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请教板胡的指法

  看大剧团演出时琴师身边放有好几把板胡。由此推想换调时一定是更换板胡而不是改变指法。再说改变指法还能奏出那种浓郁的评剧特色来吗?像黑土网友所说的<乾坤带>中的“凡字调大慢板”,绝不像是用6-3弦演奏出来的!这里说的只是指的主弦_板胡。其它乐器如二胡等也可能使用变换指法的演奏方法。板胡在演奏幕间曲时或一些曲牌时也可能使用变换指法的技巧演奏。一点浅见,望行家斧正!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5-30 10:58 编辑 ]

TOP

回百合老!

    人家那是“真人不露相”,一鸣惊人!

TOP

与百合老和“疯子”网友探讨!

     看你们讨论这段唱的调门,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我觉得百合老的说法值得商榷——这个段子刘彦贵的唱还是应该用反调的拉法,巧儿的唱法用正调。在刘彦贵唱完之后转为正调过门。标记1=A的的地方应该往前移一小节。正象“疯子”网友说的,按谱中的奏法与实际不符。至于调门是E调或降F调,可能是录音重放与实际演奏存在差别有关。不知说的对不对,请你们指正!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6-5 22:09 编辑 ]

TOP

回百合老!

    让我也再听听,这个问题即使输给您也高兴!不过,如您所说,后半段是正调,用的是5-2弦,那假设前半段是反调,用1-5弦伴奏,前5=后2,同为外弦空弦,转调很方便,根本不用换板胡,有必要复杂化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WYS 于 2010-6-7 16:29 发表
听疯子戏友一说今天听了听,还真是有这么多勾当。
我认为,这段唱是F调转bB的,全部用52弦。此唱段具有双重调性。
在刘巧接唱前的小过门  04 34 56 5 01 76 56 5 04  34 56 11 21 24 16 5 56 5 这是用F调52弦。但是 ...
    您表达的很清楚,看得明白!但我的拙见,录音回放与实际演奏有出入,此段的音调还应以杜老师标注为准。试想,小板胡定A调已经够高的了,再往高定B调弦受得了吗?再说,一般人的嗓门也唱不了那么高哇!您听谁说能唱“一”个眼的调呢?笑谈,请您斧正!

TOP

回百合老和评剧爱好者朋友!

    看了您们的帖子,对这个问题作了权威性的解答,很是佩服!只是还有一事不明,您们的经验丰富,此段唱按杜老师标注的调号该怎么演奏呢?谢谢您们!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6-8 08:22 编辑 ]

TOP

    “疯子”网友何不直接把话说透?对于这段唱的调高,我想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录音回放与实际演奏有出入。这段由新凤霞老师和赵连喜老师共同演唱的段子,起码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录音,那个时代都是模拟信号录音,在转换成今天的数字信号和mp3格式过程中,很可能使声音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而杜老师用来扒谱的音频是原始的音频。所以会发生标记为E-A调,音频播放为F-降B调的现象。不知说的对不对,仅供参考。

TOP

引用:
原帖由 玉芙蓉 于 2010-6-8 17:18 发表
大家敞开心扉热烈地讨论,这种对艺术的执著和认真的态度实在让人敬佩。为此,我们请教过当年为刘秀荣伴奏的专业琴师,回答是:这段唱腔就是越调转正调,既可以E转A,也可以D转G,根据演员的嗓音条件酌定。当年刘秀荣 ...
    玉芙蓉版主:您的解答是权威性的!但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是您所说的越调指的是女腔越调,定弦定1-5弦,但前半段恰恰又是赵连喜老师唱的,属于男腔。而男腔越调应定5-2弦。这就印证了百合老先生和WYS网友的说法,中间转调得更换板胡。到底应该属于男腔越调呢还是女腔越调呢?请您指教,谢谢!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6-8 19:59 编辑 ]

TOP

      看了玉芙蓉版主的帖子非常高兴,不仅非常清楚地解答了我不明白的问题,而且又介绍了新的知识。另外,以前也曾听说过中国评剧院大板胡和小板胡是由两个琴师分别演奏,这次您连在哪个段子里演奏都详细地介绍了,太感谢您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