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浅谈评剧板胡的伴奏方法—耿月俊 李志华

浅谈评剧板胡的伴奏方法—耿月俊 李志华

在网上看到关于板胡伴奏的一篇文章,觉得很好就抄了下来。(如有冒犯请多原谅)我对评剧是门外汉,意在帮助没有经过师传的朋友们多学些知识。           
浅谈评剧板胡的伴奏方法
                                                                耿月俊  李志华
    板胡是评剧乐队的主奏乐器,在乐队起领奏作用。此外也用于给演员吊嗓、教唱。过去一些名演员,基本上都是以唱成名的,而唱腔是与琴师伴奏分不开的。
评剧的唱腔,曲调优美,唱腔讲究“字正腔圆”。唱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早在二三十年代,在北方的地方剧种中,评剧是占优势的。因此涌现出一批老艺术家,代表黑龙江评剧艺术特点的有倪俊生、张凤楼等。由于演员的演唱风格不同,评剧唱腔的流派逐渐形成。琴师的伴奏也随着各流派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形成了各流派的伴奏风格,称之“傍角”。但当时多以旦角为主演,使用正弦(c或a)男声唱腔的音域受到限制。50年代,评剧音乐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发展,唱腔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男声唱腔使用大板胡,(比正弦低4度)男声唱腔的音域偏高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中国评剧院的马泰、魏荣元等主演的《向阳商店》、《夺印》、《南海长城》、《秦香莲》等优秀剧目中的精彩唱段,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流传至今。乐队的规模也比过去强大了很多,声部齐全有过去传统的大齐奏发展到现代的配器演奏。板胡的演奏也讲究了许多,男声的伴奏粗犷豪放,女腔的伴奏抒情明亮,细腻委婉。使评剧板胡的伴奏更加音乐化,人物化,情感化。板胡的演奏也有了很高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使评剧的唱腔伴奏更加完美。
笔者在黑龙江省评剧院从事板胡伴奏,1984年曾拜中国评剧院(新凤霞的琴师)徐文华老先生为师,学习板胡技艺。在与演员、乐队多年的合作中,总结出板胡伴奏的“托、保、随、带、入”等兀自口诀和指法技巧方面的“滑、打、揉、抹、颤”等伴奏手法。本文着重研究板胡在评剧乐队所起的作用及伴奏方法,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托:是指托腔,伴奏者的节奏严密地与演唱者的演唱节奏保持一致。让演唱者自如的行腔,毫无束缚之感。演唱者就像游泳一样,伴奏者等于用手扶者他,使演唱者就像天鹅浮水一样,自由流畅的游湖。
要想托好腔,伴奏者必须做到:特别是主奏乐器板胡,包括司鼓,梆子伴奏员和乐器编配者必须对唱腔的唱词内容、板式结构的特点要清楚要了解词词唱腔结构的处所在。特别是对多板式唱腔的板式特点、板式变化、节奏快慢、转板关系等必须清楚,并要吃透。特别是板胡伴奏员一定要记戏,只有这样才能托好腔,乐队与演员的合作才能达到珠联璧合、丝丝入扣之境地。
保:是指保调而言,实际上托腔保调是分不开的,托不好腔就谈不上保调。要想保好演员的调门,首先伴奏员的音要准,板胡伴奏员必须懂得演唱方面的四声、十三辙、归韵等方法,要合理的运用“上下滑音”和“装饰音”,要做到“四声准确,字领腔走”,不然就不能起到保调作用。
板胡是乐队的门面,音色音量都比较突出。其演奏的风格和手法直接影响到乐队的演奏效果。所以板胡伴奏员必须做到:确保音准、音质纯净、音色醇美、棱角鲜明、长弓饱满、短弓俏丽、低音浑厚、高音铿锵、抑扬顿挫、收放敏捷、刚柔相济、。这样演奏出来才能得心应手,潇洒自如。确保演唱者的调门准确、字正腔圆、起到烘托唱腔气氛的作用。
随:是指随着演员的情绪伴奏,不能老牛拉车一股劲,演奏要有激情。
伴奏时要“眼在戏里”、“手在心上”,所谓“眼在戏里”看着演员的演唱伴奏,深入人物思想感情。“手在心上”就是说由内心所产生的体会和感受,反应在手上。根据戏中的情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演奏技巧,如板胡的连弓、分弓、长弓、短弓、寸弓、强弓、弱弓、顿弓、抖弓等。指法方面的滑音、打音、抒弦、抹音、颤音、压弦等技巧,充分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能协助演唱者在演唱技巧方面充分发挥,使演唱者的演唱达到最佳状态。演奏技巧的运用必须配合演员的演唱,用之合理。万不可喧宾夺主、哗众取宠地突出个人演奏,乱用技巧。
带:是指“带领过渡”首先是带领乐队,板胡伴奏员要主动的根据过门和唱腔的节奏变化,如过门和唱腔的强、弱、快、慢、收、放、变换板式、转调、变调等,要主动的起领奏作用,并带着演员行腔,带着演员走而不是主观的,要掌握演唱者的演唱风格和特点,你带的那个地方正是所需要的节奏,你这一弓子,要起的“一锤定音”之功效。这一点,要求琴师要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对人物唱腔内涵理解深度,以及琴师与演员合作的默契关系。
入:是指各种板式的开头、入头、收头这几方面。要准确的控制尺寸和板头,包括混的、清的,乐队最好懂锣鼓经,这样才能尺寸准确,板头自如。
评剧唱腔传统伴奏特点是:演员唱上句,乐队跟下句,特别是跺板、快流水板、干板擂和节奏大起大落的唱腔,伴奏者必须知道唱腔的节奏和句头,才能入准确,靠查小节数是不可靠的。即使入对,感觉往往是不对的。
以上“托、保、随、带、入”等伴奏方法的运用,他们之间决不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结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有时即使在一句唱腔伴奏中,就可能同时运用几种伴奏方法,起到多种作用与功能。
总之,只要信守突出唱腔旋律,万不可喧宾夺主,方能收到红花绿叶、相得益彰之功效。

                          责任编辑  王庆斌


[ 本帖最后由 常子金 于 2016-1-31 21:22 编辑 ]

TOP

真是一篇好文章。
常老兄在岁末年初之际给我们传送了这样的文章,对于我们这些评剧板胡爱好者来说,比什么都好,谢谢常老兄,祝老兄元旦快乐。同时也祝福评剧曲谱网的工作人员、全体戏迷网友,节日快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