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向百合老和“疯子”网友请教板胡瓢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18 09:26     标题: 向百合老和“疯子”网友请教板胡瓢的问题

二位老师傅:
    板胡瓢的直径越小,调门越高。但是不是直径小,它的音量也就小呢?直径大,音量也大呢?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好多人,说法不尽相同,想听听您们二位好友的看法!谢谢!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18 12:46     标题: 回老骥

  老弟你又客套啦,谢的什么劲?关于瓢的个头,我的经验是:口径决定调门,如拉俩眼和俩半眼(A,#G调)用口径8—8·5公分左右,拉仨眼(G调)用口径8·5—9公分左右的比较合适。至于音量,最关键的是板的质量。当然也和小马的材质,弦的匹配,弓毛多少诸多因素有关。还有音色,瓢的厚度和宽度是决定音色的主要因素,当然也和板的质量,弦的匹配 ,小马和柦子的材质,诸多因素有关。简单的说:‘调门’和瓢的口径有关,‘音量’和板的质量有关,‘音色’和瓢的质量(厚度,宽度,老嫩)有关。但又都不是绝对的,只有这几大要素能达到共振才能有较好的总体效果。还要看疯子的经验啦。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18 17:53

    拜读了老先生的真经,心中豁然开朗!不瞒您说,以前我始终认为瓢大音量就大,那鼓不就是个大声也大吗?就认准大个了。这次服了您了!您把“音色”,“音量”和“调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说得一清二楚,真让人大长知识!我得把您这个帖子好好收藏起来。再次感谢您——礼多您莫怪!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18 17:54 编辑 ]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18 19:12     标题: 回老骥

   好一个‘礼多您莫怪’要我说是‘礼多就见外’。关于瓢的事你再看看疯子的见解,不要只听我一面之说,要综合起来看。
    再补充一下,瓢的前口到后口尺寸是宽度,它应该是:(1)前口直径8—8·5公分,后口直径应该在8公分左右,其宽度应该不大于5公分。(2)前口直径8·5—9公分,后口直径应该在8·5公分左右。其宽度不大于5·5公分。后口一定要点收头,大约后口小于前口0·5左右,腔直了后口太敞不打远。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3-8-9 10:06 编辑 ]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18 20:50

    好个诲人不倦的老先生!结识您,三生有幸!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19 10:45

实际老骥朋友是明知故问,向您这样的人不只是一把两把板胡吧?看看您的板胡不就有答案了吗。您不就是就这个议题来引发各位网友的讨论吗!我很愿意讨论这个问题,但让百合老抢了先,可有机会想补充一点,他老人家又来一贴补上了 该讲的都讲了,那我就在这个基础上再说点浅见,说错了可别笑话哟。
     小板胡(高音)的椰瓢的瓢面应为直筒型,后口略小于前口,瓢面几乎没有弧度,前后口距45-55毫米之间;越调板胡的瓢面应有一点弧度前后口距55-65毫米之间。椰瓢网里老成,筋脉清楚,椰瓢与网里没有重皮。
     板胡优劣的综合因素很强,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我在以前关于板胡的帖子中有我的看法或做法,还望各位网友共同讨论,各位专业人士给以指正。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19 19:42     标题: 回“疯子”网友

      谢谢“疯子”网友的指教!我向您们请教的这一问题是个困扰我多年的老问题。向您们请教是诚意的!您的帖子里也说到“ 板胡优劣的综合因素很强,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我深有同感。我的板胡是不只一把,但就是因为这个“综合因素”的复杂性,使我找不到要点,所以总是怀疑自己没有把所有的板胡都调整到最佳状态。这个“最佳状态”里面的学问有的人一辈子也学不到手。但有的老师傅就掌握着这里面的“绝招”。百合老先生给我的答复中的“音色”,“音质”,“音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目前所学到的最全面,最系统的论述。其中就有板胡板的重要因素。不瞒您说,连老先生都认为您在这方面掌握着某些“绝招”,经常在帖子里和您开玩笑。但我不能强迫别人把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甚至是祖传的宝贵经验说出来,应该尊重别人在这方面的“保密”权!
     我再说一下大小瓢的音量对比,我自己的对比结果依然是大瓢的音量比小瓢音量大。但百合老先生,lgd老师,他们都说音量大小与瓢的直径关系不大,那我心里也就有底了,那我就一门心思的在我的小瓢板胡方面找原因了。您给我提供的小板胡的瓢的经验介绍真是及时和重要,谢谢您!

作者: 老吹头儿909    时间: 2010-4-19 23:11     标题: 会三位老友

百合老,老骥,疯子,三位老师加朋友。你们好。好几天没上网了电脑出点问题,总是登陆不上,今天好了一开门就碰上你们三位聊得热闹,我都嫉妒死了!我也来掺和掺和。热闹热闹!看了三位的帖子细细酌嚒着真乃高论,把技术性的东西说了个透彻。我呀想从旁边补充一句,我觉得瓢大瓢小他们的发音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他们震动的频率不一样吧,在同一时间里小瓢震动一千次,大瓢震动一百次,这是它们的量。他们的发音是一样的,但是音的高低就不同了。这就是它们的质。嘿嘿!瞎说!也不知说得对不对,就是跟你们凑个热闹,别笑话我。 老吹头儿909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0 00:10     标题: 回909

   老弟   非常欢迎你的‘掺和’,这里就是大家互相切磋的平台。来‘掺和’的人越多,越热闹。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大家你言我语的就可把问题基本讨论清楚了。你又从频率论诉了音量,音质这多好。以前我只知到凭经验诉说,因为没有经过技术手段来测试震动频率的比对,所以也说不出它的数据来。经过你这一补充不就基本完整了吗?真希望你今后多多来‘掺和’!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0 07:44

欢迎909网友凑这个热闹,大家都来凑热闹,问题才能整明白,都不发言还论什么坛?
     还要补充一点,椰瓢的网里要保持它的自然性,不能在里面加工。有的人出于要好把网里打磨了,还有的人给网里涂抹了什么物质,更可恨的是有的人把网里去掉了,结果适得其反个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0-4-20 07:50 编辑 ]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0 08:06

我认为调门是瓢的配置问题,正如909所说音量是震频问题,两者不是同一概念,也不能依比例论证。

[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0-4-20 08:08 编辑 ]
作者: WYS    时间: 2010-4-20 08:32

讲的太好了,通过老哥几个的交流,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正如老冀戏友所说,板胡虽有几把,但总感觉没有调到最佳状态,听了几位老哥的交流,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接下来就是继续实践,摸索.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0 11:16

    热烈欢迎老吹头909和WYS网友的参与!您们的参与,如同一股春风,带来了新的知识内容,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希望您们继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共享!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0 11:20     标题: 回WYS

  老弟说的很对,就得靠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才是自己的东西。别人的都是借鉴,要想得到一把能得心应手的好弦,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0 11:25

    请问百合老,您说的“好弦”是不是花钱多的就好,还是靠自己或是请师傅给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呢?
作者: gxq    时间: 2010-4-20 11:58     标题: 瞎掺和

各位大师讨论的如此热烈,我这门外汉也掺和几句,大家别见笑奥!
   我认为从物理角度讲,振动频率决定“调门”的高低、振幅决定“音量”的大小、材质决定“音色”的好坏。不知对否?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0 11:58

我插嘴
好弦不=好钱,好钱来的弦也得进行“调教”。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0 12:11     标题: 回老骥

   这就要看在哪理买了,如果是乐器店买,不管是多大价钱买的,也不能拿来就用,(因为乐器店主要是经营只会卖,一般的不会修不会调)还要凭自己的经验进行调试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要是在专业制琴师那里买,他当时就可以按你要求进行调试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因为他能制做也会修又会调)至于价格,也不一定是越贵的就越好,在乐器店买主要看柦子,瓢,轴子的材质,款式。音色,音量次要。在专业制琴师买,就要全面看了(材质,款式,音色,音量,音质都要好而切价格又能接受得了,买个值)供参考!
作者: WYS    时间: 2010-4-20 14:51

和各位有同感,钱多的不一定好,一把板胡的好坏,确实有许多因素,这里有材质,有技术,有经验.认识一位业余做板胡的,他用20元钱的瓢打磨后的声音效果非常不错,甚至于好过百元瓢的效果。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0 21:00

买弦不如做弦,买弦是定型的,做弦是随意的。买弦有后悔的时候,做弦有最高兴的一刻。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0 21:23

引用:
原帖由 疯子 于 2010-4-20 21:00 发表
买弦不如做弦,买弦是定型的,做弦是随意的。买弦有后悔的时候,做弦有最高兴的一刻。
      有时买个瓢,换个板什么的还能自己凑合。要说做弦,对您可能很容易,但对有的人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那得有专门的技术,否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也是个“次品”,您说还高兴得了么?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1 07:04

万事开头难,只要您用心就能办到,开始不要用好料,用色木、白桦就可以,您试试肯定有高兴的一刻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1 08:30     标题: 回老骥

   疯子说的很对!做起来并不难!只要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就没有不成功的。要说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也只是轴眼难度大一点,尤其是木轴,研轴眼要特别细心,耐心。完成后那成就感可就来了!
作者: 弦乐    时间: 2010-4-21 09:34

小瓢发音亮。大瓢发音浑厚。我作的几把评剧高音板胡88-92之间在大了就没有评剧味了。音量的大小取决于面板的质量和厚度。硬质的桐木板2·5-3MM,软质的泡桐板3MM-3`5MM.腰码距小码22CM.直筒型的瓢。前后瓢口差0·5CM.瓢宽不算板5CM.担子乌木。铁力。指套是用旧大鼓牛皮用水泡了剪宽0·7-0·8CM。一元硬币那么厚用502粘合挺好用的。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1 10:37     标题: 回“疯子”网友

   冒昧了, 请问您做板胡的技术是自己钻研的还是跟老师傅学来的?您做的板胡能不能供给专业人员或团体使用?
        另外,我对自己做板胡看法是:如果是体验一下做的过程中的乐趣是可以的,如果是用来做演出用,肯定是达不到要求的,那样还不如直接找专业人员定做见效快!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21 10:50 编辑 ]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1 10:43     标题: 回百合先生

     不知您心目中的“好弦”是怎么来判定的?它的音质、音色和音量乃至材质、外观等项指标按您的要求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呢?
作者: WYS    时间: 2010-4-21 11:03

请教各位戏友,瓢打眼的尺寸是不是?能否提供一下数据。
作者: WYS    时间: 2010-4-21 11:11

又丢三落四了。瓢打眼的的部位尺寸是不是很关键,能否提供一下数据。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1 13:21     标题: 回WYS

   老弟   我的做法是:G调的,前口直径9公分的瓢可在选好中心线后,再把中心线向后口延伸,使前,后口的中心线归圆。(1)先画上眼,量好柦子在瓢上眼位子的粗细(假设是20毫米),先在瓢向后口延伸的中心线上,在瓢的边,向里12-13毫米处画一小横线,再在这个小横线的10毫米处画一20毫米长的横线它与中心线的交点就是柦子上眼的中心点,就可,以它做圆心用圆规画出一个直径20毫米的圆了,上眼也就画完了。(2)先量好柦子小方的尺寸(假设是12X12的方)再画下眼,也和上眼一样,先在瓢的边,顺中心线向里的12-13毫米处先画一小横线,再在小横线向里的12毫米处画一12毫米长的横线,然后再在中心线向左右6毫米处各画一条顺线,瓢的底眼也完成了。间单的说:瓢的上,下眼的前线到瓢的前口边的尺寸都是12-13毫米,上眼和下眼(顺向)的中,不在一个中心线上,这样的开法就直接把柦子的仰角代出来了(大约10-15度左右)只有这样的仰角才能有下把字。个人之见供参考!你再听听疯子的做法,他可是有经验的老手。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4-21 13:27 编辑 ]
作者: WYS    时间: 2010-4-21 16:34

谢百合老兄!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1 18:47     标题: 回老骥

   老弟呀,你可真行啊!又给我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说不清的难题。我所以没及时回帖,就是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才不让你失望。想了一下午,还是先打个比方说吧。在我看来一把‘好弦’就等于是一个好孩子!他应该是:机灵!乖巧!听话!活泼!帅气!人见人爱!
    再说弦,以前我在帖子里常提到‘当家的弦’就是说它能替你做,你想做的事,让你省心,让你满意,不和你叫劲。这样的弦,拉起来你可轻松的,随心所欲的,放心大胆的拉!(也可说得心应手)你要啥音,它就出啥音,特别是下把字宏亮!饱满!让你只用百分之五十的力气拉出百分之百的效果。这就是给你‘当家’的弦。
    具体的说:一把‘好弦’首先是音色,起码能出评剧味,(这个味?我想应该是能达到甜,脆,媚,水的标准)当然没有它主人的功夫,也是难为它啦。其次是音质,它应该是细腻,圆润,华丽,清澈,不憋,不燥。当然也得看它主人的功夫。最后是音量,为啥把音量放在最后?是因为现在有了扩声设备了,但是它还是得有一定的穿透力能打远。再说一下材质,‘柦子’最低也得是铁梨木,(虽不上讲究但它价廉,并切它的硬度强于乌木)比较上讲究的还是乌木,檀木啦。‘轴子’木轴的黄杨木好它不克柦子,机轴,凡是硬木就可以。瓢,弓子就不再累赘了。再说一下外观,我喜欢传统样式。什么如意 ,龙头。在我看来都不是拉评戏的款式。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啰嗦了老半天,也不知说清没有?不足的,错误的地方还得疯子补充,纠正吧!
作者: hyx-sgh    时间: 2010-4-21 19:52

看了百合帮主师傅的帖子,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感谢您敞开心扉,坦诚地和网友们交流,阐述您的观点,传授您的知识!以后不明之处还烦您多多指教!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1 20:05     标题: 回百合老先生!

     为什么老向您请教问题呢?就因为您的经验丰富!没匠气,不保守!您的有关“好弦”标准的帖子,我认为最难的是下把字得宏亮,饱满这一条。大部分板胡演奏时很难实现这一点。再就是您提倡传统的板胡样式,我也很拥护您的说法,喜欢传统质朴的样式,不欢迎花里胡哨不实用的东西。至于材质,那还是比较好控制的。您看,每次都能从您那里学到新知识,您又不和我们收学费,连个“谢”字都不让说!这样的好事情哪能错过?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21 20:15 编辑 ]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2 08:12

引用:
原帖由 老骥 于 2010-4-21 10:37 发表
   冒昧了, 请问您做板胡的技术是自己钻研的还是跟老师傅学来的?您做的板胡能不能供给专业人员或团体使用?
        另外,我对自己做板胡看法是:如果是体验一下做的过程中的乐趣是可以的,如果是用来做演出用, ...
回老骥
    对不起,您的第一个问题我暂时不回答您,请原谅。
    关于“专业”与“业余”我有个看法不知对不对。专业与业余我认为:第一、工作分工的区别,专业人员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要做的分内工作,而业余是在他的分内工作以外的个人喜爱的自由工作。第二、质的要求不同,专业人员由于职业的要求他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质来完成一定的量,只有这样他才能生存或生活。而业余的是非职业性的,是在他取得了生存或生活的条件后再进行的自由工作。第三、专业、业余互为转移,有从事某种专业人员由于某种原因又去干另一种工作,在完成新的工作以后还干先前的工作,有一个人,他从小就拉弦,弦拉得很好,但他的职业是农民,经常和人们一起玩,但是有评剧团就专门请他去拉弦,而且是“抢手货”,还要讲条件。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不知对不对。


[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0-4-22 08:15 编辑 ]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2 11:18     标题: 回疯子

   疯子!讲的好哇!你把‘专业’与‘业余’论述的太透彻了。
   我的从艺之路就是:业余--专业--业余。由于对评剧的酷爱57年拜师学琴(业余),61--66年因工作需要调到县评剧团(专业),‘史无前列’改行(业余)。这个‘变移’又往往不是按照个人意志所能决定,而是要根据‘技能’加‘机遇’来实现。
   我想,你帖子里的那位‘抢手货’一定就是老弟你呀!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4-22 11:24 编辑 ]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2 12:06

回百合老
    您老高抬我了,我现在还没那个水平,我要是能有那个水平就像您老人家一样直言了,何必打弯呢。
    我的意思是专业不是不可求,业余中也有高手,就靠悟性。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2 19:41     标题: 回“疯子”网友

      看了您的回帖,觉得您对有关“专业”和“业余”的论述真是太精辟了!从您的论述中,您也把对我第一个问题的看法表明了。等于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理论课,使我的观念有所转变。我们大家都是评剧爱好者,都是在为振兴评剧而奋斗,本来不应有“专业”、“业余”之分!何必分得那样清呢?谢谢您的金玉良言!


作者: wjg888888    时间: 2010-4-22 20:05

不管黑猫白猫。拉的好就是好猫。呵呵!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2 21:27     标题: 回老骥

   老弟   你看疯子把‘业余’与‘专业’说的多明白,说明他的悟性好!再看他的那些帖子都表明了他的悟性。我看,他可算‘业余’里的高手了!你说呢?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2 21:41

回百合老兄
     百合老兄呀,您说我是业余里的高手,咱老哥俩打个赌吧,什么时候咱俩同岁了我拉弦的技艺就超过您啦,您信不信?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2 22:33     标题: 回疯子

   疯子!咱俩‘同岁’?是不可能的了!要说‘超过’就是现在我都信。不用等到我这个年龄了!
作者: 28948950    时间: 2010-4-23 01:21

瓢要是亮80公分的弄好亮丶好听下把的音很亮丶前口后口一样大丶我有一个很好丶拉二眼都不肺进那85公分的就不如这80公分的亮丶好丶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3 09:55

回百合老兄
     百合老哥哥,咱俩“同岁”、“我超过您”那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是时间差问题,一个是技艺问题,您57年从艺,那时我还没上幼儿园呢,还不知道什么是胡琴。您用过的胡琴比我见过的还多几倍,您说我能和您比吗?看在我是您的小老弟的份上,请您多多传授真经,让我们多学点真东西好吗?


[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0-4-23 09:58 编辑 ]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3 10:04

回那个一大串数字的朋友
     您说的80公分、85公分的板胡瓢是从哪里弄得,整个一个大圆桌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3 11:33     标题: 回疯子

   死疯子!   你真行!!太逗啦!!!你想把我笑死呀???
              人家是一时的笔下误!你干嘛不直接给指出来?
作者: WYS    时间: 2010-4-23 16:25

太不好找了.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3 18:20

        一个是无心的笔误!一个是善意的玩笑!岁数较大的人,电脑打字比较费劲,出两个错别字在所难免!“疯子”网友是制做板胡的专家,说起板胡瓢的尺寸真能产生那么大的误会么? [attach]940[/attach]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3 21:50

确实是一句玩笑话,不说不笑不热闹,都是这个年龄了,笑一笑十年少,百合老您就不谢谢我?
     不知那位一大串数字的朋友的年龄情况,但可以断定他是一个老拉弦的,因为在60年代前的梁子戏伴奏就是一把板胡,老师傅们就讲“小瓢”,拉出来的声音"嘎嘎的"特亮。这是我听别人说的。百合老哥哥您是过来人,是这样的吗?


[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0-4-23 21:54 编辑 ]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3 21:59

      好个“疯子”网友!还一大串“数字”!那是我们天津静海的老乡!那个圆桌面大的板胡只有您才做得出来!
    您的知识也太丰富了,真不知您还藏有多少宝贝!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23 22:20 编辑 ]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3 23:04     标题: 回疯子

   疯子! 你让我谢你啥?没把我笑死!连你老嫂子都跟着我笑!不过按你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我今天笑的不知能核算出多少个‘十年’?看来要大大的超出咱原定的‘百岁’啦???这也就得谢你了。
   再说说瓢,我没用过太小的(8公分),没拉过俩眼的。只拉过俩半和仨眼(8·5-9公分)的。我的感觉,瓢小了对板的要求更高,不将究板。8·5的音色‘脆亮’但是音窄,适合拉老腔老调大哭大嚎的唱腔,能和甩‘迷子’时用的‘大棒子’配套。9个的音色‘甜润’音宽,适合拉现代的新唱腔。要说小瓢‘嘎嘎的’是有那么一点。你的感觉呢?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4-23 23:34 编辑 ]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4 07:56

回百合老兄
     也不知这个8公分是从内圆算还是从外圆算,如果是内圆算的话基本符合您老说的那个数字,如果是外圆算的话,您想想这个瓢的后出口才多大?假如说前后一般大,没有收口,那么声音怎么样?弄不明白!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4 08:21     标题: 回疯子

   一般量的都是外圆,也不要在8公分上做文章了,用不上!现在咱们业余玩的能唱俩眼的几乎没有。何必再费神?能把俩半和仨眼的弄明白就够了。我是这样看的,你说呢?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4-24 08:27 编辑 ]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4 09:18

好!咱就别钻那个尖了。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4 17:36     标题: 再向百合老请教!

     近日欣赏《唱段曲谱》栏目中筱月珠演唱的《潇湘夜雨》“一更”一段,韵味浓郁,颇有沧桑之感。欣赏之余,竟有三个问题越听越弄不明白,无奈之下,特向您请教:
    1、演员角色按剧情应属闺门旦,但发声越听越不像。不知您属意哪类旦角?
    2、这段唱的调式是否为女腔越调?
    3、伴奏的板胡是大瓢板胡还是小瓢板胡?女腔伴奏能否使用大瓢板胡?
  又给您添麻烦了,谢谢您!

作者: 评剧爱好者!    时间: 2010-4-24 21:20

我觉得板胡飘8公分也不是绝对的,三个眼的8公分多一点也可以,就是个大约的数字,我遇到一位前辈做的板胡是红木担子的,做的很好,轴的部位往上是刻的龙头,飘也是红木做的,飘在外面看是圆弧形的,但是里面看是直筒形的有棱角的,是6快红木拼的,声音很洪亮也挺好听。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4 22:57     标题: 回老骥

   老弟  这出戏没看过,就是这段唱也是刚才听了几遍,按剧中人物应该是如你说‘闺门旦’,按演员本人的嗓音来看(显得苍老些),她的本功可能是‘青衣’行当。我听不是女腔越调,从唱腔板式结构看,是从‘搭调’转‘正调慢三眼’最后由‘溜板’结束,老腔老调的大口落子。所以我判断还是用小板胡拉的,只不过是根据演员嗓音比较浑厚,圆润,调门较低,板胡瓢可能是直径在9·5公分左右的。关于,女腔‘反调’可不可以用大板胡拉?是可以的,烘托效果也很好,可是‘反调’是中间板式,很少有一反到底的,所以换调后很赶落人!也就很少用了。又啰嗦一气。供你参考吧!再听听大家的意见!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4-24 23:01 编辑 ]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5 07:43

看看!行家就是行家,一语中的,讲得多清楚。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5 08:49

      论述的真是精辟!解除了多日的迷团。要不然,听着那苍凉的声音,总认为是老旦的角色。板胡的定弦为正调的调式,可听起来又像是大瓢板胡的声音。听您这一解释,总算是弄明白了。尤其是对反调调式的论述,我认为可以做为以后判定调式的一个基本理论。施礼了!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5 09:18     标题: 请“疯子”网友评论一下!

引用:
原帖由 评剧爱好者! 于 2010-4-24 21:20 发表
我觉得板胡飘8公分也不是绝对的,三个眼的8公分多一点也可以,就是个大约的数字,我遇到一位前辈做的板胡是红木担子的,做的很好,轴的部位往上是刻的龙头,飘也是红木做的,飘在外面看是圆弧形的,但是里面看是直筒 ...
评剧爱好者说的这把板胡的形状、材质像不像是二胡?龙头、红木担子、六块红木的筒子......有用铜做板胡瓢的吗?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5 11:03     标题: 回老骥

   老弟  你看看打错了两个字尤其是对反调‘调’式的论述,我认为可以做为以后判定‘调’式应该是‘板’字。疏忽啦吧?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5 18:56     标题: 回百合老先生!

      我说百合老啊,真不知怎么感谢您对我们的关爱!看来您对我们说的每句话都认真负责的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但就是“输”了,我们同样高兴,因为我们趁此机会学到了知识!
    前面您给我指出的这一点,我想“辩解”一下:
    “调式”和“板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反调”,是评剧调式的一种,您所说的“反调”的应用,很少有一反到底的,我认为很经典,可以作为以后判定调式的一个基本方法。
    说到“板式”,您比谁都英明!不同的“调式”可以使用同一种“板式”。比如,男女腔“正调”和男女腔“反调”都可以使用“慢板”这一板式。
    班门弄斧,请您斧正!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5 21:27

引用:
原帖由 老骥 于 2010-4-25 09:18 发表

    评剧爱好者说的这把板胡的形状、材质像不像是二胡?龙头、红木担子、六块红木的筒子......有用铜做板胡瓢的吗?
老骥呀,是不是考验我呀?
     外表绝对不像二胡,人家“评剧爱好者”不是说了吗做的“红木板胡”,如果面板是桐木板的话那就是板胡,但是桶内六角形是第一次听说,我觉得应该和外面是同步的。用铜做瓢是有的,但是我手中没有,我见过几个,而且都是用破锣、铙跋铸成的,但声音都不如愿。我还见过用硬木、竹子做的板胡瓢,但声音是绝对不是评剧味。我认为唯独椰瓢才是真正的评剧板胡瓢,它的材质、穿透力都是不可比拟的。老骥呀,我是瞎琢磨着说的不见得对,听听百合老的意见吧。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5 21:57     标题: 回老骥

   老弟  是我对你的理解误会了,因为我是从‘板式’解释的,你是从‘调式 ’来说明的,咱哥俩是‘殊途同归’呀。你对‘板式’‘调式’解说的很清楚。这也就说明了你的水平啦!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4-25 22:19     标题: 回疯子

   疯子   说到板胡瓢和样式以及材质。归根到底的说,这就有个看用它拉啥?‘行不行’和‘好不好’的问题啦。要是用来拉评剧,我非常赞同你的意见。别的要是好,前辈们也就不把它传下来了。所以我看还得保持传统的好,还真的没见过那位拉评剧的好老用龙头的。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5 22:26     标题: 回“疯子”网友

    谢谢“疯子”网友!您说我在考验您,和您说,那样做有啥用呢?但我敢肯定您做胡琴的经验非常丰富,确实是在想用不同的方式请您把宝贵知识讲出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像这次,说到用铜做板胡瓢,只是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是由“四根弦”联想到的,也没见过别人有。但和您一请教,您还真的见过,并且了解到性能并不好,那我就没必要再费力气去试验了,这不就是从您那儿得来的收获吗?说实在的,我要是不怕您笑话我外行,我还有好多不懂的事向您请教呢!真心的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帮助!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5 22:32     标题: 回百合老先生!

    经您这一补充说明,更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谢谢您了!
作者: 评剧爱好者!    时间: 2010-4-25 23:05

这把板胡我不但见过,而且我还拉过,我觉得音色还不错,板胡的担子也是六角的,板胡的主人是的大个,我拉的时候感觉手用不上力因为我的手比板胡主人的手小,我感觉六角有点隔手,这位前辈的年龄也有七十好几了,他说板胡全部是紫檀木的,还说紫檀木在北京旧物市场有卖的300多一斤,前几年还听说他给长评做两把板胡还有板,但是没看见什么什么样式的,我的朋友也有用他做的板的300一块买的,因为认识还没多要说是鸡翅木的,我对木材是外行什么都不懂,只是看到这把板胡很特别,好奇,没别的意思,呵呵,等再有机会遇到的时候我拍张照片发上来让大家看看,呵呵。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6 08:06     标题: 回评剧爱好者

引用:
原帖由 评剧爱好者! 于 2010-4-25 23:05 发表
这把板胡我不但见过,而且我还拉过,我觉得音色还不错,板胡的担子也是六角的,板胡的主人是的大个,我拉的时候感觉手用不上力因为我的手比板胡主人的手小,我感觉六角有点隔手,这位前辈的年龄也有七十好几了,他说 ...
      看了您的介绍确实感到新奇,以前还没听说过有用红木做板胡瓢的,是您使我们大开眼界!希望您多来点这方面的介绍。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6 11:02

     您说的300元一块的指的是板胡的板的价钱吗?还有用鸡翅木做的板胡板?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26 11:05 编辑 ]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0-4-26 13:10

回老骥朋友
    您说根据“四根弦”联想用铜做板胡的瓢,我所见到的铜瓢也是跟您一样的想法铸做的,然后上车床车成板胡瓢状,很美丽。但是有两点您可参考,一是粘板的问题,桐木板和铜不合胶;二是铜不穿透,发出来的声音金属味。我想要是跟四根弦在一起为皮影伴奏也许好听,反正拉不出评剧的味道。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6 15:11     标题: 回“疯子”网友

引用:
原帖由 疯子 于 2010-4-26 13:10 发表
回老骥朋友
    您说根据“四根弦”联想用铜做板胡的瓢,我所见到的铜瓢也是跟您一样的想法铸做的,然后上车床车成板胡瓢状,很美丽。但是有两点您可参考,一是粘板的问题,桐木板和铜不合胶;二是铜不穿透,发出来 ...
      听您这一分析,确实是有理有据!我倒是没想去铸造,是想用紫铜板敲出板胡瓢的样式,再把接口焊上。您这一说,打消了我的念头。本来,用钢丝作弦就容易出现金属味,再用铜作瓢就更出金属味了,那还是正宗的板胡声音吗?“四根弦”的声音带有浓重的金属音,但毕竟观众认可,也可称特色。板胡就不一样了,失去了传统的韵味就没人听了。
      谢谢您的指导!

作者: 28948950    时间: 2010-4-26 17:24

关于瓢在80公分中就是小瓢丶小瓢的调门高丶也在板丶也在修丶这是技术丶可是弄好了他是最响的丶什么也不如他响丶可是太难作了丶我弄了七次丶用了七块好板丶总算是没有白费工夫丶弄了一个满意胡板胡丶特别响丶
作者: 老骥    时间: 2010-4-26 17:34

引用:
原帖由 28948950 于 2010-4-26 17:24 发表
关于瓢在80公分中就是小瓢丶小瓢的调门高丶也在板丶也在修丶这是技术丶可是弄好了他是最响的丶什么也不如他响丶可是太难作了丶我弄了七次丶用了七块好板丶总算是没有白费工夫丶弄了一个满意胡板胡丶特别响丶
     看了28948950老乡的帖子,真为您感到自豪!但您这专家试验7次才成功,那我们这门外汉得多少次才能成功啊?我还真有一个8.0公分的小瓢(量的是瓢的外径不是里径,不知您指的是外径还是里径),试了好几次,总是感到声音尖细,音量也比9.0的瓢小的多,一生气不弄了。请您介绍一下您成功的经验好吗?比如瓢的厚度、板的厚度、年轮、软硬等技术数据,谢谢您!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26 17:47 编辑 ]
作者: 胡声悠扬    时间: 2010-7-26 11:46

我是新来的  看了你们的帖子才注册的账号 以后有事吗不懂得地方请教各位 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0-7-26 15:34     标题: 回胡声悠扬

   老弟(我今年74岁,不知你的高龄,冒昧了!
         非常欢迎你的加入,看你的昵称好像也是个拉弦的,并且还是个天津人对吗?所以我相信咱们会有共同语言的,又多了个知音哪!以后就共同探讨吧! 欢迎! 欢迎!   热烈欢迎!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