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评剧《宰相胡同》重现吉林省评剧艺术辉煌的精品

评剧《宰相胡同》重现吉林省评剧艺术辉煌的精品

评剧《宰相胡同》重现吉林省评剧艺术辉煌的精品
作者:张倍宁  
    日前,第十届长白山文艺奖颁奖晚会在吉林电视台举行,69件作品、35人获得了我省文艺最高奖。其中,评剧《宰相胡同》和满族新城戏《洪皓》分别获得了作品奖。说到《宰相胡同》,长春评剧院副院长王丽辉很高兴,她说这是重现我省评剧艺术辉煌的精品佳作。
  关注百姓民生
  好评剧获奖无数
  评剧《宰相胡同》获得了第十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奖,该剧由长春评剧院在2007年排演,是一部重现我省评剧艺术辉煌的精品佳作。据介绍,《宰相胡同》是长春市重点打造的精品工程,由我省著名编剧孙喜军、曲笑、李滨创作,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背景,艺术地表现了宰相胡同居委会主任陈云清带领社区居民,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把昔日一条狭窄、破败的小巷改造成现代居住区的奋斗历程。
  “该戏情节生动,情感真挚,每场演出都令观众为之感动落泪。”说起《宰相胡同》,王丽辉像说到了自己的孩子。因为成功,《宰相胡同》目前为止,已经演出了120多场。“俗话说十年磨一戏,艺术精品的诞生就是不断打磨、锤炼的过程。长春市文化局会同我们评剧院在创排过程中对该剧进行了多次修排,聘请了国内著名的灯光师、舞美师参与主创,进一步提升了该剧的艺术水准和舞台表现力。”王丽辉说。
  重现历史风云
  《洪皓》展民族风情
  与《宰相胡同》一起获作品奖的还有满族新城戏《洪皓》。该剧由松原满族艺术剧院于2008年排演,是一部思想内涵深刻、艺术质量精良的作品。
  2008年初,松原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及市满族艺术剧院筹排了满族新城戏《洪皓》。《洪皓》立足展示满蒙特色文化,以民族融合为主题,演绎了松原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讲述了侠骨柔肠、剑胆琴心的南宋使臣洪皓,被困冷山15年依然矢志不渝,潜心传播中原文化,为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的故事,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反映民族魅力、展示民族风情的历史大戏。
  经过一年的反复修改和精心磨炼,《洪皓》剧情日臻完善成熟,再现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剧中的几位主要演员在表演艺术上“唱”“做”兼优,表演更富魅力、更具激情。在排演过程中,《洪皓》推陈出新,不局限于历史的视角,而是运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去塑造历史,在重现传统的同时,用现代的语言阐释、用创新的手法完善、用艺术的魅力演染,让不同年龄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该剧荣获了中宣部的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此外,在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洪浩》以头名的身份跻身于大戏金奖首位,获得金孔雀奖。在此届汇演中,获奖项最多,共16人获得单项奖。4位演员分获优秀表演奖;该剧还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舞蹈优秀奖项收入囊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村民自发组成的新生评剧团为春节排练《刘云打母》
作者:陶玉芳
   “咚呛,咚呛,咚咚呛咚呛”鼓乐响起,“亲生儿子为的是哪一个,为的是老来免受饥贫……”11日晚6时,平谷区镇罗营镇上镇村文化大院里,本村村民组成的“新生评剧团”正在为春节演出排练节目《刘云打母》,老旦裹字糅腔、青衣纤细甜润、小生刚柔相济,围观村民看得眉开眼笑。

  “咱这团,有60年历史。1951年春,由32名村民捐资2000余元自发创建的,原名叫‘文光评剧团’,2002年3月8日,更名为‘新生评剧团’,戏目有《西厢记》、《秦香莲》等70余出,创过五天五宿连演15场的最高纪录。”73岁的范玉珍是剧团元老,说起剧团的历史如数家珍。

  新生评剧团一年四季坚持排练。春、秋、冬三季每晚集中排练;夏季农活忙,每晚分别在各家练;逢年过节热热闹闹演几场。无论经济多么困难、条件多么艰苦、天气多么恶劣,60年了演出从没间断过,自娱自乐的同时,也给乡亲们带来欢乐。2008年4月,评剧团还获得了星火工程演出资格,承担起每年全镇20个村的演出任务,还参加区里桃花大舞台文艺调演,到大华山、东高村等镇乡和顺义、密云等区县演出。

  别看年头长,可评剧团的节目一点儿不落伍。“建团60年来,剧团一直与时俱进,贯彻文艺服务大众方针,继承与创新结合,以‘打造精品戏曲’为宗旨,一步一个脚印上台阶、上质量,不断提升演出水平。”团长宋淑琴说,剧团常组织去天津、蓟县等地拜师学艺,多次派演员到区文化馆参加培训,还邀请中国评剧院、北京评剧院老师来村指导;在主演评剧的基础上,近些年又增加了歌曲、舞蹈、小品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文明新风尚、赞美人民幸福生活方面的内容,深受群众喜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