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再谈指套

这位老哥讲得好哇!不要追时髦,讲实用要功夫。练“功”要“味”

TOP

也谈手箍

   无论用什么材料做骨(银、铜、合金片、不锈钢片等)最好自己做,厚度应小于0.5毫米,留活口。皮子当然是驴皮好,好就好在他耐磨,关于响皮之说来源于早期冀东地区的弹棉花的弓弦是用驴脊皮拧成的,特别结实耐磨,用楚榆木或黄杨木锤敲打弓弦打出来的声音特别悦耳(噔噔达),因而人们称这一段的皮子为响皮。并不是用驴皮做箍拉弦就响,这是一个误区。我的手箍就都是驴皮的,可不一定是那个地方的,我是跟刻影人的朋友要的下脚料,是生皮,半透明的,都通过加工熟皮以后做成的。无论是什么皮,只要内纤维好,耐磨,都是可用的。一点浅见供大家参考。

TOP

“今天”“一大张”很厚的驴皮,“全用驴皮”,“1.5公分”,
      这一大张无论是生皮还是熟皮,未经过处理是不能用的,皮子越厚越得要处理,况且是做的无骨裸皮箍,这么宽的箍戴在手的哪个节上呀?能灵活吗?说的不一定对,请朋友指正。


[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0-2-9 19:31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