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再谈音符‘语音化’ [打印本页]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2-15 17:51     标题: 再谈音符‘语音化’

    还记得当年老师在教我时,他嘴里念出来的音符不是1234567。当时我想他可能不识谱?可是他又强调我也必须按照他的念法来读谱子,我有些不理解,后来他解释说;那是把音符加上了‘味’来念的,也是加上了弓指技巧后,手应该拉出来的‘味。又是在看谱的同时,心里就该有对音符的技巧运用,把音符润上色来读,要养成习惯。这个润色的过程,也就是把音符‘语音化’的过程。
     后来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做为一个拉弦的必须学会把音符‘语音化’才能把死音符拉活了,也就能拉出‘味’来了。例如;高音的 1 ,念成‘得儿’要想拉出‘得儿’来,左手有两种指法,(一是);一,二,三指同时切弦小指由 7 滑到 1 ,(二是);四个手指在右手弓子抽动后先出现个空弦 2 音利即同时切弦,小指直奔 1 音位(也叫满把搂),右手抽弓要有力。再如;中音 6 念成‘搭’要想拉出‘搭’音来,左手三四指同时切弦后小指很快离弦,也就是用‘带’的技巧,右手拉弓力度适中。又如; 5  念成‘蹬’要想拉出‘蹬’音来,左手二指由 4 滑到 5 后三指轻打,右手甩腕力度适中。每个音符都有念法,师承各不一样,仅举几例说明。总之‘语音化’就是把音符,用心润色,用技巧拉活的概括。拿出来和大家切磋!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2-16 08:50

   请问百合老先生,您的师傅那个时代是不是用的“工尺谱”,所以发音不同啊?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2-16 10:02     标题: 回老骥

     老弟   我的两位老师都是50-60 年代的琴师。‘工尺谱’(也叫‘工车字’)那是30 -40年代的老老琴师们的读法。他们都懂也会但是不用,他们也都是用的间谱。关于音符‘语音化’说到家,就是他们是带着指法读谱。读出来的每一个音都含着指法,决不是‘工尺谱’的发音。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2-16 10:38

“带指法读简谱”,应该说是一种创意!挺形象的!
作者: wjg888888    时间: 2010-2-16 19:03

百合师父说的很好,我师父就是这样读曲谱的,我深有体会,这是对唱腔相当熟悉才会读出来的。看来百合老师父板胡手音一定不错。希望能够听到百合师父的板胡之音。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2-16 20:55     标题: 回wjg888888

    老弟   看来你已经得到了‘音符.语音化'的甜头,但不知是否已把你老师的‘语音’读法全都领悟了,要知道那也不是一件易事,如果已对他的读法熟练掌握了。也就是对你学他的指法是一种捷径。每当他用‘语音’法读出来的音符时,你就会很快的理解了他的指法含义所在。
作者: 黑土    时间: 2010-2-16 21:59

看到老帮主的帖子,诚心的传授,太感动人了,要是能听到语音讲课就更好了。老帮主就是评剧的老前辈,不可多得的人才。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2-17 11:56     标题: 回黑土

   老弟  别忘了,咱们已是一个帮的了!
            何必太可气!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2-17 19:08

给演唱员说戏也是这样哼唱以激发演唱员的感情对么?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2-17 21:14     标题: 回疯子

   老弟:我说你‘机灵’ 果然没错,你所言极是。老艺人们都懂得‘语音’念法,这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和职业习惯,也是演员和琴师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看来你也很专业呀!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2-18 09:18

   回百合兄
      并非我“机灵”,我也不专业,我看过专业琴师说戏就是用这种“语音”导戏,边说边徒手做拉琴的动作,就好像真的有一把琴在他的手中一样。

作者: daxingwly    时间: 2015-7-16 21:24

    这是几年前的一个帖子,今天读来,仍让人感动不已。他的指导意义仍然丝毫不减当年。虽然自己对演奏技术一窍不通,但我听老师傅们讲过,演奏的'语音化'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力。而且在日常演唱中也体会到这种‘语音化’伴奏的好处。各位老师们对评剧艺术的不懈追求;对演奏技术细致的切磋;对好学者的倾囊相授令人敬佩。是戏迷朋友们学习的楷模。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