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谷文月:让我们老评剧人看到了评剧振兴的希望

谷文月:让我们老评剧人看到了评剧振兴的希望

作者:蒋培玲
“这是一剂强心剂,让我们老评剧人看到了评剧振兴的希望。”听到文化部出台《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的消息,作为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金唱片奖的得主、评剧大师新凤霞传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评剧是我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剧种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曾经出现过万人空巷的繁荣,红遍大江南北。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各种艺术门类的冲击,评剧演出市场逐渐萎缩,人才流失严重,艺术传承面临困境。评剧如何重现光彩?谷文月认为,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是关键。

  源于农村的平民艺术

  “评剧最早起源于田间地头。”谷文月介绍,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评剧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杨三姐告状》等剧目,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长。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大批受群众欢迎的评剧现代戏,如小白玉霜和韩少云主演的《小女婿》、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以及《金沙江畔》、《夺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谷文月说,表现当代人民生活一直是评剧的传统,加之它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形式活泼、自由,因此在城市和农村都拥有大量观众。

  “那时候,我背着铺盖卷、走遍了北京18个郊区县,尽管条件差,没有舞台,演的基本都是小戏,但是老百姓特喜欢,人山人海。就是前段时间下乡演出,有个老观众看见我还说,‘哎呀,古老师您又来了,死也不冤了’。”谷文月说。

  新时期市场萎缩人才凋零

  尽管改革开放后又相继出现了《山里人家》、《黑头与四大名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优秀现代剧目,但评剧开始走下坡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谷文月认为,一方面是电视电影等各种新兴艺术门类和消费娱乐形式的冲击,它们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另一个原因是文革十年造成的评剧人才和观众断档。文革十年间戏校不招生,大量评剧团被解散,造成了评剧人才的断档。谷文月介绍,文革刚结束时,中国评剧院还有一大批评剧人才。仅剧作家就有13人,如胡沙、郭启宏等;音乐上则有刘庆棠、贺飞等人挑大梁;演员方面有赵丽蓉等老一辈艺术家,还有像她和刘萍这样的青年演员接档。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人写,有人排,有人演。但是现在中国评剧院没有写评剧的专业作家,要靠北京京剧院的王新纪来写。与此同时,只能演样板戏造成评剧年轻观众的缺失,为后面的衰落埋下隐患。“现在国家有星火工程和周末大戏进农村等扶持项目,农村硬件上去了,也有舞台演大戏了,但是年轻观众却很少,基本都是过去的老戏迷。”谷文月说。

  吸引更多青年人参与

  “随着老艺术家的故去,很多地方剧已经消失了,评剧也正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面对当前的传承困境,谷文月指出,“人是关键,尤其是青年人,让更多青年人参与进来,评剧才有未来。”

  在人才培养方面,谷文月说,戏剧是一个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音乐、舞台、编剧、演员、导演,人才队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写戏剧剧本,要懂古文,又要诗歌,还要会辙韵。现在中文系出来的,不怎么喜欢,生活积淀也薄,无法写出好剧本也情有可原。”为此,谷文月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征集好的剧本,搭建作家和各院团之间的交流平台,“有了好剧本,可以排演好剧,能吸引更多观众,市场做大了,才会吸引更多创作人才,形成良性发展。”

  如今,已经退休的谷文月在家免费给许多小学生教评剧。谷文月说:“不期望他们将来能够成为专业演员,只希望通过他们带动周边的小朋友了解评剧。”推广评剧方面,她建议,中小学校等可以开设课外兴趣班,从娃娃开始培养兴趣;文化馆等单位可以开展业余培训班,“毕竟,首先参与进来了,才有可能爱上。”

TOP

谷文月老师讲的都是实情,要想振兴评剧艺术谈何容易!世界文化的冲击,政府相关部门的冷漠,方方面面经济利益的驱动,这都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很无奈。尽我们的一份心,能为评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点什么就做点儿什么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