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三分指、七分弓

三分指、七分弓

在平时练习拉板胡的时候好多人非常重视左手指法的练习,注重手指的练习,我也是这样,每当听到一个好听的乐段乐句,就想模仿练习,首先琢磨的就是左手手指手腕的动作。本人虽不是一个成熟的玩家,但听别人讲板胡的演奏左手功夫占三分,右手功夫占七分,仔细琢磨很有道理,右手的功力跟不上好的声音是出不来的。听别人讲这个功力发自内心泄于琴弦,中间的肩、肘、腕的互动所产生的柔韧、刚劲的力度与左手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一瞬间,其中右手对弦子发出的声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还非常不成熟,只是鹦鹉学舌罢了,也不知对不对。
    可以练习一下“一见哥哥上锁条”的前奏,开始的6是抖弓,6-50 5是顿弓......

TOP

大家快来看啊!疯子朋友给大家又出了一道题!

TOP

回疯子

  疯子  你的这一帖可真说的是地地道道的正事!句句都在点子上!说出了初学弦时常走的弯路。确实很多人,尤其是自学者往往都忽视了右手功的练习。我在没拜师之前也是和你一样的练法,后来还是在老师多次严厉的批评后才注意了练右手,可是每次师父验功时都是右手不及格!结果又是‘挨鲁’一通。再后来开始拉戏了,通过实践感觉到在关键时右手使不上劲,才真正的体会到右手功的重要了。在此也奉劝朋友们一句,一定不能忽视右手功的练习!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6-14 18:47 编辑 ]

TOP

回“评剧爱好者”朋友
      您的弦拉的那么好,您怎么不介绍一下您的经验或体会呢?您说我是出的题,那么这道题是跑偏了呢还是离谱了呢?我是真心的想听听像您这样的行家进行评论或介绍经验。

TOP

引用:
原帖由 疯子 于 2010-6-15 22:16 发表
回“评剧爱好者”朋友
      您的弦拉的那么好,您怎么不介绍一下您的经验或体会呢?您说我是出的题,那么这道题是跑偏了呢还是离谱了呢?我是真心的想听听像您这样的行家进行评论或介绍经验。
回疯子朋友,您说的那个抖弓是正确的,另外除了这个抖弓还可以在2上加一个小抖,也是借鉴京剧比较常用的方法,这样除处理就显得不呆板了。个人浅见请您指正!

TOP

回评剧爱好者朋友
      评剧爱好者朋友您是高手,听了您拉的段子很是佩服,您可称谓得上“老师”之尊,但当老师的批改作业也不能光给对号不打错号呀!

TOP

回疯子朋友,首先您这样称呼我实在是不敢当,请您以后不要这样称呼了,我们之间就是朋友关系,谢谢!再说我拉的那两下子比起这里的各位同仁还差的很远,人家高人就是不愿暴露自己,再说您讲的三分指七分弓两手配合这方面的演奏技巧讲的确实很全面,本人经验欠缺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毛病,前辈们总结出的经验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所说的三分指七分弓,个人觉得在实际运用上也不见得就百分之百的一个占三一个占七分,前辈们之所以这样提法是提醒大家两手配合是怎么样的重要,两手配合缺一不可才是关键,我是这样理解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弓续问题,一般初学者不太好掌握,有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多借鉴一下京胡方面的技巧,有的东西是相通的,关于技巧这方面的东西几句话是很难说清楚的,需要多和身边的老师们学习多看多听,有些东西能听出来,有的东西达不到一定层次是听不出来的,所以有的东西需要看。我只是说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浅见仅供您和各位朋友参考,说得不好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实在有限不会说什么,让您和这里的各位朋友见笑了。

TOP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弓续问题,一般初学者不太好掌握,有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多借鉴一下京胡方面的技巧,有的东西是相通的,关于技巧这方面的东西几句话是很难说清楚的,需要多和身边的老师们学习多看多听,有些东西能听出来,有的东西达不到一定层次是听不出来的,所以有的东西需要看。”    讲的好!虽然很谦虚,但已道出了拉弦右手的中心问题。关于借鉴京胡拉奏技巧我听别的老师也这么讲过。

TOP

关于右手技巧问题,我在以前的老帖中曾经看到过老驥朋友发的一个帖子,帖子中主要讲的是京胡持弓和运弓方法,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我认为和评剧板胡的运弓方法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评剧板胡更有自己的特点,评剧板胡运弓技巧不次于京胡,我认为比京剧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评剧琴师前辈们也会拉京剧,而且拉的相当不错,甚至京评梆拉的都相当的棒,所以在拉评剧板胡的时候技巧就显得更加丰富,但是京剧琴师会拉评剧板胡的好像还没有,{当然了没做过这方面的调查没有根据},更深层次的演奏技巧用语言是很难表达清楚的,只有在老师的示范下,你再跟老师做重复的练习,这时你会感觉到自己和老师有明显的差距,所以有的专业玩家达到一定水准后为什么要拜师,其实每个门派的老师都有各自不同的演奏特点,你喜欢哪个门派的你就需要投靠哪位老师,有老师的指点进步会更快,也不会走弯路,但是尽管有了老师的指点,还是要靠自己的勤学苦练才能进步提高,要想达到娴熟的演奏程度没有个三年五载的苦练是不行的,几个简单的技巧就够练几年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点不假,我也是一样每天在学习,包括来这里向大家学习,记得百合老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你三年后演奏的段子再和你三年前的段子相比,你会感到大不一样”,这说明是你进步了。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也是必须具备的东西,那就是一个字、德,没有德字做基础是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琴师的。

TOP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也是必须具备的东西,那就是一个字、德,没有德字做基础是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琴师的。”

    这句话是学琴的先决条件,无“德”之人“艺”则无用,为师者不教无德之辈,所以无“德”人则拜师无门,什么师傅出什么徒,不是吗!
     听别人说板胡的持弓是借鉴京胡的持弓方法的,最近我又听一个板胡界的人说得需要改革,他的大概意思是说由于现代评剧的音乐的改革和发展,这种持弓方法局限了现代评剧演奏的技巧,不知您有何看法?

TOP

回疯子朋友,对于您所说的评剧板胡持弓方法的改革这一观点,我还没有听说,对于是否需要改革评剧板胡的持弓方法这一观点,本人实在是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板胡的持弓方法无非
只有两种,一种是戏曲持弓方法就是现在的借鉴于京胡持弓方法,另一种就是和歌舞二胡的持弓方法一样,但对于评剧板胡目前这种持弓方法,我认为这都是老前辈们摸索出的最好的持弓方法,一个是板胡的弓子比较重,这种持弓方法比较有力度,稳。再有就是我们评剧的唱腔结构是"板腔体",所说“板腔体”就是说评剧有一个基本调,利用这个基本调在板式上面的变化,来反映人物性格思想的变化。板腔体都是板上起板上落,即便是紧打慢唱,紧打紧唱,慢打慢唱,也要有板上起板上落的感觉,这样的话一般起落都要适当的给一些力度,所以我感觉目前这种持弓方法,无论在力度方面,还是换弦换弓方面,快弓慢弓都比较自如好控制,持在手上也比较舒服。至于评剧音乐化是否需要改变板胡的持弓方法,这一点我不实在敢妄加可否。另外,所谓音乐化到是什么程度才算音乐化,这个概念比较模糊,究竟是倾向于那一种音乐?是改变评剧的唱腔结构吗?还是......。其实我们的前辈们也是在改革,如著名音乐家马可先生还有贺飞先生等等,他们也为新凤霞老师等创作过唱腔,是哪段唱腔记不清了,还有京剧的交响音乐沙家浜等等,这些都算不算是音乐化?京胡的持弓方法是否也需要改变呢?疯子朋友您的这道题太深了,我确实没有本事回答。您就给我个鸭蛋吃吧,还能解解馋。呵呵


TOP

    赞成评剧爱好者网友关于评剧板胡持弓方法和对评剧音乐化一说的独到见解!

TOP

外行但爱看!很有收获!

TOP

回各位

  哥几个的帖子,我都很佩服!疯子机灵,经的多,想的全,超前的意思强。评剧爱好者经验丰富,掌握的多,理解的透。老骥沉稳老练,知识面广,思维敏。共同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评剧的酷爱!。
   我是个守旧派,我还是认为传统的东西最宝贵!音乐化的路子,持弓法的改革,我看那是未来!让下一代去探讨吧。咱们这一代能把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传下去就是最大的贡献了。有句老话叫:事不离母。还有,万变不离其中。咋变也得保住评剧的特色.不是?

TOP

好家伙,一宿没睡发了个帖子,悠着点别累着
    关于持弓的改革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我想是不可能的了,让提倡者从孩提抓起吧!
评剧爱好者朋友的帖子内涵丰富,值得我很好的收藏学习。想吃鸭蛋解馋,那哥们给您“100分”金币自己去买吧 待会儿唠

TOP

百合老您说的太对了,“疯子机灵,经的多,想的全,超前的意思强。老骥沉稳老练,知识面广,思维敏。共同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评剧的酷爱”!。连您在疯子朋友面前都不敢乱说,何况我这小辈了,这回我是真的领教疯子的厉害了,再不敢在他面前乱说了,呵呵!。老驥朋友的知识面太广了,另外我建议老驥朋友,把您以前的关于京胡演奏的几个要点那个帖子,再重新给大家再发一下,那是一些基础知识,我觉得对初学者很有用。关于持弓方法问题,看来咱们几个比较守旧的思想是达成共识了,我觉得持弓方法只是个习惯问题,有的朋友喜欢另一种持弓方法,也不是不可以,别说是持弓方法了,您你就是改用左手持弓也没人会说您错,这样的先例是有的,曾经有某戏校教师就是左手持弓,不过持弓放松应该不会改变。另外,不知道疯子和老驥朋友您二位的年龄,所以不敢和您称兄道弟,我58岁。另外,也建议百合老您一定要注意身体!

TOP

回评剧爱好者

  老弟  感谢你的关心!我会注意的。咱们在这里有幸结缘,就甭管年龄,肩膀头齐为弟兄,跟我学,都是‘老弟’!说话多方便哪。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6-19 18:10 编辑 ]

TOP

所谓音乐化到是什么程度才算音乐化,这个概念比较模糊,究竟是倾向于那一种音乐?是改变评剧的唱腔结构吗?还是......。其实我们的前辈们也是在改革,如著名音乐家马可先生还有贺飞先生等等,他们也为新凤霞老师等创作过唱腔,是哪段唱腔记不清了,还有京剧的交响音乐沙家浜等等,这些都算不算是音乐化

      评剧爱好者朋友您好
       关于评剧“音乐化”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个的模糊的概念,不管是那种戏曲她的腔本身就是音乐还怎么“化”,正如您所说实际评剧音乐前辈们就一直在改革,前几天老骥朋友说的那个“孟姜女”的音乐构成与60年代旦角唱腔的音乐构成再与现在评剧唱腔的音乐相比之下其变化是相当大的,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评剧它的本来的特殊性,离开了就不叫评剧了,就像您说的京剧交响乐......

TOP

回疯子,评剧爱好者

  二位   就‘音乐化’的问题和你俩做一探讨,事物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我认为,不管怎么‘化’也得味纯,听者感到舒服,愿意接受。不知二位对刘秀荣的‘胡风汉月’的音乐创作,尤其‘今别离’那段唱腔如何的评价?它算不算‘化’了呢?

TOP

回评剧爱好者朋友

引用:
原帖由 评剧爱好者! 于 2010-6-19 09:25 发表
百合老您说的太对了,“疯子机灵,经的多,想的全,超前的意思强。老骥沉稳老练,知识面广,思维敏。共同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评剧的酷爱”!。连您在疯子朋友面前都不敢乱说,何况我这小辈了,这回我是真的领教疯子的厉 ...
    您不光板胡演奏水平很高,为人也很谦逊平和,堪称我们学习的典范!您对评剧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令人佩服。至于您提到的我的那些帖子,那是我对网上缺少评剧板胡的教程有感而发的。看了您的帖子之后,觉得您已经把有关这方面的问题都讲得非常清楚了!真心的希望以后把您的宝贵经验多给我们介绍介绍,多多益善!
    关于年龄,真是巧得很,咱们是同年,但我还是喜欢尊您为兄长!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6-19 22:32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