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京、昆、评剧集一身的田淞

京、昆、评剧集一身的田淞

京、昆、评剧集一身的田淞     作  者  王世勋
                              
       1985年5月23日,《北京日报》在“北京历史上的今天”专栏里,发表了题为《大学生登台演京戏》的文章,追忆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燕京大学国剧社的活动。文中有这样一段:“当年演戏的大学生,有的成为当代著名学者如红学家周汝昌,有的成为优秀演员如田淞。”
       20年后的金秋时节,笔者拜访了现已85岁高龄的田淞先生。1941年田淞毕业于燕京大学经济学系,后到开滦矿务局会计部任职。他自少年时代就喜爱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尤爱京戏与昆曲。因此在大学读书时期便积极参加国剧社的活动。参加工作后又热心参与颇负盛名的开滦俱乐部的演戏活动。如今,提起当年的演戏活动田老依然记忆犹新,兴致不减。
       1950年田淞修书自荐到由戏剧家田汉兼任校长的北京中国戏曲学校任艺术委员会秘书(艺委会主任为京剧名家王瑶卿),其主要任务是帮助老艺术家整理剧本。1950年12月5日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期间,他在前门外大众剧场演出《春秋配》(饰小生李春发,秦友梅饰姜秋莲,李金泉饰乳娘)。当天的剧目还有高百岁等演出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程砚秋、李宗义合演的《汾河湾》。1951年8月31日他参与捐献飞机义演,在大众剧场演出了《打龙棚》(饰高怀德,郝寿臣饰郑子明,李甫春饰赵匡胤,鲍吉祥饰柴荣)。当天剧目还有萧长华、谭小培、贯大元的《青风亭》以及张德俊、方连元等人的《狮子楼》。阵容强大,多数演员为当代名家。
       1951年田淞正式拜京剧小生名宿姜妙香为师,拜师仪式由京剧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名丑萧长华主持。同年他调至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任院长的中国戏曲研究院,参加《京剧丛刊》的编辑工作,经他整理出版的剧本有《貂蝉》、《十三妹》、《激瑜激权》等十余个。他曾帮助梅先生撰写文稿,专程赴杭帮助盖(叫天)老整理全部《武松》。程砚秋晚年演出的《三击掌》也是经他整理。
       1954年中国戏曲研究院下属的评剧团(中国评剧院前身)急需男小生演员,梅院长便与自己的老搭档、好朋友姜妙香商量欲调田淞去。领导的决定,老师的意见,又是为了评剧的发展,他不好违背,就这样去了评剧团。田淞到评剧团后一腔一句,一招一式地向评剧老艺人学习。没几个月,他便与评剧名家筱白玉霜合作演出了《玉堂春》(饰王金龙)。姜妙香先生看完演出特别高兴,并走进后台祝贺,还对筱白玉霜说:你们的合作真是珠联璧合啊!我这个徒弟就交给你啦!后来田淞与当年评剧团的头牌旦角筱白玉霜、喜彩莲、夏青等合作演出了《杜十娘》、《闹严府》、《锯碗丁》、《小借年》等不少代表剧目。他与筱白玉霜的《杜十娘》、《玉堂春》录音与音配像至今经常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如果说,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学生演京剧并不奇怪(因为京剧票友中不少人具有大学文化),那么五十年代初大学生当评剧演员确实是凤毛麟角了,因为评剧演员大多是贫苦家庭出身,识字很少。田淞毕业于名牌大学,不仅擅演京剧、昆曲,还学习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他在评剧舞台上塑造的王金龙(《玉堂春》)、李甲(《杜十娘》)、张才(《桃花庵》)、穆居易(《凤还巢》)等小生形象很有个性。他身段考究,唱念传情,表演细腻,继承了姜(妙香)派小生的风范。他并不照搬京剧的表演程式,而是注重从剧情、从人物性格出发,注重评剧特点,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舞台生涯的几十年里,田淞不论对待何种艺术形式,不论对待什么角色,全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因为他不仅痴情于戏曲艺术,而且明白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2月8日 第七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