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做了个小板胡(图)
[打印本页]
作者:
wjg888888
时间:
2013-1-15 19:17
标题:
做了个小板胡(图)
这几天做了个小板胡,拿出来献献丑,担子说是乌木的,我看也就是黑檀的一种,倒是很沉,长70 公分,瓢8.8公分,试拉音质还行,等开好膛就会更好了,呵呵。行家见笑了。
作者:
评剧鉴赏家
时间:
2013-1-15 21:37
标题:
您自制的板胡很漂亮!
嗯,您制作的小板胡很是漂亮!希望能听到或看到您的自制小板胡的演奏效果。但不知这一要求是否过分?先谢谢啦!大家期待着........
作者:
弦乐
时间:
2013-1-16 00:40
很精致,就是担子稍段了3公分,做工很好,
作者:
评剧故里
时间:
2013-1-16 17:23
标题:
板胡
很精致羡慕 做木轴比机轴应该省事啊
作者:
wjg888888
时间:
2013-1-17 18:44
应要求,我今天把我做的板胡音效展示一下,行家见笑了。
作者:
评剧鉴赏家
时间:
2013-1-17 21:35
标题:
欣赏了,谢谢!
很好,您成功了!新板胡的音色听起来有点“贼”,感觉好像板胡面板有点过厚,试试打磨打磨音色会好一些!
[attach]13246[/attach]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3-1-17 21:46
给第一把板胡提点小建议
这把小板胡总体设计还算匀称,但听音频联想配置有如下建议请参考:1、听音是钢弦味并且飘,不实,如果板子厚的话,改用粗一点的弦试试,用丝弦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用的是新螺丝轴,它没有那么大的拉力。2小码好像上了点儿,向下落点试试,腰码也向下落点试试,瞎说了几句,让您扫兴了,调试一把称心如意的板胡是很不容易的,还包括拉奏人的内外功的问题,仅供参考,失礼了。
[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3-1-17 21:50 编辑
]
作者:
wjg888888
时间:
2013-1-18 12:15
谢谢朋友们的指点,我也是在摸索之中,我感觉每一把板胡的音质都不一样,就像每个人的声音一样似的,拉奏的过程也是和它们在交流中。
作者:
wenxuan0802
时间:
2013-3-12 23:52
给您提个意见,板胡弯头的背面不要有角,弧度要圆滑。手工做可以用圆锉,最好用的机器是砂带机,一分钟搞定。希望您的琴越做越好。
作者:
924408052
时间:
2013-3-13 09:40
标题:
评剧板胡不应太离谱
欣赏到朋友的杰作板胡。技艺高超十分钦佩。以我之所见没有看到评剧板胡迹象。评剧板胡没有用机械轴的。更没有必要加上底托。担子用乌木可以,重量够用发死共鸣震颤没有铁犁,檀木好。瓢,更离谱采用椰瓢密度不够,戏剧板胡大多用槟榔瓢。我看到有用竹筒,山楂胡碾碎粘制,当然那都是60年以前的事情。总之一定要敞口为好。弓子后半部没有看到,过去板胡弓子杆还要长粗,老评剧大哭大叫小弓子不给力。担子稍细没制造出戏剧板胡特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尽快看到你制作的戏剧板胡。
作者:
wenxuan0802
时间:
2013-3-24 01:22
评剧板胡没有不能用机械轴的说法,按个人要求都不相同。有爱用机械轴的有爱用大轴的,有爱用粗担子的有爱用细担子的。不要挑琴。我就给别人做过很多把机械轴的。至于弓子90到100公分的都可以。
作者:
924408052
时间:
2013-3-24 08:43
板胡采用机械轴,是60年代以后的事情,首先由二胡试用,采取涡轮蜗杆式,也有使用螺栓螺母式的,那时的二胡还叫南胡哪。在哪之前无论京评剧都用丝弦的。学拉胡琴首先老师教的是操琴姿势,然后教你如何换弦。京胡首先学会系弦扣。大弦里弦有线车缠绕不少占弦。换弦时只要一拽罔个嘎达往琴底弦勾一挂便妥。戏剧胡琴就是这样延革至今。目前变的千奇百态,事物在发展无可厚非,也许是发展潮流。我反对那种盲目乱借鉴,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坐姿。我发现有不少专业有不小名气的演奏者,往哪一坐斜腿拉胯,摇头尾巴晃,有的长发不男不女,等等。估计姜老也是看不惯怀着遗憾离去了。
在这里我发现有几位造诣很深的专家,尤其哪位传授怎样拉好板胡的老师,很难得,是爱好板胡,想要拉好板胡网友的共同幸运。胡阑说说而已。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