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了许多新名词,LGD先生的建筑装修,钻天猴,拉锯等。帮主老兄的枣核,蹦豆,抽丝等等词汇不胜枚举。我的理解就是他们费尽心机如何把拉好板胡的经验介绍给朋友们,网友们也努力参与提出宝贵心得。这种传授方式十分可贵值得推广。 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几十年过去总结起来平平而已。就以上师傅们的介绍都离不开个人领悟,加上基本功。有些网友理解很高他觉得光听不行需要看,又感觉看也不行需认师傅言传身教。我认为这些要素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途径。因为音的变化太大了,说之,歌之,舞之,用语言表达不了才用音乐表达。我们现在是想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不管用什么样语言是无法讲清楚的。其实以上帖子把音符处理已经讲明白,枣核两头尖当中鼓,那就是告诉你字头,字腹,字尾,我们讲的是音符,那就是告诉你对每一个音符负责,要赋予它生命。颗粒状,就是要清晰有力度。像蹦豆,就是干净利落饱满洒脱。用语言就表达到这个程度了。我们是需要用胡琴表达的,怎样表达?基本功。我发现这里有人一提到基本功很烦感,认为吹毛求疵,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基本功万万不可以。业内都知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业内人士都有感受,问问帮主是不是这样。右手弹打柔滑,下次雨休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