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鼓在乐队中的核心作用
板鼓的职能与作用
板鼓在乐队中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权威性的领导作用。这是由于乐队所有声部乐器,都是根据板鼓演奏指挥的动向、要求,引奏出各声部和谐的音乐效果。剧情或人物的锣鼓、唱腔、曲牌,从进入至发展变化,其中节奏快慢,音响强弱,情绪起伏一直到结束,都是遵循板鼓点子特有的音乐手段及其明确的音乐语音来指挥或控制乐队,奏出感人至深的戏剧效果。板鼓既然是指挥,那么其作用远非其它乐器可相比。在戏曲伴奏中唯有板鼓的指挥演奏始终贯通全剧。它在乐队之间,乐队与演员之间,频繁的起着引导、衬托、交融、调节、统一的作用。因此这就决定了司鼓者必须熟悉吹、打、拉、弹各种乐器的性能与运用,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奏与协调关系,同时还要熟悉演员的表演要求。
板鼓在戏曲艺术中作用之大,这就要求板鼓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达到比较高、比较全面的程度。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条件,基本功扎实、技巧娴熟、专业知识丰富,有较好的音乐素养,熟悉赏的唱、念、做、打、舞。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作知识和音乐设计能力(为新编剧目设计锣鼓)及培养乐队、训练乐队的能力。一个鼓师的水平高低,对整个演出团体的艺术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起着关键性作用。
板鼓的地位、作用之重要,在于司鼓指挥乐队去完成剧情、人物服务的使命,所以司鼓者必须掌握全剧,深入剧情了解剧中人物,通过乐队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使人物性格得到深化和发展,有力的渲染戏剧气氛,以商超的伴奏程式手段将戏推向高潮。从戏幕拉开到闭幕,各场人物的上下场、抬手投足、动作表情、念白唱腔等,无不在板鼓的启引下开始——展伸——结束。司鼓掌握着全剧节奏的尺度,剧情的高低起落的层次,人物表演的喜、怒、哀、思各种不同的内心情感变化。可以说板鼓的指挥演奏掌握着全剧的命脉,具有驾驭整个舞台的能力,是总揽全剧演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从板鼓演奏的职能、技术高度、艺术修养等诸方面来看,要求可谓博大精深。为此,不能简单片面的将板鼓看成是一项单调的打节奏的器乐。实践证明司鼓就是戏曲舞台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