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细读曲谱

回老骥

  老弟   你把评剧的板式名称和节奏特点讲的很清楚了,老哥再给你补充一下。还有3/4节奏的“一板二眼”。2/4节奏的还有:垛板,楼上楼(板起板落)。1/4节奏的还有:快垛板(有板无眼)。还有:无小节线,有乐句线(小节线是虚线)的散板。这样评剧的板式与节奏特点就基本完整了。
     

TOP

回老骥 疯子

  二位   关于3/4节奏(一板二眼)的板式,据我所知是60年代中国评剧院在排“春香传”时为了更好的体现鲜族风情吸收了鲜族音乐的主旋而创的一种新的板式。它丰富了评剧的板式,也是对评剧的一大贡献。具体唱腔可在‘唱段曲谱’里的第三页“春香传”爱歌的(二)就可看到。

TOP

回疯子 老骥

  二位   关于4/4节奏(一板三眼)按疯子说的:本大大大的顺序应该是:板 头眼 中眼 末眼(‘本’是板的音,‘大’是右键重单击鼓的音)。在实际演奏中,由于评剧也是板腔体,它的演唱规律形成了复板式的打法,那么,在中眼处就不是‘大’而是‘本’,所以一板三眼的板式,在行腔中一般的打法应该是:本—本大,鼓老都讲究鼓键子要利索,行腔中不可随意加键子,只有在过门中可以加花,就叫“搂腔打褂”。没说清楚的地方,请评剧爱好者老弟补充吧!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6-26 10:40 编辑 ]

TOP

回老骥

[    老弟   梆子,鼓不单单是控制演奏,演唱的节奏,更主要的是为了营造和烘托场上气氛!比如,演员在哭大迷子时,好的‘大梆子’乐手能把演员和观众的眼泪打出来!做为演员,不是‘听’而是‘借’,借乐队所营造的氛围来激发内在的表演激情!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至于板和鼓的声音,是鼓老在用板和鼓所发的各种不同声音和手式来指挥'全军'呢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6-27 14:18 编辑 ]

TOP

回老骥

  哈哈!老眼昏花了!谢谢老弟给把关,及时的纠正。不然老拿大棒子论下去,可真得把谁的眼泪都能打出来!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0-6-27 11:25 编辑 ]

TOP

回疯子

  疯子  可知你说的‘空心梆子’(南梆子)的创始人吗?
        她就是我们评剧赫赫有名的老前辈“喜彩莲”哪!‘南梆子’是评剧首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