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兄、弟讲的太好了,“比如百合老讲的 打 揉 抹 究竟是哪该打,哪该揉,哪该抹?这些技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效果,什么样为丝,什么样为豆...如果不亲自聆听我们永远也设想不出是什么效果,”通过学习我认为只是听不行,还要看到,还要有是教者的解释,这就是抄近走,然后就看自己的悟性了,评剧爱好者!老弟曾经讲过“不到位不行,过了也不行,”恰到好处就出味儿了,最关键的是如何把那些没有音符表示的手法给亮出来,还有在唱腔中你那儿该阴着走,哪儿该大胆的亮出去。评剧板胡是不断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的,经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听听五十年代以前的音频和现在的音频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但我们学的是那个“劲”。二位兄、弟我学习的体会对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