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很有的韵味了。看来您又下了不少的功夫。敬佩!
我帮您找到了一些介绍新凤霞老师新派演唱风格特点的资料,您是搞音乐专业的,专业知识应该没有问题,仅供您参考(见我的后续回帖):
评剧的旦角(女声)唱腔在传统的“四大流派” - 评剧“四大流派”是指“李派”(李金顺)、“刘派”(刘翠霞)、“白派”(白玉霜)、“爱派”(爱莲君)基础上,逐步出现并形成了以新凤霞为代表的“新派唱法”评剧唱工的第三个阶段。
新凤霞的演唱艺术开拓了评剧唱工的第三个阶段:
评剧唱法的三个阶段,一是以月明珠为代表的“男旦”时期,唱法以假声为主;二是以李金顺为代表的“四大名旦”时期,唱法以女声本嗓为主;三是以新凤霞为代表的以本嗓为主的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新派唱法的特点是:
(1)擅于运用各种共鸣器官,如胸腔、头腔、鼻腔等部位,扩大了音量和音区,其音色明亮、甜美、圆润;
(2)唱工(演唱方法)擅于运用“嗽音”、“疙瘩腔”、“卷舌音”、“鼻音”等,充分地表现出一种自主创新的崭新的唱法;这种唱法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评剧界的褒贬不一中迅速得到普及并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誉。戏曲唱法对流派的追求和欣赏,有着自己民族的审美标准和欣赏习惯,是与西洋唱法的审美意识炯然不同的。我们所欣赏的戏曲唱工,既有娴熟的吐字归音和演唱技巧,又有浓郁的剧种风格和醇厚的韵味儿,人们常常比喻为“迷人的声韵醉人的音”,可谓“珠圆玉润”。新凤霞的评剧艺术唱工所表现出的“新派唱法”是在评剧传统唱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
附:新凤霞老师画作-富贵图
[
本帖最后由 评剧鉴赏家 于 2012-9-17 23:1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