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何提高业余乐队的伴奏水平
[打印本页]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26 16:34
标题:
如何提高业余乐队的伴奏水平
本人从打97年退休后一直参与评剧业余活动,深感乐队的整体伴奏水平要想提高一块实在太难。想请教各位老弟有啥高招?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6-26 16:43 编辑
]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26 17:32
版主又给我们提了一个非常好的话题。对于戏曲的文场伴奏,过去有个三五个乐件也就可以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戏曲伴奏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为了完善传统的艺术,展现戏曲的风采,我想首先应该完善文场的配置,乐件一定要配置齐全。除了大弦评二还要健全弓弦乐,弹拨乐、吹奏乐和低音。只有这样才能烘托戏曲的剧情和效果。要想提高伴奏水平,配合协调就很重要,大齐奏的伴奏恐怕不能获得很大的提高。
[
本帖最后由 张长弓 于 2012-6-26 20:19 编辑
]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2-6-26 19:37
我认为除了张老师说的,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了解一些锣鼓经知识。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26 20:35
赞同金版主观点。评剧伴奏的演奏员应该懂一些锣鼓字谱,下面锣鼓字谱(1、2、3)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张长弓 于 2012-6-26 20:51 编辑
]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26 22:46
两位老弟
所言极是,长弓的乐件配置,子金的锣鼓经知识,都说在点子上,都是每个乐队及成员应该做到的。
可是,就是因为业余,想达到这个起码的标准,真是难!难!难!
长弓老弟的锣鼓经谱子都是最常用的点子,每个演奏员都应该掌握。可是,在业余的乐队里,凡是爱好拉评剧的人,年龄最小也都是50岁开外的,想让他们学点锣鼓经比登天还难,就连最常用的开头如:大小锣垛头,尖板,搭调,帽头,风点头,带锣等等。都听不明白,一周背不会一个点子,时间长了自报自弃了。
在这种状态下,就连‘大齐奏’也齐不了!咋办?难!难!难!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6-27 01:58 编辑
]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27 09:36
业余团体的伴奏人员水平肯定是参差不齐,乐件也不能齐全,这只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弓弦乐器的伴奏人员(二胡、中胡、低胡等)应该有一些,弹拨乐器的伴奏人员(扬琴、琵琶、中阮、三弦等)可能会少一点,吹奏乐(竹笛、唢呐、笙等)就更少了。即便是乐件不全,我想也是可以因地制宜的配置好自己的乐队,从大齐奏开始,逐步提高伴奏水平。
作者:
顺其然
时间:
2012-6-27 21:15
我认为哪里业余小团体的演唱水平高,乐队肯定比较优秀,优秀的乐队一定会有一个懂戏.吃戏且功夫过硬的好大弦。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28 22:56
长弓老弟
按你说的乐件配置,老哥这十多年也风光过,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乐件几乎是应有尽有。可是,好景不长,玩不到仨月两月的就开始掉头,最惨的到过只剩下一把评二。这就是业余团体的特性!人员没约束,随意性特强,高兴来了,不随意走了。这就是我说的第一难!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28 23:38
第二难!
人际之间平衡难,由于人的素质,个性,技艺等差异,往往出现‘八仙过海’的状态。就是因为业余,没有组织手段。只靠感化,说劝,表面平静,常常是心里叫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29 00:09
第三难!
队伍年轻化太难,我这个乐队成员的平均年龄64岁。现在想找50岁以下爱好评剧的就更是难上加难。一个老龄化的乐队,惰性都很强,有些技艺差一点的,想要他们提高也是很难。这就是我十多年经营业余乐队的感受。可别笑话老哥哟!
作者:
WYS
时间:
2012-6-29 10:39
百合老说的这种现象估计哪里都有,业余的就是这样。由于老龄化的问题又引出了好些问题:如这个打工去了,那个看孙子去了,那个又去陪读了……本来挺好的一个小班子,在一起磨合了一段时间,挺有点意思了,可是就这样…..嗨,比较惨谈,练水平低的都不多,更别说提高技艺了,所以有时玩起来也没有信心了。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29 12:31
百合老、WYS说出中业余团体的要害。其实大家在一起就是娱乐,时间短还好,长了就暴露出问题来了。嗑瓜子磕出个“臭虫”来----什么“仁”都有。中老年人的经历都很多,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在一起玩只是个爱好。有时候个人的一些家务琐事会影响团体的,这也很正常。不过,一个团队是需要一些品质好的人才能做起来的。没有素质的人跟他玩也没有什么意思,这样的人到哪去玩都没有人要呀!所以,对于这类人也不必介意,不值得生气。还是好人多,在一起玩玩会很开心的。 ---祝百合老及中老年戏友们玩得开心!---其它的不算什么事!
[
本帖最后由 张长弓 于 2012-6-29 12:33 编辑
]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29 21:38
WYS,长弓老弟
看了二位的帖子,心里得到了一些宽慰。我已感到目前自己太有些情绪化,不过也是事出有因。就在前不久几天,我乐队的‘腰’被人挖走了,还断了一只‘左膀’(一个拉中胡,一个拉二胡)。他们都是我带了五年,由不懂评剧到爱上了评剧(他们以前是拉歌曲的,是为了蒙中音胡,暮名来找的我,当时我的条件是:蒙中胡可以,但是得在我的乐队拉两个月评剧,就是这样留下了)。后来一直是配合的非常默契,可称为‘干将’!就是因为戏友之间小小的不睦,被另一个团体乘机给挖走了。而我又无力挽留,也只好沉侵在失友之痛之中。所以现在才感到业余玩的太坚难!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6-29 21:52 编辑
]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29 22:21
我也为百合老感到很惋惜的,已经培养好的乐手走掉了。缺几个人不要紧,乐手还会有的!我想知道百合老您的乐队目前的配置情况,不知方便否?
作者:
WYS
时间:
2012-6-29 22:38
长弓老师说得非常好,一般喜欢评剧的人大都年龄比较大了,其实就是玩的高兴,玩的开心就好,在玩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就更高兴了。真要是干专业的,也有许多苦衷,连我们这里评剧团拉大弦的都辞职不干了,何况我们业余小团体呢,可见目前评剧的处境,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29 23:36
长弓老弟
目前我的乐队构成:板胡,两人(评二互换)。二胡,三人。杨琴,一人。三弦,一人。大沅,一人。低胡,一人。
这就是来齐了的状态。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30 00:20
WYS老弟
其实就是玩的高兴,玩的开心就好,在玩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就更高兴了。
这话说到老哥心里了。十多年就是为了发挥一技之长,乐在其中。给戏友扒谱子,抄谱子,复印谱子,从未感到累。靠手艺给戏友做评二,修板胡,蒙二胡,中胡,三弦视为乐事。技艺上互相探讨,以求提高,也就凭这些与戏友们相处。戏友们有一点点的提高,都是快事。而得到这点快乐,相对的是要付出心力,体力,财力为代价的,这就是业余!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6-30 09:42 编辑
]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30 10:17
百合老:你们的乐队很整齐,与您老的努力分不开呀。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30 12:01
长弓老弟
从乐件来说,业余玩玩还是够用的。可是水平只限在大齐奏。老哥何尝不想拉你的配器谱子,就是水平不给力呀!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30 15:40
百合老可不要这么说,我制作的有些曲谱可能是太繁琐了,其实,一般戏曲伴奏特别是业余小团体,在适当的时侯走做一些伴奏分谱就可以了;在需要衬托的时候走一些副旋律,增加音乐美感效果;特殊的地方突出弹拨或低音等。我想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乐队了
。---说的度一定对---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30 15:54
另外,演奏员的水平高低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心齐,泰山移。水平再高演奏时不齐,都不在板上,那也是不行的。其实一个好的乐队,演奏齐了很重要,齐了大家都对了,不齐大家都不对了。伴奏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曲谱,该拉时就要坚决的拉,该停时必须停。这不仅仅是演奏的水平问题,是一个人做事情的态度问题,有的时候是应该讲究认真二字。
作者:
WYS
时间:
2012-6-30 18:40
认真二字非常重要。其实不怕演奏水平低,关键是要认真对待,今天拉不齐明天接着拉,今天拉不好明天接着练,总有一天会有进步,会拉齐拉好。
百合老的乐队比较棒,如再加一个《苼》效果会更好。
张长弓老师配器的谱子非常好,可以找一些演奏高手适当走一些配器,效果也是好的。
作者:
王家
时间:
2012-6-30 21:28
再加一个电子琴。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6-30 22:21
长弓老弟的:
伴奏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曲谱,该拉时就要坚决的拉,该停时必须停。
这是每个乐队成员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着乐队谱子的统一,全都用一个版本的谱子。基本都是使用我所整理过的,亲自抄的的谱子。不论是新扒的,还是重抄的,在谱子上都标上了:停,入,渐慢,渐快,稍慢,稍快,渐强,渐弱,突彻,大彻,等力求戏友们一目了然。谱子的统一,完整是非常重要的。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6-30 22:23 编辑
]
作者:
张长弓
时间:
2012-6-30 22:58
谱子明确了,演奏时就会很流畅,强弱、快慢、停入,每个人心里都有数,那就齐了,就对了。不像有的曲谱,乱七八糟,稀了糊涂,每次练习,每次演出都是稀了糊涂一锅粥。确有其事呀!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7-1 00:14
老弟说的没错,我们这里共有五伙玩评剧的,其它几伙有的谱子就没法看了。谱子大小不一,字体不一,耍单篇的啥样都有,找一段唱腔要好几分钟,间直是在浪废青春。不是老哥挑好听的说,我乐队其它成员的谱子都是我给装订成册,每本都有醒目的目录,找起来很快。平时做好基础工作,用时就方便的多了。 对不?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7-1 11:29 编辑
]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7-11 23:12
关于提高整体水平
我认为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谱子的统一。所有乐手都使用一个版本的谱子,比如:谢瑶环‘大堂’花淑兰和曾昭娟唱的不一样。‘格登太子’新凤霞和谷文月也不一样。那么,你这个乐队就不能谁的都用,只能用一个人的,其它唱段也是一样,名人唱的各有特色,只能选用一个人的唱腔来用。谱子不统一,难得拉的齐。是不是这个理?
作者:
lhb9986
时间:
2012-7-29 10:41
看了几位老师的帖子,有些感触,直言交流,请勿见怪;个人感觉一个乐队水平的高低可以从乐队整体的音准来判断,不妨从定音入手,一步一步来,不能着急,因为每个人的素质和乐感都不同,要因人而异;另外,如果乐队每个乐手都有单独的麦克,音量和谐更为重要;
作者:
lhb9986
时间:
2012-8-18 23:04
谱子不统一,难得拉的齐。
作者:
lhb9986
时间:
2012-8-19 06:18
从定音入手,一步一步来
作者:
梧桐雨
时间:
2012-8-29 11:09
有的人有谱也不看,喜欢背谱拉,结果又记不准,就成了跑梁子,弄得整体都不齐。我还是觉得在熟悉谱子的基础上,演奏时瞄一下曲谱会更好,不知对否。
作者:
王家
时间:
2012-8-29 13:29
还是有谱把握大一些。业余玩家不见得每段都那么熟。拉好了扔掉谱子就完美了。
作者:
gwf88
时间:
2012-10-31 07:05
作者:
百合帮主
时间:
2012-11-7 11:54
ap123老弟 ‘跑梁子’是评剧最原始的伴奏方式,最早期的评剧唱腔没有自己固定的曲谱,乐队只是跟据唱腔的落音规律在上下句之见只拉过门。建国后评剧由于音乐工作者的参加,使评剧唱腔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有了自己的曲谱,乐队是按谱子伴奏,也就不再‘跑梁子’了。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