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新凤霞不忘马三立救场

新凤霞不忘马三立救场

新凤霞不忘马三立救场      作  者  郑立水
                                
       1982年春季,我到新凤霞寓所组织稿件。
       门铃响过,走路艰难的新凤霞迎接了我。交谈没有两句话,她便直爽地说:“咱是天津人,咱们都说天津话!”一股天津人特有的敞快打消了我谒见这位大艺术家的拘谨。因吴祖光先生参加会议不在府上,便同凤霞先生谈起约稿内容和大体想法。谈妥稿件,她便兴致勃勃地谈起天津的风土人情、天津的发展变化及天津对她艺术成长的影响。她说,是天津这块热土蕴蓄了她聪慧热情、率真上进而又倔犟的性格。在她创作扮演过的舞台人物的身上都糅进了她的性格。
       交谈中,凤霞先生有意识绕过了政治灾难带给她许多磨难的话题。随即问起我:“马三立三叔现在怎么样?”因我同马三立大师并不熟识,所以无言以对。但我当时对她的问话却很有感慨。因背后称呼某社会公众人物,即使对长辈也很少再加上辈分尊称的。可见凤霞先生是何等地尊重马老先生。她又向我娓娓道出上世纪40年代初,在天津中华戏院的评戏、曲艺联合演出中,两次因彩旦演员临时变故而求马三叔救场的事情。她说,三叔没有片刻犹豫,边扮戏边抖包袱——这可不是我的本工啊!幽默中透着谦虚,其实他的演出别具一格,收到很好的舞台效果。
       凤霞先生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向孩子诉说着一件值得回忆的家庭往事。告别时,她再三嘱我:“见到马三叔一定替我问好!”
      这段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梨园佳话一直温暖着新凤霞先生的心灵世界。她不仅向我一人讲述过这件事,而且还写在著述中。她对马三立大师高远境界的彰显亦是对大师清澈纯净的礼赞。
       上世纪60年代末,一次文艺界人士聚会,我也忝列末座。幸会马三立大师,我向老人述说了同新凤霞先生晤谈的内容,带到了迟到的敬意和问候。听罢我的叙述,大师只淡淡一笑说,文艺界这种事太多了,这不算什么。他关心更多的还是凤霞的身体和生活。亲炙大师的平实质朴,使我看到了大师闪动着真善美的智慧灵光。
                                         文章来源:天津老年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