲们一起要求剧团到村里去演出。为什么?写的是他们的意愿,他们爱看。北京的《情恋万家》写出了环卫工人的喜怒哀乐、《甜嫂》写出了农民的美好心灵,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道理很简单:戏的内容离人民大众近,是观众所关心的事。
    评剧在内容上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历来编演的戏,都注意紧跟时代,反映现实生活。成兆才关注当时京东发生的杨二娥冤死案,穷追不舍,仗义直言,几乎和案件的发展同步,写出了《杨三姐告状》,轰动了当时的戏剧界。他写的许多反映民族美德的戏,多是以当时农村作背景的“现代戏”。当前,在一些戏曲剧种由于表现现代生活困难极大、正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评剧凭借着已经闯过表现现代生活难关的优势,完全可以大显身手,走在许多戏曲剧种的前面,为各种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创造唱腔、念白、表演程式乃至舞台美术等各方面的经验。可喜的是,这次交流演出,一半以上的剧目,是新编现代评剧,而且,在表现时代、反映现实生活上,都有新的创造,体现了评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巨大潜能。《秧歌情》、《红石山》、《甜嫂》表现当代农村生活,《情恋万家》表现当代城市生活,《多彩的梦》景跨城乡,表现城乡当代青年的思想冲撞,《毛泽东在1960》则成功地在戏曲里塑造了领袖人物的形象,而且,写得深沉,演得真实,受到了观众的肯定。这是有些戏曲剧种连想也不敢想的。我觉得,评剧要发展、繁荣,应该充分发挥自己表现现实生活的优势,集中力量创作一批表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戏,这是利用优长、发挥特色的一条近路。
    当前戏剧创作领域里,在创作内容的选择上,有一种盲目模仿的趋势,我觉得值得评剧作者注意。
    一是盲目模仿西方古典悲剧,追求大悲剧的震撼效果,硬凑悲剧结局。中国的民族戏剧不排斥悲剧,戏剧史上出现过《窦娥冤》、《精忠旗》等不少优秀悲剧。写悲剧,就要从悲剧人物的塑造、悲剧冲突的展开、悲剧矛盾的发展,都设计得符合逻辑规律,使人物的悲剧结局成为戏剧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硬凑的悲剧结局。这次演出出现的《杀妃剑》就是一部有分量的悲剧,写的是北魏“皇子继位,先诛其母”的祖训,反映了夫妻情、母子爱,并深化出了改革陈规旧律之难的主题。戏的结尾是皇后如不死,则朝廷必乱、太子难立,皇后只有自刎才能挽危难、稳大局。这个悲剧结尾是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观众也觉得在情理之中,找不出其它出路,这样写出戏剧发展的必然逻辑的悲剧,是有巨大震撼力的。人们会通过这悲剧的结尾思索:为什么“皇子继位,先诛其母”的旧律如此难改?为什么心地善良的皇后死在陈规旧律的绞索之下?给人以向往改革与创新的力量。而有的作者,为追求戏剧的“震撼力”,在并无悲剧矛盾冲突的戏剧结构中,给人物硬造一个悲剧的结尾,结果,不仅震撼不了观众,反而使作品不可信了。如:有一出戏写一对老年人的黄昏恋,作者写女人从对那个男子反感到逐渐爱上他的过程,但写到他们情投意合、准备结婚的时候,硬让那男子死去,形成悲剧结局,而整个戏剧结构,并没有创造形成悲剧的条件,这样的死,观众是接受不了的,只能破坏戏剧效果,根本起不到震撼人的作用。而现在,这类生硬追求悲剧结局的戏的确不少。这里,还涉及到民族戏曲的传统特色问题。在浩瀚的民族戏曲剧目中,喜剧和“大团圆”结局占得数量很大,即便是悲剧,也悲中有喜,注意把握悲欢离合的转化。《杨三姐告状》悲中有喜,杨三姐的官司打赢了,枪毙了高占英,解了人民大众的气。《秦香莲》大悲大喜,包公终于把忘恩负义的陈世美推上了断头台。有人说,这种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传统是中国戏曲的局限性,我倒觉得,这种传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认识悲喜转化规律的辩证法思想水平。同时,这种传统也充分反映出中国戏曲的人民大众性特质,人民希望看到历史的胜利、邪恶的失败,人民期盼好人的愿望实现,坏人的妄想破产。作者顺应人民大众的心愿,是体现民意的表现,是好事,不是坏事。不信你试一下,如果模仿西方古典悲剧,把《秦香莲》改成秦香莲母子被害,把《刘三姐告状》改为刘三姐冤死,大概观众是绝不会接受的。我们写戏,是为人民大众写的,应该了解他们的心理,你硬要拧着劲儿写,只能越写离观众越远,人家就不看你的戏了。
    二是盲目模仿国外文艺作品,离开民族文化心理和道德规范,追求离奇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中国的民族戏曲,是讲究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民族戏曲最初就称作“传奇”,无奇不成书,无新不成传,这是人人尽知的。但是,再新再奇,不能离开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道德的承受力,超越了这个承受力,这样的戏人民大众就不接受了。如,最近舞台上出现的弟嫂恋、母子恋、叔侄恋和形形色色的融辈恋,这类现象是存在的,在国外,这类关系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但在中国,这类关系与民族心理、民族道德格格不入。你写一个叔父爱上了他的侄女,无论你把情节编得多么合理,观众怎么也接受不了,你硬去写,就必然走进民族心理与道德的误区,吃力不讨好。在日本的文学史上,出现过写叔侄恋的很有分量的作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就出现不了,原因就是民族心理与民族道德不接受这样的感情。民族戏曲是写给人民大众看的,你硬要背离这种心理去猎奇,老百姓不买你的帐。其实,民族戏曲的作者应该特别注重发掘民族文化心理,表现民族独具特色的感情。这次演出出现的《多彩的梦》写的是城市姑娘露露,爱上了农村青年石头。农村青年把妻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的传统心理,与城市姑娘追求自立的新思想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其结果是露露和石头分道扬镳。这出戏,写出了改革时代人们的心理变化历程,表现的是民族特有的感情,所以,不仅真实可信,而且震撼人心。《秧歌情》写的是一对婚姻不自主的恋人的感情,作者顺着中国农民的文化心理发掘下去,最终,主人公抛却不了已经组成的家庭,形成了爱情的悲剧。这悲剧十分可信,因为,作者是顺着民族心理开掘情节和人物性格的,人人都觉得真实。正是这真实感,引起了观众对人物命运的深沉的同情心。
    试想,如果离开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发掘,把《多彩的梦》写成弟嫂恋,把《秧歌情》写成隔辈恋,观众会产生如此深沉的同情心吗?绝不可能。
      再谈谈评剧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创新。
    戏曲艺术不论在表导演上,还是在音乐设计、舞台设计上,都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进行创新。许多传统戏,应该先原原本本学下来,一招一式地向艺术老前辈学,先学后发展,这个发展才有根基。但戏曲也必须创新,只演先人留下的传统戏,不跟上时代,戏曲的发展就会停滞。那么,创新的原则是什么呢?说句通俗话:戏曲的创新不能丢失了戏曲。具体到评剧,就是评剧的创新不能丢失了评剧。
    举个例子:评剧乃至整个戏曲,属于写意性的表演、导演体系,这就要求舞台具有超时空的虚拟性,表演具有载歌载舞的程式性,连道白、唱腔都要按虚拟表演的假定性,进行符合戏曲规律的设计。如果丢失了这个写意性特质,把舞台改得比实景还真,把表演改得比话剧还实,把道白、唱腔改成话剧加唱,这样,自然就把戏曲丢失了,充其量不过是加了唱的话剧而已。这样的创新无异于自杀。所以,怎样顺着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路子创新,是当前戏曲继承与创新面临的重要问题。
    譬如:在舞台设计上,传统戏的舞台是虚拟性的,两把椅子一张桌,就是大千世界。现在,为把舞台搞得美,人们在做多方面的试探,有的索性改为话剧舞台式的实景;有的模仿西方现代舞台艺术,用象征性手法,堆积木拼凑各式虚拟景物;有的巧妙地用各种装饰性图案,代替各种各样的实景。到底设计什么样的舞台,能做到既符合戏曲艺术规律,又被现代观众承认、接受呢?
    从实践的效果看,搞笨重的写实性大布景,效果并不好,一是布景笨重,携带困难;二是制景工程大,用费高昂;更重要的是景片和道具太实,破坏了戏曲的虚拟性表演。如:背景是山,人物早已由山里来到了大草原,台词中时空变了,台上的景没法变化,假了。再如:布景是房,有门有窗,难坏了演员,开门进房,表现不出虚拟表演的美,以写意的表演用开门的动作程式进房,有门不进,乱套了。
    搞象征性的积木布景,一块方木可以作椅子,也可以作石头、作家俱,虚拟性强了,表演的自由多了,但是,不大适合民族欣赏习惯,观众往往看不懂舞台上摆的是什么东西。同时,不少戏积木成堆,台上搭台,高台占据舞台,挤了演员,也影响戏曲的虚拟表演,布景笨重的毛病照样存在。
    那么,回到传统戏的路上去,简化掉一切布景行不行?从实践看,也不行。现在观众的口味高了,他进了剧场,想欣赏美的布景,拉开幕是空台,观众会认为是“草台班子”
    从实践经验看,戏曲的舞台走虚实结合的路,比较符合戏曲艺术规律。如:有的戏不用实景,用与故事与主题相称的民族图案,营造舞台的装饰美,这样,既达到了舞台美不胜收的效果,又利于演员的虚拟性写意表演。又如,有的戏用实景或天幕,但选景努力造成概括性、写意性强的效果。像故事发生在海边、或草原,景片、天幕就表现概括性强的蓝天大海、或白云草原。这样,不论室内戏、室外戏,流动的戏、静止的戏,背景都可以涵盖,增强了舞台美,却并不影响时空变换和写意性表演。这样的景虽然是实的,但比之设计一幢渔村小房、一顶牧民帐棚,要虚拟得多,写意性也强得多,实与虚,在概括性极强的背景下统一起来了。另如:有的戏并不用实景,却用可以代表实景的简洁象征物点明环境。挂两个宫灯为宫殿,挑一面酒幌为酒肆,插几支令牌为军营,垂一挂布帐为卧房。这样,有实景,让人看得懂,也有虚拟,象征物以外的景物都虚拟掉了,创造了写意表演的广阔天地。我举的只是几个成功的例子。虚实结合的舞台设计,有着舞台美术工作者发挥才能的广阔天地,经过大家的创造,一定会形成戏曲舞美万紫千红的百花争艳局面。
    必须说明,我认为虚实结合的舞台设计比较符合戏曲艺术的规律,并不是排斥写实布景的尝试,现代象征性布景的尝试。充分利用现代灯光、声像技术,搞十分逼真的布景,很可能成为城市剧院长期性保留节目演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经常变动演出场所、经常到基层为群众演出的戏曲,虚实结合的轻便布景,不仅最有利于发挥写意表演的特长,而且最经济、最实用,最容易在基层剧团普及。
    又譬如:在表演艺术上,传统戏演员的表演是写意的,其特点是程式化特色浓。以鞭代马,以舞拟舟,表现生活用优美的程式。评剧因为是较年轻的剧种,又一直注意表现现实生活,程式不像京、昆等老剧种那么严格,但程式美也是它的重要特征。现在,评剧要表现新时代的新生活、传统戏里创造的程式远远不够用了,新人物的丰富多彩的新生活,也远远不是已有的程式能够涵盖的。这就带来了表演创新的迫切问题。
    表演创新像舞台美术创新一样,也处在探索过程中。有的同志认为,戏曲要表现当代生活,演员的表演就要朝写实的话剧靠,要讲内心体验,讲表演逼真。他们认为,表现当代人物,不向写实表演靠,观众就不会承认。有一同志则认为,戏曲表演向写实靠,传统的程式美就失却了,戏曲就不再成为戏曲。他们主张,戏曲应坚持程式化表演,为表现当代生活,可以努力创造各种新程式。
    从实践的效果看,像舞台美术的创新一样,也是走虚实结合的表演道路,比较符合戏曲艺术规律。这就是:写意的表演程式必须继承,载歌载舞的虚拟表演特色不仅不能丢掉,而且应该发展。为了塑造人物,创造表现新生活的新程式,需要借鉴话剧、电影等写实表导演体系注重表现人物、讲究内心体验等优长,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功夫。同时,在不断塑造新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创造新的表演程式。最近,纪念梅周诞辰百周年,看了周信芳先生的一些影视片,很受启发。周先生的表演是很讲究程式美的,一招一式注意师承。但是,在表现人物形象时,又十分注意借鉴话剧的表演,讲究表演的真情实感,并努力把这种真情实感化为新的表演程式。一曲《清风亭》,表现父子深情,感动了几代人,到现在看来还催人泪下。有人说周信芳把戏曲的程式美与话剧的真实美融为一体,达到了表演艺术的“真善美”的完美境界,我看不无道理。周先生是善于借鉴写实表导演体系的优长,用以丰富戏曲的写意表导演体系的大师。我觉得,戏曲表演的创新,应该沿着周信芳先生踏出的路子走下去,把虚实结合的表演路子踏得更宽。评剧在民族戏曲里,是创新的承受力极强的剧种,演员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与创造新程式的自由度很大,这是评剧创新极为有利的条件。这次演出的新戏,出现了不少表现新生活的新程式,如《多彩的梦》中的双人骑车程式,《红石山》中的以长绸代扁担、代新农具的程式,就得到了观众的承认。《秧歌情》、《三醉酒》中十分讲究真情实感的突破程式的表演,也为观众所接受。我觉得,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戏曲写意表演体系,将在虚实结合的探索中,一步步走向完美,走向新的辉煌!
    在音乐设计上,传统戏的音乐唱腔是深入人心的,需要认真继承。面对着多彩的新生活,面对着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的发展,戏曲音乐不能停滞不前。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音乐唱腔顶着戏曲的半边天,音乐唱腔不创新,不得到观众的承认,戏曲创新的步子是迈不出去的。像舞台美术、表演的创新一样,音乐唱腔的创新,一方面,应注意不要丢失了自己,一方面,应注意根据时代的要求、内容的需要大胆创新。这次演出的新剧目,音乐设计者都比较注意保持评剧的唱腔特色,十分珍视评剧优美的音乐旋律的发掘与发展,所以,观众承认它是评剧。同时,借鉴吸收其它音乐品种的曲调也比较大胆,创新意识很强。《多彩的梦》写歌舞厅里的戏,糅进现代歌曲的旋律,听起来自然贴切;《三醉酒》里插进了现代民歌,听起来也不觉勉强;不少戏里都掺进了北方民间歌曲、小戏的曲调,听起来倍感亲切。连新编历史故事剧《张羽煮海》、《夫人令》、《成兆才与刘三姐告状》、《梦断萧墙》音乐唱腔的创新也踏出了较大的步子,很有成就。看来在音乐唱腔的创新上,一是需注意保留、发扬本剧种受观众喜爱的基本旋律,二是需从时代的要求、内容的需要出发,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借鉴包括兄弟戏曲和民族、民间新音乐在内的各种音乐的板式、曲调和素材,创造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音乐和唱段。我觉得,一出新编戏,能在注意整体音乐水准的基础上,精心创作几段新颖的、可以在群众中流传的好唱腔,这是出艺术精品的重要环节。
    这次评剧纪念演出,获得了评剧创作的丰收,也积累了评剧艺术继承与创新的许多经验。从目前评剧的创作发展情况看,要创作出更多的表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生活的好戏,特别需要重视创作人员(包括音乐创作人员)深入生活。这次演出中,东北出了几台好戏,其作者长期扎根基层,了解农村是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作者了解自己写的人物,写出的戏视角独特,乡土气息浓郁,这样的戏,坐在屋子里瞎编,是编不出来的。同时,也特别需要重视反映社会主旋律的作品的创作。这次演出的《毛泽东在1960》,作了评剧反映重大题材的成功尝试,将一代伟人首次搬上了评剧舞台,这是很可喜的。但反映主旋律的作品,不单单局限在重大题材的创作上,许多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人和事,事件不一定重大,只要立意新,开掘深,都可以提炼出主旋律作品。这次出现的新编现代评剧,像《情恋万家》、《甜嫂》、《多彩的梦》、《三醉酒》、《红石山》等,我看都在反映时代精神方面具有一定深度,都是反映社会主旋律的作品。不要把主旋律作品神秘化,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大力倡导”去正确认识主旋律的含义,这就是:“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吃透这“四个倡导”,就能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把创作主旋律作品的路子,开拓得更宽、更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