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评剧传承的一点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0-6-22 21:36
标题:
关于评剧传承的一点看法
看了几位的帖子,就是关于评剧传承方面的。我深有同感,我们这个地方也是这个情况。唱评剧的都是岁数大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值得担心,让人很是有危机感。大家共同努力吧!
作者:
骏杰
时间:
2010-6-23 22:04
子金老师所言极是,颇有同感。评剧的传承包括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个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问题。有一个法则叫“适者生存”,换不来饭吃没有经济效益的事情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人去做?现在村街乡镇玩评剧的比较火,君不见,那里绝大多数都是二线退休的爷爷奶奶门吧。这波人年青时都受过革命文艺的熏陶,多少有点基础,再加上现在交通方便,家家都有电视机录音机,模仿秀似的聚在一块儿玩一玩。其乐也融融。要说评剧值得传承,我觉的责任还在上边。首先要有传播的途径和展示的平台,艺术家们随便唱了几段,很快就有一大帮人会唱了,如“好妈妈,卓文君”等。开心双休日、绝对有戏等栏目别管他内幕如何也刺激了好多人的表现欲。但这多是互惠双赢性的娱乐性活动,真要传承评剧,还需要专业人员、团队克服困难,争取支持,开拓市场,推陈出新。作为评剧爱好者,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二十年以后我们玩不动评剧了,但能有现场观看聆听的机会。但愿吾辈不是评剧的最后疯狂。
不妥之处但念戏缘之亲恭请各位同仁见谅。
作者:
风上人
时间:
2010-6-24 15:36
是的,应该有一些年轻人加入评剧队伍,把评剧传承下去。
作者:
黑土
时间:
2010-6-25 08:11
标题:
关于评剧的继承和发展
关于评剧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抓年轻队伍是个好办法。办学校、办学院,从娃娃抓起等形式的、可见的、可行的是能办到的。关键是接受市场,接受群体的范围是很主要的。就像企业的产品一样,有产品,没销路,后果如何,显而易见。现在的文化娱乐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胃口去享受。看电影、看电视、听歌曲,跳舞、打牌等等。不是“文革”时期的八个样板戏,看也是它、听也是它,久而久之真正达到了普及。我们的评剧,本来就是个北方的地方剧种,南方人接受的太少,现在北方的一些观众也去享受别的文艺形式了,年轻的就更不愿意顾及评剧了,所以现在的评剧潜在着危机。评剧唱段进学校、评剧唱腔占街道,评剧戏曲上电视,评剧舆论经常造,能够改变一些现在的被动面貌。
(个人愚见)
作者:
评剧爱好者!
时间:
2010-6-25 11:08
关键是评剧不是房地产,不能和GDP挂钩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