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程砚秋生命中的三个重要人物

程砚秋生命中的三个重要人物

程砚秋生命中的三个重要人物

   
       程砚秋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1904年1月1日生于北京,上个世纪20年代,就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被称为京剧界的四大名旦。代表作有《红拂传》、《窦娥冤》、《文姬归汉》、《荒山泪》、《碧玉簪》、《梅妃》、《青霜剑》等。程砚秋对京剧艺术刻苦钻研,以唱功见长,表演时擅长用千变万化的水袖表达人物喜怒哀乐的感情。他独特的程腔,优美的身段,漂亮的水袖,堪称是京剧艺术的瑰宝。在他创造的几十个角色中,表演、扮相、念白、台风、表情、戏路等都与众不同,每出戏都有创新。他念白清楚、深沉典雅而又略带凄凉;他善演悲剧,能恰到好处地通过面部表情表达人物的抑郁、悲伤、烦闷、愤懑;他的表演是与观众心灵沟通的过程。
       程砚秋早年拜荣蝶仙、王瑶卿为师,后又对梅兰芳执弟子礼,以基本功扎实见长。他曾到欧洲留学考察,巧妙地将西方戏剧的精华融入到中国戏曲中,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受到京剧同行们的赞许。荀慧生先生就对程的艺术造诣非常钦佩,曾将长子荀令香送去学艺,程砚秋欣然应诺。以后程砚秋又应尚小云之邀,收其次子尚长麟为徒。
       对于喜爱程派艺术的人来说,程砚秋永远是个遗憾:在“四大名旦”中,他年纪最小,演艺生涯开始得最晚,可他又是他们之中最早逝去的。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都有后人继承其事业,而程砚秋独树一帜幽咽婉转的“程腔”,却没有由其子女世袭下去。
       程砚秋不仅戏唱得好,人品也极佳。人们喜爱程砚秋的艺术,也敬佩他的为人。不了解程砚秋的人,也就很难深入领略其艺术魅力。程砚秋在艺术和文化修养上有高深的造诣,在个人品德上也有很好的声誉,在艺术创造中总是不知疲倦地求索、创新,在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这与他人生中的三个重要人物不无关系。他们就是恩人罗瘿公、夫人果素瑛和入党介绍人周恩来。
       瘿公栽培 一举成名      
       程砚秋原名承麟,祖上本满洲官宦。其父世袭爵禄,他有三个哥哥,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着无忧无虑优哉游哉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在承麟刚刚会喊“爸爸”的时候,父亲突然得了急病,没几天就谢世了。父亲去世后,两个哥哥仍在皇宫当差,母亲则带着年幼的三哥和小承麟靠着父亲留下的一些财产生活。头几年生活还勉强过得去,但渐渐便力不能支了,没有生活来源的母亲只能靠变卖家产维持生计。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搬到北京南城天桥一带的穷汉市。那是一个又小又破的大杂院,除了睡觉铺的席子和盖的破被以外,家里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母亲帮助别人做些针线活儿,全家人勉强得以生存。
       同院一个唱戏的叔叔见他们娘仨实在太苦了,就想帮帮他们。他见小承麟长相不错,就和程母商量,建议让孩子去学戏。
       承麟被介绍到当时小有名气的刀马旦演员荣蝶仙那里,程家在契书上写明,学艺期间,生死不保,如半途停止,须向师傅交纳赎金。虽然写下的是8年学徒,但学成以后还要“自愿”为师傅服务一年。荣蝶仙性格暴躁,承麟刚去他家的时候,根本不能练功学戏,整天带小孩、干家务,像一个佣人。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去荣家看望儿子,见师傅根本就不提让儿子学戏的事儿,心里很是着急,于是又托人找荣蝶仙说情。终于,师傅开始让承麟学戏了,他初学武生,又学武旦和花衫。渐渐的,师傅发现承麟的嗓子不赖,认为他天生就是块唱戏的料,而且勤奋好学能吃苦,心中不禁窃喜,这以后可是棵摇钱树啊!于是,决定让承麟学唱青衣。
       承麟学戏确实很用功。那年代学旦角,每天练功时脚上都要绑着木跷(踩跷是花旦和武旦演员必学的一门技巧)。除了学戏,承麟还要踩着跷给师傅干活,即使是睡觉,木跷也不能拿下来。虽是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想到母亲的辛劳,懂事的承麟还是以坚强的毅力默默忍受着练功所带来的痛苦,他发誓,一定要学成!
       承麟的童年和少年是在痛苦和残酷中度过的。他早年的艺名叫程菊农,后更名艳秋,号玉霜。从1932年起,又改名为砚秋。学戏期间,师傅常带他去唱堂会,这给他创造了向名家学习的好机会。他向陈啸云学青衣,又有花旦和武生的功底,11岁初次登台表演时,就以文武各功技压群芳,得到行家们的一片称赞,人们都说他的嗓子像陈德霖(近代京剧青衣兼刀马旦演员,为清“内廷供奉”)。他经常为孙菊仙等名角配戏,并受到他们的扶持。
       正当他的表演引起人们关注、受到好评时,刚刚进入青春期的他,嗓子开始倒仓,但他却不得不经常到戏园子唱戏,为师傅挣钱。此时,荣蝶仙又接到一个甜活,他接受了别人的包银,便不顾徒弟嗓子的痛苦,准备带着徒弟去上海戏园子唱戏。程砚秋非常痛苦,如此唱下去,自己嗓子不就完了吗?可要是不服从师傅的安排,就算是违约,要赔偿给师傅700块银元啊!
       眼看这个有前途的少年就要毁于一旦,一些人很是着急。这时,著名诗人、戏曲作家罗瘿公对程砚秋的遭遇深感同情。罗瘿公早年曾就读于广雅书院,是康有为的弟子。他家学渊源,其父曾为前清翰林院编修,他本人则中光绪二十九年副贡。他听说荣蝶仙要强行带徒弟去上海唱戏,非常气愤。他爱才心切,为了替程砚秋赎身,一介书生的他,拉下脸来向银行借了700块钱,还清了荣蝶仙作为出师的赔偿,把程砚秋从荣蝶仙那里接了出来。为了让程砚秋安心调养练功,他特地重新租了房子,把程家从天桥的贫民窟中接了出来。
       此后的3年时间里,罗瘿公给程砚秋规定了每天的功课:上午练声,请阎岚秋(著名的武旦兼刀马旦演员)教其刀马、打武把子,下午经常请乔蕙兰、谢昆泉、张云卿等名家教习昆曲,还请人教其绘画,一周观摩三次电影,并让名医指点他调理嗓子。不仅如此,罗瘿公亲自教程砚秋学习国文,一起吟咏诗词歌赋,指导书法,帮助他分析剧本,了解剧情,安排他向京剧名家王瑶卿先生学唱。后来,程砚秋又在罗瘿公的介绍下,正式拜京剧大师梅兰芳为师。
       在罗瘿公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下,程砚秋勤学苦练,不仅嗓子恢复了,在表演和文化修养方面进步得也很快。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仔细揣摩,反复思索,渐渐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演唱风格,这就是独特的“程腔”。他搭班与余叔岩、梅兰芳、高庆奎等名角合作演出,获得广泛赞誉。为使程砚秋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发展,演出上能有更大的自主性,罗瘿公又开始张罗着让他独立挑班,于是便成立了和声社。程砚秋排演的许多戏都是罗瘿公编剧、王瑶卿导演并设计唱腔,三人合作得天衣无缝,获得很大的成功。
       旧社会许多演员在学戏时,大都吃了不少苦头,可一旦唱红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变着法教这些演员吃喝嫖赌,目的是从他们身上榨取钱财。部分演员也忘记当初学艺之苦,为寻找快活而走下坡路。程砚秋成名之后,这些不怀好意的人自然也不放过他,拉着他打麻将。一开始,程砚秋觉得好玩,消遣消遣。谁知玩着玩着就上瘾了,经常玩得昏天黑地,没完没了。
       程砚秋虽已成名角,钱也挣得不少,可母亲却总是精打细算,攒钱为他置办戏箱行头。年轻的妻子平日里也总是省吃俭用,能不花的钱绝对不花。然而,这些苦心积攒下的钱,却被程砚秋在一次狂赌中全部输光了,足足有600块银元!
       罗瘿公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恨铁不成钢,无法接受程砚秋的堕落,下决心一定要挽救这个青年。他亲笔写信,让砚秋以自己的事业为重,痛改前非。看到恩师为自己的过错这样牵肠挂肚,程砚秋幡然悔悟,从此再也不去打牌赌博了。
       如果说罗瘿公当初从荣蝶仙那里为程砚秋赎身是使其第一次脱离火坑的话,那么这是他第二次把这个前途无量的后生从火坑里解救出来。通过这件事,两个人的心拉得更近了。后来罗瘿公重病缠身,程砚秋经常日夜陪伴。罗瘿公于1924年9月23日去世,年仅44岁。这一年砚秋20岁,他满含悲痛地操持葬事,承担了葬礼的全部开销,把恩师厚葬于京郊。在以后的岁月里,程砚秋念念不忘罗瘿公的提携与栽培。
       恩爱夫妻 和睦家庭
       罗瘿公在程砚秋变嗓调养之时,曾介绍他向梅兰芳学戏,程砚秋因此而经常去梅家。师母王明华对这个眉清目秀而又勤奋好学的少年很有好感,寻思着给他介绍对象,便想到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余素霞的女儿。余家也是梨园世家,素霞的爷爷余三胜是清末著名的须生,以嗓音醇厚唱腔优美而著称,他与程长庚、张二奎被称之为“京剧三鼎甲”和“老生三杰”,谭鑫培都曾拜其为师。素霞的父亲余紫云则是著名的旦角演员,清代著名画师沈容圃所绘《同光十三绝》中,就绘有余紫云在《彩楼配》中饰演王宝钏的画像。素霞的弟弟余叔岩也是著名的须生演员。程砚秋的这门亲事真让师母给说成了,程余两家十分高兴。然而余家的亲戚见二闺女和程砚秋订了婚,却不由得暗中担心:程家的日子过得如此紧巴,姑娘嫁过去不是遭罪嘛!他们劝素霞放弃这门亲事。
       余素霞虽出身于梨园世家,但她识文断字,通情达理。作为母亲,她又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个殷实的人家,但她相信这个话语不多却为人厚道老实的青年人,她是可以将二闺女素瑛托付给他的。
       1922年,对于程砚秋来说,是非同寻常的,罗瘿公第一次带他到大上海演出,一炮打响并获得好评。也就在这一年,他同果素瑛订了婚。从此,18岁的他独立挑班,开始了艺术上的追求与创新。以后,他以自己独特的演唱艺术征服了观众。在1927年举行的“首届京剧旦角名伶评选”中,他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一起被评选为“四大名旦”。有人甚至认为,以程砚秋为代表的程派唱腔,是京剧旦角演唱的最高水平。
       程砚秋自从有了贤内助果素瑛,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潜心钻研京剧艺术。他排演了十几出新戏,每排一出新戏,就尝试着在里面增加新腔。他不断求索探新,终于成为著名的京剧艺术家。素瑛对京剧也是非常热爱并有很深的造诣,但结婚以后,为了丈夫的事业,她相夫教子,孝敬婆婆,全身心操持家务,使丈夫得以专心于京剧艺术。妻子的作法也深深感动着程砚秋。
       程砚秋出名以后,其艺术魅力为许多有钱的太太小姐所倾慕,所以,每逢他唱完戏后,经常有一些女士在等他。她们到后台找他,不是请他吃饭就是要和他交朋友。更有甚者,一些有钱的女人为了要嫁给程砚秋,逢其演出,便包上等座位为其捧场。还有的托人送相片给程砚秋,代话说知道他已经结婚,自己心甘情愿做他的姨太太。对此,程砚秋淡然处之。程砚秋对妻子忠贞不移的态度,当时是有口皆碑。每逢遇到什么事情,他总喜欢和妻子商量。在外边碰上高兴或是烦心的事,回到家里总是向妻子倾诉。他在1944年7月1日的日记里,就有“与素瑛畅谈人生”的记载。他视她为知己,他评价妻子是一个有“正义品质”的妇女。
       由于程砚秋幼时学戏受了许多苦,因此他们夫妇不愿意儿女们再学戏受苦。但他们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儿子们个个学有专长。
       由于长期的辛苦劳累,刚过50岁的程砚秋便疾病缠身,但他把全部心思都用于工作,并不把疾病当回事。1958年初,程砚秋接到请他带京剧团访问欧洲几国的任务,立即着手筹备这项工作,紧张地为演员们说戏排戏。连续的工作加上身心劳累,使他终因心脏病突发而住进医院。果素瑛赶到医院,但程砚秋已经带着诸多遗憾,静静地走了。果素瑛万分悲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果素瑛不光缅怀丈夫,同时也惦记着程派艺术。虽然四个儿女没有一个是搞戏曲工作的,但她仍希望程派艺术能够流传下去。为使程派艺术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为给从事程派表演和研究的人们留下宝贵的资料,果素瑛在程砚秋逝世后,数十年来一直整理并研究丈夫生前留下的资料,为整理编辑程砚秋文集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撰写了《追忆砚秋生平》一文。她曾对三儿子程永江说,你大哥是搞外文的,你二哥是搞机电的,整理你父亲的东西就靠你了。永江不负母亲的重托,为完成母亲未了的心愿,他在母亲数年积累的基础上,从事研究程砚秋的工作30余年。已经或将要出版的作品有:《程砚秋戏剧文集》、《程砚秋日记集》、《程砚秋剧本集》、《程砚秋藏曲集》以及画册等等。
       为了发扬抢救和保护程派表演艺术,永江曾经想把程砚秋弟子的表演录像保存。他把这个想法与程砚秋的大弟子赵荣琛商量,躺在医院的赵荣琛先生十分赞同,但他自己却已力不从心,不久便辞世。后永江又把这一想法对程砚秋的另一弟子王吟秋先生说起,他对王吟秋说,你可以不化妆,我把您表演时的身段录下来就可以。可当两人愉快合作半个月后,王吟秋先生突然被歹徒杀害,这使永江非常难过。程永江打算进一步与程派传人合作,抢救程派表演艺术。
       艺德高尚 总理赏识
       由于程砚秋幼年的遭遇和学戏时的痛苦,使他对黑暗的旧中国无比痛恨,对邪恶势力敢于抗争。日寇侵略中国的时候,他拒绝参加为东条英机捐飞机等一切演出。日伪政权因此三天两头找他的麻烦,要他参加演出,但都被他一口回绝。特务们并不善罢甘休。一次,程砚秋从上海演出回到北京,刚一下火车就被特务流氓追打。程砚秋使出幼年练就的过硬本领,毫无畏惧地与六七个特务格斗,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为摆脱日伪纠缠,他索性隐居到京郊青龙桥,宁可扛锄当农民,也决不为日寇演出,这就是程砚秋崇高的民族气节。
       笔者为撰写《中国戏曲研究院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大事记》一文时,曾翻阅过50年前中国戏曲研究院的业务档案,见到了1957年9月8日程砚秋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影印件。他在自己的社会经历一栏上写道:“因年幼家贫,不能读书,十二岁时去学戏,至十六岁时出师即演戏,至廿九岁。曾出国观摩戏剧(至苏联、德、法、意、瑞士),一年后归国复演出。至七七事变,逐渐减少演出。后即至北京西郊万寿山后青龙桥种地,直至‘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复演出。”字虽不多,但忠实地记录了程砚秋抗战时的生活情况。
       共产党刚进北京城,程砚秋便演戏三天,以表自己欢庆解放之情。这段日子,也是他有生以来最愉快的日子。建国前,程砚秋把自己演戏的收入积蓄购置了房产,建国后,他除了留下自己居住的房子外,把其他5处房产全部交给国家。他还把解放前持有的所有工矿投资股票交给有关企业管理机构转为公股。
       建国后,党和国家非常尊重艺术家。北京刚解放不久,周恩来总理亲临程宅看望程砚秋。遗憾的是,程砚秋出去理发没在家,总理留了张便条给他。当晚,程砚秋到怀仁堂参加演出,周总理和邓颖超特地来到后台看望他,和他握手,这使他非常感动。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程砚秋任副院长。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他参加了首届政协会议,又被选为人大代表;他为抗美援朝参加义演,又赴朝鲜参加慰问志愿军演出;他到外地搞调研,搞教学,为观众演出,全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可当戏曲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将他的工资送到家里时,他却说我没做什么工作,把工资又退了回去。
       周总理非常了解程砚秋的为人。1956年冬,程砚秋随人大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回国时恰巧与周总理同乘一列火车。闲谈之中,总理赞扬程砚秋在抗战时的民族气节,并鼓励他积极进步,表示愿意做他的入党介绍人。1957年9月8日,程砚秋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周总理在程砚秋的入党志愿书上是这样填写他的意见的:
       程砚秋同志在旧社会经过个人的奋斗,在艺术上取得相当高的成就,在政治上能够坚持民族气节,这都是难能可贵的。解放后,他接受党的领导,努力为人民服务,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这就具备了入党的基本条件。他的入党申请,如得到党组织批准,今后对他的要求就应该更加严格。我曾经对他说,在他被批准为预备党员期间,他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力图与劳动群众相结合,好继续克服个人主义思想作风,并且热心传授推广自己艺术上的成就,以便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发扬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精神。
                                         周恩来一九五七年十月十一日
       贺龙元帅也很了解程砚秋。1951年冬,程砚秋去哈尔滨演出,当他得知贺龙要带慰问团赴朝时,立刻给贺老总和文化部拍电报,请求随慰问团去朝鲜。全国解放初期,程砚秋去大西南考察演出。贺龙考虑到那里刚解放不久,一些地方不太安全,就派了一个排的战士保护程砚秋的安全。他到大西北演出时,贺龙亲自到他的驻地看望,还把打败日本将官缴获的指挥刀赠送给他。在昆明的时候,程砚秋到照相馆化装成贺龙的样子照了张相,贺老总觉得这张相片化装得非常像自己,很是称赞了一番。程砚秋非常崇拜贺龙,崇拜军人,他说自己要是不去唱戏,一定会成为军人的。贺龙是程砚秋的第二入党介绍人,他在程砚秋的入党志愿书上写下了如下意见:
       程砚秋同志,经历了几十年旧社会的生活磨练,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正义感。解放后,在党的影响和教育下,拥护党的主张,接受党的领导,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在党和国家各次重大运动中,能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艺术界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最近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申请,决心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这就证明了砚秋同志,已具备了入党的条件。但是在旧社会里生活很久的人,思想作风必不可免的会受到不少影响,加入党之后,必须不断地改造自己,而党对砚秋同志在政治上、思想上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因此要接受党的教育,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勇于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努力提高自己,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学习。树立坚强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群众观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贺龙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在中国戏曲研究院召开的支部大会上,出席大会的25名党员,一致通过吸收程砚秋为中共预备党员。程砚秋先生于1958年3月9日逝世,中共文化部党委批准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周总理不但关心程砚秋的政治前途,也关心他的艺术前途。周总理是一个程派爱好者,他希望程派艺术能够永久流传下去。一次,周总理在招待完外宾时,把一些演员留了下来,他对程砚秋说,我给你介绍一个徒弟吧,他指着江新蓉说,这是从解放区来的江新蓉同志。程砚秋当场欣然同意,江新蓉就要给程砚秋磕头,总理说磕头就免了吧。于是江新蓉给老师鞠了三个躬。事后程砚秋认认真真地把自己许多看家本事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江新蓉,江新蓉也刻苦认真地向老师学戏。程砚秋逝世时,她万分悲痛,为老师守灵一周。江新蓉虽然没来得及将老师全部艺术精华学到手,但她却从老师那里学会了怎样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
       1954年秋,周总理和邓颖超请吴祖光夫妇、老舍夫妇、曹禺夫妇到家里作客,当周总理得知吴祖光先生正在筹备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影片时,他为程砚秋又胖又高的身材不能拍电影而叹息。吴祖光告诉总理:电影可以解决舞台上克服不了的问题,即把舞台布景放大,就可以显示出人物的瘦小,电影是最能“弄虚作假”的。
       吴祖光在导演完梅兰芳舞台艺术影片的次日,便接到新影厂兼北影厂厂长钱筱璋打来的电话,说总理请他导演程砚秋舞台艺术的影片。总理对该片拍摄工作设想得非常细致周到,包括舞台的布景道具,配角演员的高矮选择等,都作了具体指示。总理期望通过影片,把程砚秋的唱、念、做各方面的长处都表现出来。程砚秋一度为自己晚年体型发胖而苦恼,周总理耐心予以解劝。在总理的关怀下,由吴祖光导演的程砚秋代表作《荒山泪》,仅用了2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剧本改写到排练的过程。此剧是反对暴政的,程砚秋在影片中充分表现出他对旧社会的仇恨。他结合剧情,融汇了舞蹈、武术等艺术手段,展示了200多种水袖表演。1957年春,全国电影工作者会议结束后的一个联欢晚会上,周总理十分高兴地对吴祖光说:“我看了《荒山泪》,改编得不错,比以前饱满得多,程砚秋的表演得到了全面的发挥。由于你们也发挥了电影镜头的作用,使观众看到了在剧场里看不到的角度。这部片子应当好好宣传一下,你应当写一些文章……好好介绍给观众。”
       程砚秋去世后,周总理非常关心程派艺术如何继承的问题。程砚秋逝世一周年之际,程派弟子传人举行了纪念演出,周总理每晚必到剧场观看。有关单位根据总理的建议,出版了《程砚秋文集》、《程砚秋舞台艺术》和《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并举办了纪念程砚秋艺术展览。在总理的关怀下,1960年1月,有关部门把程门弟子抽调到一起,组建了程派剧团。这年的3月9日,在程砚秋先生逝世两周年的纪念演出中,周恩来和邓颖超观看了由赵荣琛、王吟秋主演的《玉堂春》和《火焰驹》。1961年的3月9日,周总理又与程派剧团一起观看了赵荣琛演出的程派早期喜剧《风流棒》,以纪念程先生逝世三周年。
       程砚秋先生离开我们已经40余年了,他所创立的程派艺术正由他的弟子传人承接下去。程腔的魅力,使今天的观众也为之倾倒。今年,是程砚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撰此文以志怀念之情。(转帖)

TOP

长知识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