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再谈“板胡板子”

回疯子

   疯子  你看我像保守的人吗?你说的‘奥妙’我真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破解得了,我的感觉就得‘碰大运’,不过‘大运’也不是轻易就碰得上的,也是多次的失败。说实话,在失败中也总结了一点教训,那就是:瓢口在8·5-9公分其间的(G调),还是板软一点,口松的较好。关于这个‘度’的问题,我认为就是那个‘奥妙’。正如你说:--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
    我也希望得到大家的经验,更希望你也别保守,把你的经验解绍给大家,好吗?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3-1 10:10 编辑 ]

TOP

回老骥

   老弟   关于“松”与“软”,我个人见解是两个概念,但往往又体现在一个共同体上。“松”是指板的纤维组织密度而言,纤维粗的密度松散,称之为“口松”,纤维细的密度紧密,称之为“口紧”。“软”是指板的软硬度。由于产地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树的生长势(年龄)以及板的部位不同,板的‘软’‘硬’,口的‘松’‘紧’都有所不同。板的表象虽是口很“松”但不一定就‘软’,表象虽是口很‘紧’也不一定就‘硬’。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口“紧”的相对的要比口“松”的‘硬’。口“紧”的通过人为的再加工也可以改变它 纤维结构,使其相对的变‘软’一些。口“松”的相对的要比口“紧”软,加工量也小一些。
    所以“松”与“软”,“紧”与“松”都是相对而言。这些问题在某一块板的体现上既有表相的矛盾,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因素。
   个人看法,大加切磋!

TOP

回疯子

   疯子  我发完,才看到你的帖子,早知道的话,我就不用花费了两个来小时打这个帖子了。你说的我很赞同,语言很间练,也很清楚。
   看到你的帖子后,感到我的帖子太累赘了,还是得好好向老弟学习呀。

TOP

回疯子

   老弟   学习应该是互相的,咱们不是在切磋吗?你不该多奉献点吗?干嘛老想索取?

TOP

回疯子

   
    你说的我很赞同,

再补充一点,我认为,在选择年轮线时,首先要设定好小马的位子,要选择在两条年轮线的中心线上,并且小马两边的年轮线最好要匀,不能让小马骑在一条年轮上。比如,仨眼(G调)的瓢以 9 公分为例,就要在板上先找出以4·5公分为中心线,这个中心线要在两条年轮线的中心线上。供大家参考!

TOP

回疯子

   老弟   说的太好了,肯请你把:技术+技巧+经验+材质分帖的详细介绍一下好吗?我想大家都会和我一样盼着向你学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