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怎样转调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来明1
时间:
2011-11-27 11:08
标题:
怎样转调
请问各位老师,胡风汉月的今别离一段中,由G调转F调用什么弦拉呀。谢谢。
作者:
hyx-sgh
时间:
2011-11-27 16:56
是不是由5,2弦儿,改为6,3弦儿拉啊?研讨探讨!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1-11-27 17:16
王来明网友你好,问题提的很好。
《胡风汉月》转调(G-F)时,板胡要准备两把,都定25弦,一把外弦定A,一把外弦定G。
转调之前用外弦A的琴,转调之后换外弦G的琴。
注意转调之前休止几小节换琴后,转调时板胡进入。
其他伴奏乐器不用换琴,变调(G-F)即可。
作者:
dt828
时间:
2011-11-27 17:56
标题:
是不是这样
开始用5—2弦。大量的干唱和二胡及弹拨单独伴奏。到王爷呀的呀转为1—5弦。其中多处干唱。到左贤王念白处又回到5—2弦。当念白到你汉家转到6-3弦,一直到最后,一直使用6—3弦。其中间奏或背景音乐单用二胡和弹拨。这个选段我认为在评剧伴奏中是比较难的一段,一个是转弦比较多,最难的是6—3弦部分,本来主旋律应该是6或3,可是它的主旋律却是5。这就给拉弦带来难度(对于我们业余来说)。然而它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如果乐队和演唱者配合得好,相当的好听。刘秀荣的这段演唱把戏推到了最高峰,达到了最高潮。把蔡文姬为了国家割舍夫妻及儿女的感情,毅然别离。感情既柔情似水又悲壮豪放、铿锵有力,扣动人们的心弦。太棒了!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1-11-27 18:33
楼上把这个段子把握的非常好,看出来是位行家。
《胡风汉月》今别离唱段难度很高,但很好听。主要是音乐创作中,增加了其他评剧唱段通常所没有的音乐元素,故演唱及伴奏都要求很精,表现力非常好,有特别完美的视听效果。
要回答一楼的问题,应该是:(G转F后)用25弦,转调前要换琴。
作者:
WYS
时间:
2011-11-28 08:37
张长功老师说的非常清楚,确实用两把板胡.从左贤王念白开始板胡已经停了,用高胡领奏,一直到国事家事你要撑起来后的那段过门开始板胡进入.此时的板胡应该是F调的(但应是52弦,既:外弦定G).
作者:
王来明1
时间:
2011-11-29 08:03
标题:
谢谢各位老师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点,我明白了。如张长弓老师所讲,最好用两把板胡,效果最好。业余玩者用一把板胡,转调为F调用6-3弦拉,也是一个办法。但与曲子的5主旋律不搭调,不太好听,但乐器多也可互相弥补。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对。
作者:
lgd
时间:
2011-11-29 13:16
如果演员能唱上去还转调干吗,演员唱不上去才降调的。评剧没有用6-3弦的,5是评剧当中最常用的你怎么处理?
作者:
dt828
时间:
2011-11-29 18:07
标题:
这个问题非常好
王来明老师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很值得我们这些业余乐手们研究学习,从而提高技艺。对是否准备两把板胡,我还弄不明白,因为我不是拉板胡的。如果今别离后半部分用低调板胡拉,还是5—2弦。当然可以,但我觉得好像不是那个味儿。比如拉京剧西皮,把弦调好,用5—2弦拉,绝对不行,那就不是京剧了。我想提出《向阳商店》中喜彩莲唱的夸手,紧接着张淑桂唱夸手,都是F调。如果也换板胡,用5—2弦拉,行不行。这段双夸手怎么拉。请大家讨论。我还想提出《朱痕记》中望坟台一段马泰唱腔,是用4—1转1—5弦拉还是用5—2转2—6弦拉,我看业余的怎么拉的都有。请有经验的乐手们发表意见。
作者:
WYS
时间:
2011-11-30 10:31
关于今别离这段唱段是否用两把板胡的问题,LGD最有发言权,他和今别离原版伴奏琴师是好朋友,他说的没错。
京胡分西皮、二黄。板胡也分F、G、A调之分,不是一把板胡拉几个调门。当然你说业余的凑合着玩也未尝不可。
夸手这段唱腔,是根据唐山皮影创作的,大部分是四胡(四弦)伴奏,板胡是绝对出不来这个韵味的。板胡在后半部“搞的你一双小手……”开始板胡进入(也是52弦),大家可以仔细听听这段唱的音频。
望坟台这段唱,大板胡用15弦转52弦,二胡用41弦转15弦。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1-11-30 11:52
就望坟台大板胡转弦问题与WYS老弟商榷,是不是应该先用5 2后转5 1哇?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1-11-30 11:53 编辑
]
作者:
WYS
时间:
2011-11-30 16:00
百合老您好,不好意思,讨论几个小问题惊动您了。
我理解是这样,大板胡正调是D调,里弦定A,外弦定E,拉52弦。这段唱腔是A调既1=A,所以我认为应该是15弦。到两军阵遇黄龙把元帅追赶转为前1=后5了,就是转为52弦了,也就是大板胡的正调——D调。
所以我还坚持这段唱腔是15弦转52弦,不知对否,请百合老指教。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1-11-30 22:12
标题:
回WYS
老弟 真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也是我一时没算过账来,就和老弟‘商榷’!看了你的帖子才晃然大悟!你说的完全正确!由定弦A E到变调都是对的!老哥冒失了!!!
作者:
WYS
时间:
2011-11-30 22:56
百合老哥您客气了,您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希望以后多指点。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2-12-5 21:53
现代评戏所用器乐不单单是用板胡、二胡那么几件了,这段唱转F调后怎么伴奏首先看唱腔是什么风格,我听着是“唐剧”风格,WYS老弟您听是不是呀,因为您是唐山人。
作者:
WYS
时间:
2012-12-6 18:35
疯子老兄,您说的是今别离吗?您说的非常正确,后半部确实有“唐剧”风格。它不但有唐剧风格还有新疆民歌的风格。您就单听中间《抛不开》那几句板鼓的伴奏,那也是别有特色的。这段唱的伴奏是一个大乐队,包括管弦乐和电声,所以按一般评剧乐队是出不来这个效果的。理解的不对请批评指正。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