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抱歉

抱歉


    说抱歉了,为什么呢?
     长期上本网站的朋友应该发现,本人于昨日第一次注册后疯狂发帖跟进,实在是有灌水之嫌。然而,我刚刚才接触网络,而且由于工作性质,也是刚刚“有机会”接触网络,也是刚刚学会发帖,本着一颗对于评剧的热爱之心,本着一种渴望得到评剧曲谱的急切之心,确实有些急功近利,还望好朋友不离不弃,真诚的接纳我这个新手。对于可能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评剧在北方应该是非常喜闻乐见的一个剧种,特别是在农村。我的老家就是如此。现在人们的生活也好过了,业余时间特别是农闲时间,非常需要文化元素的注入,否则,赌博等不良风气就会占据上风。我的父亲年轻时曾经在宣传队工作,能拉二胡,恰巧村里有一位曾经经过正规学习的板胡师傅,于是联合村里的老艺人和喜欢歌舞的妇女(老少皆有)组织了一个自娱自乐性质的表演队。他们排练出的评剧唱段如《采桑叶》《报花名》《小河流水》等深受百姓喜欢。他们手头的曲谱都是凭印象写出来的,且曲目较少。所以我在刚刚接触中国评剧曲谱网后才产生了如此急切的求谱之心。
     以我的观察,评剧在广大北方农村应该非常有市场。要想把评剧发扬光大,可以多多鼓励这样的民间表演团体,当然这需要正确,及时的政策支持和评剧界的不懈努力争取。就像上述提到的我们老家的表演队,他们也时常到别的村做象征性的有偿演出(为服装道具的更新等),特别受欢迎,而且陆续有新人加入,倘若这样的小团体不断增加,则评剧何愁不兴。另外,正规的表演团体也应该加大下乡演出的力度,或者在评剧比较活跃的地方举办相应的讲座或培训班,这就像人和人一样,天天见面,至少至少混个脸儿熟,这就是准备接受一个事物的必然过程。记得小时候,村里唱评剧一唱就是10天半月(晚上唱),而且吸引了方圆好几里外的人们来看。真正希望评剧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真的希望评剧永远活跃在社会的舞台上,而不希望若干年后成为“古董”。让爱她的人一起共同努力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