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浅谈戏曲演员科学发声的重要性

浅谈戏曲演员科学发声的重要性

浅谈戏曲演员科学发声的重要性

               
                 

作  者  余珊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具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戏曲就全国统计有300多个剧种,戏曲团体全国统计有2000多个,这是一支非常庞大又受人民喜爱的文艺队伍。
       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艺舞台面临的大问题是如何满足人民欣赏的需要,不断提高艺术水平。
       戏曲是我国综合艺术之一,从古到今有着优秀的传统,如载歌载舞,唱、打、念、做,头一个字就是“唱”字,歌舞首先是“歌”字,说明“唱”与“歌”居首位,这是一切戏曲艺术的基础。近十年来有一些戏曲演员来找我治疗与学习,我也去到一些戏曲团体戏校进行了嗓音调查,发现在“唱”法上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已到了危机阶段。
       许多戏曲团体,在练功上有一定的规范,有明确的要求,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唱腔上可以把传统戏段准确学会,而且非常有味,风格掌握比较合乎要求,有的人在表演上活龙活现,情、字、腔、韵,使人感到陶醉,但一张口唱,嗓子很难听,挤卡、沙哑、破、拼命喊,把整个艺术境界破坏了。
       有的演员嗓子开始还好,工作几年后,很快就失声了。有的戏校十几岁的孩子,在戏校训练了五、六年,武功、做功都是尖子,但在变声时“倒仓”,嗓子坏了,毕业怎么办?老师和家长及学生本人都非常苦脑。
       以上这些情况,我所了解接触的戏曲团体都普遍存在,实在令人感到遗憾。特别是近几年文艺队伍的新生力量一批一批登上了舞台,许多优秀的青年演员,过早地失去了美妙动听的声音,使我们感到提高戏曲演员的声乐水平是当务之急。
       据我们了解研究,存在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多数挤卡。凭天然条件唱,自然发展,自然淘汰,缺乏科学的研究训练。
       2、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明确。不会运用调节发音器官,单纯用原始的拉长声带发声,不会做缩短声带的机能运动,真假声明显脱节。
       3、气息过度冲击声门,缺乏呼吸自控力,加重了声带的负担,声带得不到正确调整,造成各种病变。
       为此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发声及嗓音保健,来防范病情的发生,提高演员的演唱能力。出了病变,寻求医治固然需要,如果每一个演员自己本身有一种防范病变的抵抗能力,那就要有自己所熟练的练声基本功,作主动进攻工具,而不至由于病变或不科学的方法,失去嗓音青春。
       我国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先生,及现在仍站立在舞台上的艺术家如常香玉,骆玉笙(小采舞),何玉容,还有赵燕侠、郭兰英等,都是年过花甲,而嗓音仍保持青春。他们的嗓子经久不衰,嘹亮圆润,深受人民喜爱,实践证明他们有科学的传统发声方法。
       传统的戏曲喊嗓法,首先要求气息通畅自如。关于气息问题,各种学派都很重视,提出“无气不成声”,“气是歌唱的原动力”,“气是声之本”……。物理学家贝诺利发现人在大笑的时候,声带的靠拢发音是完全不费力的。因为根据气功力原理,当笑的强烈气流通过喉腔,自然对喉腔的组织产生一种吸的作用,这样就把声带吸往中央靠拢来发出声音。在这个原理,具体强调歌唱时应该有三种气息:
       一是说话的气息,用于低声区。
       二是打招呼的气息,用于中声区。
       三是远处命令人的气息,用于高声区。
       区别三个声区的需要,有节制地将气送过声门,使声门被动关闭且灵活工作,这样唱才能做倒“唱在气流上”的规格,越到高音,控制气息的力量也就集中于一小点,轻轻穿过声门,直上头腔,经过共鸣反射条件,就能唱出既干净清脆又有穿透力的歌声。
       传统喊嗓法要求真假声一条龙。使真假换声不留痕迹。要做到这一点,能否调咽间的“管状发声器”是个关键。唱中、低音区,声带的状态是整体振动,拉紧拉长,唱高音时,声带的状态是边缘振动,缩短变薄,而与之配合的是:在舌根部将会厌卷成半贺状,与站定的后咽壁相靠。用微笑的感觉将小舌抬起,这样将喉咽、口咽,与鼻咽腔连通一体,就形成了“基音管”。调节这“咽管”,能控制气息大小,以适合各种唱腔的需要,在高音就是通过“咽音”来连接假声,然后扩大泛音共鸣量,使假声带有钢气、提高了发音位置又美化了音色,归纳起来说,由低到中到高,三个音区的声音形象是从精到细的漏斗形,打呵欠,咽口水的感觉始终不变,发出的声音就能上能下一条龙,从听觉上好似声音一直在头顶耳后旋转,而发声器官 是始终是没有负担的。
       传统戏曲喊嗓法要求唱在气流上,强调说中带唱,唱中带说,自然流畅。
       戏曲的唱腔,非常讲究字正腔圆和演唱风格。在节奏感情处理上,有快慢、高亢、低沉、抒情、激昂、喜、怒、哀、乐、忧、思、惊、恐,多种变化,都应该是以说话又不是说话地唱在气流上。
       如大家所熟悉的京剧《女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一段流水板基本上是以说带唱,到了最后一句“我就当报还”就是以说带唱,气口是在说话的基础上自然进行的。又如京剧《红灯记》李铁梅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苏三这一段基本相似。又如沪剧《罗汉钱》小飞娥唱“燕燕也许太鲁莽”就完全接近说话那么轻快自然。还有黄梅戏天仙配等都有这个特点,在气息的运用时,要求有节奏、有高低,象说话一样自然而流畅的来演唱。
       另一种唱法与上面唱法不同,是以唱带说,如林海雪原中“穿林海跨雪原”这一段,完全是在调成咽管后,气沉丹田,咽壁始终是竖起来,共鸣交点在头腔,这样发出的声音高,雄伟、且能亮能暗婉转自如,富有弹性。
       传统戏曲许多宝贵经验,各剧种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为我们新的一代演员提供了丰富的有利条件。
建国四十多年,我们需要有人象整理欧州美声唱法一样,来研究整理一套我们中国的戏曲唱腔发声方法。更需要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绝不能取而代之,把一些本身在舞台上唱不好的人,退下来当声乐教师,这是误人子弟。音乐院校分配来戏曲团体的声乐老师,在教课前也必须首先学习、研究戏曲声乐发声法等具体问题。绝不能用音乐学院教欧州唱法的手段来对待戏曲声乐教学。
       为振兴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希望更多的同仁关心戏曲声乐训练、研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转帖)

[ 本帖最后由 玉芙蓉 于 2010-10-15 07:48 编辑 ]

TOP

又启发了我

这篇文章对我很有教益,我要按其方法去练习,克服一往的坏毛病。谢谢了。

TOP

这篇文章太好了,对于戏曲业余爱好者太有用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用嗓子,确实像文章里说的玩命喊,唱不了几段就哑了,还特累今后要按文章里说的练习科学发声问题就解决了。希望今后多发表此类文章,谢谢版主。

TOP

谢谢玉芙蓉老师!辛苦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希望更多的人喜欢评剧

TOP

正如评剧戏迷所说:这篇文章太好了,对于戏曲业余爱好者太有用了,
谢谢版主!!!
兴评

TOP

学习了

百读不厌!多读几遍一定会有收获,内容好,实用。好文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多发几篇这样的帖子,多我这个评剧初学者大有好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谢谢

TOP

好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