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评剧艺术发展困境及策略

评剧艺术发展困境及策略

评剧艺术发展困境及策略
    作者   王迈

评剧诞生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曾在北方流传深远,因其作品贴近生活、针砭时弊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并迅速成长为一个大剧种。在评剧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优秀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作品不断地涌现,如小白玉霜表演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的《小二黑结婚》、《刘巧儿》等等都受到了观众们的普遍欢迎。那时的评剧艺术真可谓是红极一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新兴艺术的冲击,特别是电视传媒的广泛普及,评剧艺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一系列负面问题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踵而来……如果再不加以改变,用不了几十年,评剧艺术就会消亡,那时人们就只能在唱片机里回忆这一艺术形式了。这不仅是艺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评剧工作者的莫大遗憾。在此,笔者想与大家讨论一下关于评剧面临的现实问题,并谈一些个人想法。
一、评剧受众群的萎缩现象
任何艺术形式,都要有一定基础的受众群,否则便像失去了土壤的植物一样,无法成长甚至是无法生存。评剧在最红火的那些年就是因为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才能迅速地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然后凭借这些优秀资源再反过来刺激观众群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反之便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如今的评剧就是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因此,只有解决受众群的问题才能使评剧表演脱离这个泥潭。当今社会是一个现代艺术流行的时代,人们更加喜欢节奏明快、简单刺激的艺术形式,而评剧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很难走进人们的视野。大部分人对评剧知之甚少,也就更谈不上欣赏和迷恋评剧了。这直接导致了评剧普及程度偏低,评剧艺术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它艺术。对此,我觉得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一是要让评剧艺术走进中小学课堂。评剧界应加强与教育部门联系,力争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设评剧艺术课,通过对评剧的欣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学生模仿评剧各色行当,来充分体验评剧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评剧这一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二是评剧院团要与高校联合举办评剧班。通过在高校开展高层次的评剧艺术教育为未来评剧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观众,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评剧艺术,并通过亲身参与评剧剧目的编排、演出,来加深对评剧丰富内涵的体认和评剧艺术特征的把握,从而培养起对评剧的感情和兴趣。三是加大评剧“文化下乡”的力度。评剧是诞生于北方农村的剧种,农村才是最适合评剧生存的土壤。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传统观念以及现实原因的桎梏,文化生活却依旧贫乏,农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十分强烈。因此,加大评剧的下乡力度,既可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保有评剧发展的一块“根据地”。四是要让评剧走进城市社区。评剧院团可通过先解说后演出的方式来使居民了解所演剧目的特色,演出过程或演出后亦可请有兴趣的居民与演员一起表演,让评剧零距离贴近普通市民,从而使社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能够在社区和谐的环境中欣赏、体会到评剧的魅力和神韵。
二、让评剧回归大剧场,同时谋求多元化发展
在寻求生存土壤,解决受众群萎缩问题的同时,评剧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也是不能停止的。提高评剧自身的品位、提升评剧院团的专业水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近些年来,正规剧场所上演的评剧次数越来越少。就拿秦皇岛来说,市文化局下属的小海燕评剧团更多时间是活跃在文艺下乡的表演舞台上,在正规剧场的演出次数屈指可数。剧团由于下乡时的客观条件所限,不能完全发挥其自身的演出功能;演员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大场面的锻炼,表演功力也会逐渐下滑。作为一门舞台艺术,评剧要想发展还是要回归舞台的。应该努力增加评剧的剧场演出次数、多上演大型评剧剧目,邀请评剧名角参演甚至可以几个城市之间集中优势资源进行评剧巡演,这样做既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利于剧团的发展。随着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提速,原本依靠财政开支的剧团被推向了市场,这对于并不景气的评剧艺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开拓评剧演出市场,评剧院团就应该随行就市,遵循评剧艺术的生产规律,艺术上要有特点,思想上要有亮点,更要在市场上寻找卖点,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市场格局。除了上面所说的让评剧回归大剧场之外,利用现代便捷多样的传媒逐步拓展市场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在电视媒体上,要利用电视受众面广、形象直观等优势来办好一些电视台开办的戏曲栏目,还要建立全国性的评剧专业频道;在网络媒体上,要利用网络存储量大、交流互动性强等优势建好已开办和将要开办的评剧网站,建构起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评剧,来全方位、多层面地展示评剧的历史风貌和现实状态。
三、构建评剧艺术现代理论体系
在影视产品等现代文化产品的强烈冲击下,世界各地的传统艺术都面临生存和发展的考验,评剧亦是如此。如何让现代人乐意去欣赏评剧?如何让评剧成为一门常盛不衰的艺术?如何让评剧在中国戏剧中保持原有的强势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评剧界从理论层面做出探究,需要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持,方能从容地面对和解决当前评剧发展遇到的各类问题。构建理论体系,我认为首先要探讨传统评剧的现代转换问题。评剧诞生于一百多年前,一百多年来,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审美趋向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评剧如果不对自己进行更新改良的话,那么肯定会被时间所淘汰。因此,传统评剧要向现代评剧转换,要保留评剧原有的魅力元素,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元素,并吸收符合时代特征的新鲜元素并将其揉合在一起,演变出一种新的、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现代评剧。其次是要探讨评剧对中国北方戏曲艺术发展的推动问题。评剧是流行北方、影响很大、很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它的发展变化对北方各地剧种的影响很大。因此,要重视研究评剧如何在本体艺术的现代建构上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以此带动北方其它剧种的变革和创新。总之,评剧现代理论体系的建构要做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现实性与长远性的结合与统一,并形成开放性、兼容性的理论构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