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做了个小板胡(图)

评剧板胡不应太离谱

欣赏到朋友的杰作板胡。技艺高超十分钦佩。以我之所见没有看到评剧板胡迹象。评剧板胡没有用机械轴的。更没有必要加上底托。担子用乌木可以,重量够用发死共鸣震颤没有铁犁,檀木好。瓢,更离谱采用椰瓢密度不够,戏剧板胡大多用槟榔瓢。我看到有用竹筒,山楂胡碾碎粘制,当然那都是60年以前的事情。总之一定要敞口为好。弓子后半部没有看到,过去板胡弓子杆还要长粗,老评剧大哭大叫小弓子不给力。担子稍细没制造出戏剧板胡特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尽快看到你制作的戏剧板胡。

TOP

板胡采用机械轴,是60年代以后的事情,首先由二胡试用,采取涡轮蜗杆式,也有使用螺栓螺母式的,那时的二胡还叫南胡哪。在哪之前无论京评剧都用丝弦的。学拉胡琴首先老师教的是操琴姿势,然后教你如何换弦。京胡首先学会系弦扣。大弦里弦有线车缠绕不少占弦。换弦时只要一拽罔个嘎达往琴底弦勾一挂便妥。戏剧胡琴就是这样延革至今。目前变的千奇百态,事物在发展无可厚非,也许是发展潮流。我反对那种盲目乱借鉴,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坐姿。我发现有不少专业有不小名气的演奏者,往哪一坐斜腿拉胯,摇头尾巴晃,有的长发不男不女,等等。估计姜老也是看不惯怀着遗憾离去了。
在这里我发现有几位造诣很深的专家,尤其哪位传授怎样拉好板胡的老师,很难得,是爱好板胡,想要拉好板胡网友的共同幸运。胡阑说说而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