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真篇文章出自黄兆龙老师之手。这篇文章客观、如实、贴切的介绍了魏荣元老师。我和魏荣元老师曾有过一面之交。1974年8月,为了参加全军汇演,我奉首长令从昆明只身来到北京购买样板戏【杜鹃山】全套服装。经过72小时的日夜兼程赶到了北京。下车时天还没有亮。顾不上去招待所休息,徒步直奔前门大街北京剧装厂的门市部。那时人们工作起来是革命加拼命的。等了几个小时门市部才开门。负责人是一个姓张的老头儿。我和他说明来意。没想到他对我相当冷淡。我拿给他的介绍信他连看也不看。他的理由是:全国都来这里买剧装,我们连本市都供应不上。一律不对外。他甚至连外国友人都拒之门外。我好话说了千千万,可是对他来说好像一句也没有听见一样。第二天我又早早来到这里,我想心诚可以打动他。可是他对我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不要打扰他们的工作。我实在是束手无策了,打电话向首长汇报。首长指示:“这是政治任务,一定要完成!”天呐!一连几天我都吃不好,睡不好。找了几个关系根本不起作用。正在走投无路时我想起了有一个刚退伍不久的战友。她叫张会琴。她的二姐叫张秀琴。(在【向阳商店】中和张淑桂唱AB角)。在中国评剧院上班。找找她也许起作用。经过一天的奔波我终于在体育馆西路旁门5号找到了战友。说明来意。她提出的条件是事情办成以后给她买一张各路公交通用的月票(当时只是5块钱)。我当然答应了。她陪我去白塔寺(当时中国评剧院所在地)找她二姐。我们边走边谈。忽然从后边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男人,到了我们旁边下了自行车。他中等身材,穿一身普通的蓝色制服,戴一顶再不能普通的布帽,半旧的自行车。原来他和我的战友认识,他们亲切的交谈起来。我急于去白塔寺,几次打断他们的谈话。那位同志临走向我点了点头表示歉意。他走后我的战友告诉我他就是魏荣元。天呐!我懊悔极了。白塔寺我们没有找到二姐。晚上我们又到二姐家里去找。二姐住在前门大街珠市口培英胡同6号。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里边住的都是评剧院的人及其家属。我们刚进院,魏荣元老师也进来了。现在他在我的眼里高大无比了。想起我白天的不礼貌行为,我又紧张又尴尬。魏老师主动和我打起招呼。紧张的我不知说什么才好。当晚我们在张秀琴家一起吃的凉面。魏老师问我哪里人,我说唐山人。魏老师很高兴,和我论起同乡来。他告诉我他也是唐山人。紫草坞村的。我说我知道这个村。那里产石灰。我们老家建房都是用那里的石灰。魏老师告诉我,他离开家乡以前除了跟戏班以外就是烧石灰。他谈起烧石灰说石头怎么看,火候怎么掌握,说的头头是道。我虽然听不明白,但是能听出来魏老师一定是行家里手。那天晚上我高兴极了。二姐答应我第二天给我去跑服装。魏老师说如果不顺利的话他亲自跑一趟。第二天果然传来了好消息。剧装厂答应8天以后全部交清。一块石头落了地。心里轻松极了。不但完成了任务,又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魏荣元老师。不虚此行。时光荏苒,40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 本帖最后由 火花 于 2013-9-25 22:4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