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个人提出一个大胆的的观点,不知道合适不。

    我赞成yjg888888沧州戏迷两位的观点。戏曲脱离不开时代,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历史。我觉得《向阳商店》、《夺印》都是评剧现代戏的上乘之作。它是在舞台上重现这段历史。况且在今天大的历史背景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我们从优美唱腔中获得的艺术享受,远比您观看现在的一些抗日神剧要好得多。

TOP

    看几位在讨论,也忍不住说几句。大家都一把年纪了,我们在这里只是发表各自的看法。而且我们的看法对评剧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大家只是互相交流。有的朋友说话语气稍微有点重,可能是他们性格直爽使然,也不必介意。大家是为了评剧走到一起的,来这里是为了寻找知音,寻找快乐,千万不要闹什么意见。
     关于评剧的改革,本人由于对评剧知之甚少,只发表一点拙见。头两天看电视台的养生节目,脑子里突然蹦出八个字,“延年益寿,强筋健骨”。我想评剧也是这样。要把这个全国第二大剧种延续下去,抢救及发掘濒临失传的剧目,确定各流派的传承人。做到人才和剧目有序传承,使之延年益寿。要壮大评剧的队伍,要多培养新人,并且能做到对优秀人才留得住,让他们能扎下根、唱得响。这是强筋健骨。对于创新及改革,确实有一批优秀剧目,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多少次的磨合、修改才成功的。俗话说“十年磨一戏”。我理解的创新改革,是评剧的主要特点不能变,要好看、好听、故事性强、音乐及唱腔符合评剧的基本规律。记得在哪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就是当年老一辈评剧艺术家排演《秦香莲》,见皇姑唱段中有几个排比句“他好比......我好比......”其中“我好比雪里的梅花”是经过几位老艺术家的反复揣摩,吸收了京韵大鼓的唱腔以后变得更加悦耳动听的。可见老艺术家对艺术所持态度的严谨。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动都如此认真。所以评剧的改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合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需要长时间花大力气。如果只追求华丽布景,豪华阵容那只是面子。把一出戏磨成经典才是里子。啰嗦了许多,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了。不知道对不对,欢迎大家批评,也欢迎朋友们拍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