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名家自述】花月仙:唱出人物的情绪来

【名家自述】花月仙:唱出人物的情绪来

                            【名家自述】花月仙:唱出人物的情绪来

                                           原创: 伯朗 评剧在天津

XXX同志:
       你的信收到了,谢谢你的鼓励。你说很喜欢我的评剧夺印中的唱,其实我演的烂菜花唱词并不多,我唱的也不好,既然你问,我就说说。
       烂菜花风骚泼辣,嘴尖舌巧,她和丈夫陈瘸子是一个公开露面,一个暗地活动,互相配合,夺取小陈庄的印把子。因此,我把她按泼辣旦处理。她的戏不多,表演的机会也少,我就在唱上想办法表现人物。
       何文进在地里劳动,烂菜花大吆大喝的给他送了一碗热元宵。这是拉拢和何文进,同时也是挑拨何与群众的关系,这就靠她那两片嘴了。这里还有一段“二六”,词写的很俏皮,要是四平八稳的唱就没劲了,要夸张、变化,可又不能太丑化。因为她是伪装关心,使何文进上钩,要在正里边透出邪。
       全段我都走低腔,不仅因为我的嗓子缺高,而且为了低腔更能适合这个狡猾的人物。前五句叙述她到处找何文进的“丑表工”,是一般的“二六”,因为刚开唱,必须先垫上几句,才能突出后面的变化。就在这几句中,也要透露出他对何的谄媚、亲热,以便见机搭话。到第五句“原来您在这儿亲自劳动”前,我加了一个抻长了的“嘿”字,后面又夹白“哎呀呀,我的何支书,哎呦呦,我的书记呦”,随着念,我的脸上堆下一层媚笑,伸手,逼上去想拉拉扯扯,但一看何的严峻目光,我又不敢,手就变了方向,改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这几句白,是近一步柔声蜜气的向何套近乎。念时也一板一眼,不过比前面唱的速度慢了。接着唱“干这么累的活,你怎么吃得消”,连着两个“吃不消”,拖长了音,尾音往上甩,很轻浮,也是挑逗,以便引出她送元宵的缘由。这里的唱腔速度撤慢,一是为了表达她的阴谋,二是欲扬先抑,以突出后面描述元宵的唱句。到“这是一碗又热又黏又香又甜滴溜溜圆团团转,粘米面,白糖馅儿大个的元宵”,我垛起来唱,节奏快了一倍,一口气唱下来,全靠嘴皮子的利落劲,形成最后的高潮。她千方百计让何接受元宵,必须充分发挥她的嘴尖舌巧,通过声情音容把元宵形容的不能再好,而且快的不容何插嘴,非让对方伸手来接不可。
       烧仓库一场,那段“提起了胡素芳,恨得我牙根八丈长”,是背地咒骂,也是“二六”,我唱时着力用齿音。最后“总有一天西方会出太阳”的“锁板”,我行腔低沉缓慢,在颤巍巍的声音中表示她的绝望情绪。仓库失火,烂菜花趁机诬陷胡素芳,两人唱对口,一开始也是“二六”,我先唱诬胡行凶,胡素芳据理反驳,我心里有点发虚,可是我还得说。用能语巧言把对方压下去,让她还不过嘴来。这里是冲突的高潮,若一人唱四句“二六”,那就没劲,我采用了抢盖口的“快四一”,清板无弦,一口气数出六句:“仓库不准别人进,门上大字写的清。。。”这种板头全凭着嘴和气,咬字要清,换气要合适,嘴里一乱,就全完了。
       这几段唱,我很讲求嘴里、气口、韵味,想通过技巧的运用,在唱腔中传达出人物的情绪来,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难说。
       咬字和气口不是个简单事儿。有人很注意字,但咬得很重很紧,反而含混不清。字除了咬清楚外,还要有侧重,重点字必须交代清楚,有的字嘴皮子一带而过。唱腔也是一样,都是高腔,就不显高腔,都快也就没有快。
       我全凭苦练。我六岁学戏登台,奔波劳累,夺去了童年的健康,我吐了血,嗓子高不上去了,只好另寻出路。从此,我就在技巧上留了心,记得为了练嘴皮子练气口,在三九天凌晨,我迎风苦念《苏小小》的话白,天冷唇僵,我硬把它念热了,慢慢它就受使了。我体会:练话白对嘴皮子、气口大有好处。此外只要唱腔上有东西的玩意儿,我无不喜欢,我学过京韵大鼓,唱过河南坠子,这些都对我的唱有好处。
       你问我怎么才能唱的好?我只有一个主意:苦练苦钻。一段腔不能会唱了就完了,还要来回找毛病。我接到一个剧本,不是先想怎么唱,而是先一遍又一遍的念词,体会其中的意思,慢慢的就念出感情来了。这样腔也好安了。安上了腔再回过来一点一点磨。非有股“跟它拼了”的劲头,没结没完的琢磨才成。
       至于怎么练,我建议你用传统老戏练。不要以为很多传统戏今天不大演出就没有用了,其实很多老戏在技巧上很有东西。像《思夫》中的十三道大辙,《花魁》中的搭调,《打狗劝夫》中的楼上楼,经过多少前辈的锤炼,丰富极了,那是多好的锻炼材料!我们幼小时,就用这些老戏在技术上打的底子。掌握这些传统技巧,创造新的也才有本钱,否则腹内空空,干着急,没主意,又何谈提高呢?

                                   (本文原载于《戏剧报》1963年第4期)

TOP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