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花唐上”学唱《谢瑶环》
[打印本页]
作者:
戏迷MP5
时间:
2011-3-14 19:47
标题:
“花唐上”学唱《谢瑶环》
今天新录了一段“花唐上”女士的伴奏带学唱《谢瑶环》,借此传送,欢迎所有老师、朋友不计巨细提出宝贵批评意见。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1-3-14 21:13
标题:
唱的好
有气势!发声吐字很清楚,有水平。欣赏了。
作者:
lgd
时间:
2011-3-14 23:30
头一句听听原唱是怎么唱的就知道了。
作者:
戏迷MP5
时间:
2011-3-15 09:02
谢谢LGD老师的指点,领教了。虽说是学唱,不过是模仿而已,没有什么功底,这段的模仿对象是李懿的原唱,经您指点又细听了一下,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音准、板眼、吐字、收音等。难得得到您这样的老师的指教,希望您说的更具体一些,以便今后尽力的改进提高。再次感谢!同时也希望其他老师从各个方面评头论足、悉心指导。
作者:
lgd
时间:
2011-3-15 09:57
标题:
回戏迷mp5
我是随便瞎说的,得罪之处望见谅!唱腔我认为声音必须立起来,咬字发音必须准。找到自己发声的位置。唱段就和水的波浪一样有起有浮,语气的轻重声音的大小要自己掌握,发音要按照汉语拼音发音,几声就唱几声。肚脐下是什么感觉,感觉到位了什么都有了,个人的看法,不对之处多多批评!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1-3-15 10:44
标题:
这就是水平
lgd朋友的评价很中肯,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声音必须立起来”、“咬字发音必须准”、“找自己发声的位置”、“语气的轻重声音的大小”、“肚脐的感觉”等等,这几点对演唱者很有帮助。
作者:
戏迷MP5
时间:
2011-3-15 12:38
标题:
回LGD老师
您说的非常好!尽管我的先天条件和文化水平没有唱戏的素能,但您的指点对我这业余的评剧爱好者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鞭策和鼓励。应该说,艺术是很深奥的东西,“无师自通”基本不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得到老师的教传也是荣幸,也说明老师是看得起的,所以再次感谢LGD老师的指教。我一定按照您所说的几方面认真的体会和学习,争取尽快有提高。顺便说一下,奉旨的“旨”字,原来改过,可后来不少人还是那么唱,就又顺边了。
作者:
hyx-sgh
时间:
2011-3-15 16:28
嗓音条件不错,音准、板眼也挺好,有名师的指点,一定提高的更快,努力!
作者:
滦河琴声
时间:
2011-3-15 20:22
如果不用伴奏带,效果更好。
作者:
戏迷MP5
时间:
2011-3-15 21:43
感谢各位老师朋友的关爱和鼓励。的确,伴奏带唱戏,那是没办法的办法,会不会唱,唱的好坏先放在一边,首先说这是一种逆向程序的作业,不是乐队为唱者伴奏,而是唱者为乐队配唱,音调板眼总得摸着人家走。尤其受住房(楼房)的局限,音量太大邻居隔壁不愿意,太小自己又听不好,难免顾此失彼影响质量。不过作为业余休闲爱好,娱玩是第一位,质量还是第二位的,“嘛好不好的,乐呵乐呵得了。”话虽这么说,我还是真诚的愿意接受老师、高人的指点,进而提高娱玩水平,毕竟,我们爱好了评剧,就得尊重评剧,同时也是尊重自己。从另一个角度说,能在评剧这潭水里激起小小的一片涟漪,也算是为弘扬评剧作出的贡献。
言辞未作仔细推敲,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作者:
lgd
时间:
2011-3-16 00:18
标题:
回戏迷mp5
大家都夸唱的好!我就去得罪人的。实际业余的唱到这种水平就很不错了,但为了唱的更好发挥更好的水平还得努力学习。比如忽听得堂上的忽听,忽唱的有点猛,听唱的托了。忽的把汉语拼音声母h带唱出来,声音可以由小变大,有理不在声高吗!唱腔唱到百分之八十就可以了,不能唱到百分之百。内在的东西都在里面裹着。高音气往下压,低音气往上提,否则肯定会量调的。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1-3-16 07:44
标题:
学习了
lgd老师的点评非常实在。我们不能总是一味的夸,指出不足为的是让你进步。这也是对评剧事业的贡献。(你要是唱的什么也不是可能就没有人给你指不足了)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作者:
戏迷MP5
时间:
2011-3-16 09:19
标题:
感谢LGD老师
LGD老师请不要自讽为“得罪人”,我们这儿感谢还来不及呢。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您既肯给予指点,说明我们还有提高的空间。又则艺无止境,我们把业余的水平搞得越好,那些给我们创造了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的艺术家才越高兴。
作者:
lgd
时间:
2011-3-16 10:52
标题:
回常子金老师和mp5老师
谢谢二位老师!我们就得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才能进步的快,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也知道业余玩评剧的都是谁也不服谁,哈哈!而且都感觉自己唱的好!别人提点建议或意见特不爱听,但你可以听听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对的你听不对的可以不听,指出你的不足你自己掌握了或改正了那是你自己的东西。人无完人,艺术是无止境的,什么时候觉得艺术这东西深的可怕你就达到最高境界了。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1-3-16 17:07
标题:
我有同感
lgd老师的话说得非常好,我有同感。“业余玩评剧的都是谁也不服谁,而且都感觉自己唱的好!别人提点建议或意见特不爱听”,这是普遍现象。一般人很不容易听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好像是这样就比别人水平低了),但是如果总是互相吹捧,自我感觉良好,那岂不是就很难进步了吗。欣赏别人是好,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但我觉得是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指出不足就是这个目的。“指出你的不足你自己掌握了或改正了那是你自己的东西”。“人无完人,艺术是无止境的,什么时候觉得艺术这东西深的可怕你就达到最高境界了”最好这句话太精辟了!
作者:
戏迷MP5
时间:
2011-3-16 20:39
标题:
回LGD老师
LGD老师特谦了,戏迷MP5绝不能接受“老师”这个称谓,我们接触评戏年头有限,理论方面的知识更是一知半解,处在初学阶段,今后还要努力好好学习,还望老师们多多指教。
作者:
戏迷MP5
时间:
2011-3-17 20:42
接着上边二位老师的话,也粗浅的谈一谈“业余玩评戏的都是谁也不服谁”这个话题。的的确确,就个人所能接触的层面而言,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也莫概其全。“不服”理应是提高水平的动力,但更多的动力好像没用在学习提高上,反而用在了嫉妒、打压、占有、逞能等方面(言重了)。应该说,评剧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没有一帮互相帮衬、互相补台的的人马是难以完成符合要求的艺术成果的。虽说业余活动因为是以娱乐玩耍为主,要求太高显然不符合实际,但问题是广大观众平常接触的是业余娱玩演出为多,多数人分辨不出对错好孬,没有一定的质量就会让人们特别是无意中接触评戏的人们以为“啊,这就叫评戏呀!”,从而大大降低评剧艺术的欣赏性和吸引力。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爱拉爱唱玩评戏的人们应该把“不服”的心态变成虚心学习的动力,勇于向高难技术挑战,不要把老师的指导当做别人的挑剔,要有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勇气,但也不能知丑不饰,学习就是为了装潢打扮自己,在我们自己抑或一班人玩好的同时,也尽量给观听众一个好的评剧印象。
纯属瞎说,诸君切勿在意,但有非常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
玉昌
时间:
2011-3-18 08:02
唱的很不错了。LGD老师说的很中肯,我觉得花派的最大特点是尾音落在小5(音符),用小舌后边发音,放的出去,收的回来,同时注意尾音还要落在拼音后面的字母,也就是按辙口收音,不知对否。
作者:
评戏乱弹
时间:
2011-3-20 14:38
唱的真是不错啊!!!!!!支持!!
我觉得花淑兰的演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举重若轻。。。
戏迷的学唱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自己 要有一个完整的艺术理念,唱的像与不像是其次,发挥出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
作者:
戏迷MP5
时间:
2011-3-29 08:59
标题:
感谢
好几天没上网了,感谢几位权威性老师朋友的点评指导,真是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