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被遗忘的“评剧皇后”

被遗忘的“评剧皇后”

    喜欢评剧的观众都知道白玉霜、新凤霞,却很少有人知道朱宝霞,岂不知“评剧”之名正是始自此人。1935年初,天津蹦蹦戏朱宝霞剧团在上海演出,戏曲广告第一次采用“评戏”的名称,朱宝霞也由此红遍上海滩,被誉为“评剧皇后”。
    但是,关于朱宝霞的影音文字资料少之又少,她只在新凤霞《我当小演员的时候》一书中作为一个横眉竖目的反面角色出现过。“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代红遍大江南北的戏曲名伶,为何成为被世人遗忘的“失踪者”?
        6岁就登台献艺   
    朱宝霞生于唐山一个贫寒之家,自幼被唱三花脸的朱景贤买去做养女,后随张福堂学习评剧,工旦角。小宝霞聪明伶俐,学戏不到一个月就能上台扮演丫鬟彩女。
    她6岁那年便登台献艺,第一出戏唱的是《马寡妇开店》。这是一出老戏,戏中有许多男女调情的不雅唱词,小小年纪的朱宝霞根本不明白自己唱了些什么,只是用心一字一句的大声唱,唱完了却忽然大哭起来,原来是太紧张尿湿了裤子,台下一片笑声。
    经过几年的磨砺,这个当年尿湿裤子的小女孩学会了多出大戏,并经常带班到外地演出,成为声震京、津、冀的名角。1928年,14岁的朱宝霞带班进入上海,首次将这个北方地方小戏带到了江南。朱宝霞素以吐字真、嘴皮子利索而著称,兼之她又吸收了许多地方民歌的优美旋律,逐渐形成了委婉动听、回肠荡气的声腔艺术,让听惯了软语吴腔的南方观众打开眼界,故短短时间朱宝霞就红遍了上海滩。
    上海滩一炮走红    
    1935年,她再赴上海,“评剧”之名也由此开始,这在1983年出版发行的《祖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评剧条目中有着明确记载:“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朱宝霞的拿手好戏都是评剧的传统戏,饰演悲剧人物是她的主要风格,《桃花庵》、《珍珠衫》、《杜十娘》、《李香莲卖画》、《杨三姐告状》等大戏硬戏轮番上演,这样唱了3个月,她唱成了评剧皇后。
                                                    来源:河北青年报

TOP

河北名伶系列朱宝霞

    这一年,朱宝霞到济南演出,被人称“狗肉将军”的山东军阀张宗昌看上,一万块现大洋外加一个百宝箱将其买进家门,朱宝霞一生的命运从此改变。
      当张宗昌第21房姨太太   
    据说张宗昌有三不知,一不知自己有多少钱,二不知自己有多少兵,三不知到底有多少老婆。朱宝霞落到这样一个人手里,结果会怎样呢?
    民间传说张宗昌娶媳妇,进了洞房左找右找就是找不见自己的新娘子,原来新媳妇害怕,抱着被子躲到了床底下,闹了一场大笑话。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其实就是朱宝霞,然而她又能躲到哪里去?在那个乱世里,就是一些有钱有势的大人物,对张宗昌这种草头王也是点头哈腰百般奉迎,何况她一个唱戏的小孩子!
    好在张宗昌很宠爱朱宝霞,经常用他的胶东口腔说:“你是俺的小玩意儿。”张宗昌请人教她识字,教她画画,后来张宗昌被授予“义威大将军”封号,回家后便照葫芦画瓢授予朱宝霞“镇威上将军”,并且还铸了一枚“镇威大将军”的金牌送她:“你官大,我官小,小的要听大的话。”哄得她团团转。不过以后朱宝霞曾对人说过这样的话:“时间长了我逐渐摸出他的心理,今天踢他一脚不生气,明天打他一下也不生气。”从话中我们似乎感觉到朱宝霞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也许正是朱宝霞的可悲之处,也是一个旧艺人的局限所在。
    在朱宝霞一生中,最遭人诟病之处便是与张宗昌的关系,这也许正是她在中国戏剧史上被人遗忘的真实原因所在。中国人特别是士大夫阶层历来讲究气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如果这时朱宝霞去绝食、吞金、上吊、跳井而死,一定会赢得个“烈女”的称号,其事迹也一定会被后人大书特书。
    后来张宗昌被仇人刺杀,刚刚18岁的朱宝霞便和张众多的夫人一道,从大太太手里接过3000元遣散费后各自回家。朱宝霞无父无母无家可归,只好又重操旧业再出江湖。
                                        来源:河北青年报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4 20:49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