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开头

文、武场的配合,全场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是选段,还是比较容易的。首先你得知道,“板、眼”这两个专业名词。板:既是鼓师左手打的板。眼;既是鼓师右手敲的鼓。演奏中板用“本”表示。眼用“大”表示。(有点班门弄斧了)

比如说大跺头:大大大台仓个来台乙台仓 大扑 台 仓
                                                                 0  X  XX XX XX
大扑是一拍,当你听到鼓师给出的“大”时,即可在后半拍起前奏了,就是在扑的时候起前奏。如;刘伶醉酒,去年今日,三春杨柳,千里奔波等等。
也有稍微特殊点的,如yqdxgls老师所说的秦香莲《与驸马打坐在开封堂上》这一段前奏,
大大大台 仓个 来台 乙台 仓 大扑 台 仓
                                                X  X XX XX XX那就必须和“大”同时起了。

其他就更简单了。
如小跺头:你只要听到鼓师打出“大大大大”时你就可以按着鼓师给出的节奏起前奏了。武场的老师们自然会按着鼓师的指挥和你的演奏结合在一起。如:祥林嫂《残冬将近又到新年》、王少安赶船《书房内苦读闷坐》等等。

还有尖板:
当你听到鼓师给出“八大台”时,你就可以起前奏了,别的你不用管,你只要按着鼓师给出的速度,拉好你的每一个音符即可。如:谢瑶环的《大堂》前奏、孙庞斗智的《大雪纷飞》前奏等。
如yqdxgls老师所说的夺印中的水乡三月,刘巧儿中火红的太阳出东方,花为媒中的玫瑰调等等。都是听到鼓师给出“本大大大”时即可起前奏。

其实我也不懂,只是在和鼓师合作的时候自己的一点体会,说的不见得对,请各位戏友给予批评、指正和指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