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评剧要复兴,希望在农村

文章不错,有同感,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事实存在,我有几位同仁,他们长年活动在农村,他们在河北的迁安地区活动已经有好几年了,他们在那里活动有两个团体,每个团体的人员不多,只有30多人,有时候也有走穴来的临时客串的,乐队的人员也很少,文武场加一起只有5.6个人,但是他们几乎什么戏都能唱,戏码也比较多,主要是以传统戏为主,他们是私人组团,老板每天管三顿饭,每顿饭都是一菜一饭,遇到有大方的老板可能会给两个菜,老板给大家开资,余下的是老板的收入,每年尤其在农闲时候必演,在有矿山的地区是常年坚持演出,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呢,一是那里的老百姓需要,二是因为他们为了生活,再有也是他们喜欢这项工作,他们的收入也不错。那么我们大到专业院团为什么不能下乡呢?因为农村那里的条件太差,他们在城里生活习惯了,有国家给的丰厚的待遇,有着高级别的演员职称,在城里呆着虽然一年也不演出一场,但是工资却不少一分钱,何必还要去农村吃苦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疯子 于 2010-10-5 14:53 发表



评剧爱好者弟呀您不是东北人吗?怎么到河北的迁安还能撂场子?
艺术无国界,因为那里有需求。最近又听说有一部分人,已经去天津演出一阵子了,天津是个好地方,那里的环境好有这个氛围,她们在小剧场(小园子)每天都有演出,票房收入也不错,有一位鼓师在那里已经干了十几年了

TOP

另外就下乡的话题再啰嗦几句,其实如果每个人在城里有安逸的生活,又有稳定的收入,再让我们自愿去农村吃苦,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不会选择这样做的,我也不会的,我们想的是怎么样改善生活水平,怎么样能有房子住,在有了一定物资基础的情况下,才能玩评剧,政府可能也不愿意做这类事情,地方政府要的是GDP指标,要的是政绩,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支持的,因为是要花钱的,就评剧节来说,每两年一届能够坚持下也是很不容易,能够每届都参加的,也就是那么几个有实力的团体,就其他部分团体也是非常艰难的,每个剧团参加一次评剧节,他们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排一个参赛剧目少则二三十万,多则百八十万,可是参赛回来又怎么样了呢?还能演出几场呢,有的团体就是为了参赛而参赛,这样的事情政府可以支持一次两次,可是不能永远的支持下去,现在政府要就文艺团体产业化,不知道产业化后会怎么样。

TOP

疯子兄您就不要取笑了,我可没那本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