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乐亭评剧

乐亭评剧

     评剧是风靡全国的大剧种之一。老幼妇孺几乎没有不知道评剧的。当代的人们也都知道马泰、魏荣元、新凤霞、小白玉霜等这些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成兆才是评剧的创史人,而评剧的诞生却与乐亭县有着直接的、密切的渊源关系。其发展和演变确实受到过乐亭大地的滋润,其萌芽、改良和创新也是在乐亭这块土地上开始的。
     评剧的前身是"蹦蹦戏",后来称"莲花落",也称"落子"。"莲花落"的"落"字与乐亭县的"乐"字发音是相同的。
     莲花落盛行于清光绪年间,是从乐亭大鼓脱胎而来的。最初的莲花落表演很简单,大都是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手打竹板,且唱且舞,表现剧情,描绘人物,刻画场景也很简单。这就是评剧的雏形和萌芽。
     评剧的产生,与乐亭崔家有着直接的关系。崔家是皇族,也是富豪。崔家的崔佑文酷爱民间艺术,他家先后组建了乐亭皮影班、乐亭大鼓班、河北梆子班等艺术班社,广招人才,常年供养,为他家服务并显示他家的财势。光绪十年(1885年),他家又着手组建了"莲花落班",招募了二十人作为莲花落班的演员。其中就有评剧的创史人成兆才。自此,莲花落班成了一个崔家的艺术新班社。
    初期的莲花落班,仍然是一个独唱或二人对唱的形式,主要是为河北梆子唱帽戏,也就是垫场戏。由于莲花落的唱腔基于乐亭民歌,曲调优美,唱词通俗,很受乐亭县广大群众的欢迎。观众人数越来越多,最后观众人数超过了河北梆子。莲花落也由原来的垫场戏就成了压轴戏,显示了莲花落的艺术价值和快速发展的趋势。崔家看到莲花落的发展前景,就又招募了十几名十岁左右的小孩学唱莲花落,成为乐亭评剧史上第一个科班。崔家又为这一科班明确了文戏教师和武戏教师,教授学徒,使莲花落很快兴盛起来,逐步向评剧演变。
    莲花落班的成立以及同其它班社集中生活,共同演出,切磋技艺,为评剧的诞生打下了基础。河北梆子、乐亭皮影、乐亭大鼓的声腔、板式、各个行当的表演程式、音乐伴奏、舞台调度都扩大了成兆才等人的视野,强化了他们追求创新的意识。他们大量吸取姊妹艺术的精华,在表演上根据行当和人物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化装、服饰、盔头和髯口。在伴奏上引进了板胡、横笛、低音胡等,并创造了初期的曲牌。同时还大胆地试用了大戏的打击乐器和锣鼓经。在剧本创作上大胆尝试,更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的生动和腔调的使用。经过长期实践,莲花落形成一个地方剧种。乐亭县崔家的莲花落班成为乐亭县的第一个评剧班。成兆才在这里也汲取了创造评剧的营养,成为第一代杰出的评剧艺术家。第一代的评剧艺术家们又运用河北梆子、乐亭皮影唱腔创造了评剧"大悲调"、"小悲调"、"大慢板"、"哭迷子"等高亢豪放的唱腔,完善了评剧旦角的表演程式。到20世纪30年代,评剧发展成全国性的大剧种。评剧的舞台语言也随着评剧的向外扩展,逐步脱离了乐亭乡土语音格调。舞台的宾白,唱腔也都向京韵化方向发展,消除了地方语言的限制,最后驻足北京,向全国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群众性文化活动,皮影、大鼓、评剧在乐亭县再度兴起。演唱评剧是当时很多人的一大爱好。很多村镇都相继成立了业余评剧团,创作排练了大批评剧新戏。在各村镇竟相演出,深得乐亭人的喜爱。1952年乐亭曾举办业余评剧汇演,全国有大小40多个剧团参加演出活动,演出的全部是移植或新编的现代戏。可谓是盛况空前的一次评剧大展示。
    评剧萌芽于乐亭,诞生于乐亭。在乐亭人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直到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乐亭人,大多还把评剧叫"落子"或"莲花落"。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的代表作之一。他为全国戏迷和广大观众所熟悉。《杨三姐告状》取材于民国初年发生在乐亭邻县(当时属滦县,现在属滦南县)的一个真实故事。讲述的是民女杨国华(杨三姐)的姐姐杨二姐被婆家谋害,杨三姐为其姐报仇申冤的故事。杨二姐被谋害时,杨三姐的哥哥杨国恩正在乐亭县一户地主家当雇工。后来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主演的《杨三姐告状》,在唐山一带几乎妇孺皆知。其原因就是大量的使用了乐亭的方言俗语和经提炼加工的风俗人情。

TOP

请看本网“百家争鸣、见仁见智”栏目中的“一篇发人深思的历史文献”一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