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教训!!!

教训!!!

  突然想起前年在一次换板时因一个小小的失误,造成的大错!
  换板前也是对板选了又选,认为是很不错的就换上了,经初步打磨到3·5髦时,上到柦子上一试,一点震感也没有。就继续打磨,还是没有!于是又继续打,结果把板打到2·5髦时刚刚有了点震感,是很不理想的,这时再继续打怕过了,不打震感又不理想,试奏时音量小不说还在外弦的7音出现了噪音节,里弦的2音音瘪。就继续打磨到2髦,这时音量上来了,可是音形全都是片状,扁平尖噪!后来经仔细查找原因,才晃然大悟!原来忘记了这个瓢不是这个柦子上的,瓢的上下眼与柦子都有间隙!由其下眼最大处有俩髦的间隙!这样就造成瓢与柦子的接触不严,而不能与柦子产生共震!所以柦子才没有震感!结果打废了一块好板!由于事前没有仔细的检查瓢的上下眼是否与柦子严实所造成的大错!今天说出来供大家在换板时接受这个教训吧!

TOP

  各位朋友  我昨晚的‘教训’一帖后面所以打了三个警叹号,就是要提醒大家在收拾弦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在换瓢时千万不能小视了瓢的上下眼与柦子的接触,一定要做到非常严实!实践中确常常忽视了这一点,不知到由于接触不严实会影响到瓢与柦子共震的重要性!在多年给朋友们修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种现像。所以在此再一次的提醒大家,不可忽视瓢与柦子‘共震’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8 08:33 编辑 ]

TOP

  疯子 我所以要在大家面前,揭自己的短,其目的真让你说对了!就是要提醒大家!因为这个现像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往往都认为有点逢没啥,其实就是大错!事后在懊悔之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过于自信了!我想你也会有过这种教训,只不过没想起来而已。

TOP

  疯子  你也经常鼓捣弦,难道就真的没有失过前蹄?我看也应该好好想想,别怕丑,也别怕痛,把它拿出来晒晒!咱目的不就是给大家提醒吗?大胆点! 也希望有过这方面教训的朋友都能来给大家提个醒。好吗?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8 22:52 编辑 ]

TOP

  老百合在这再次呼吁各位老弟
      把自己在收拾弦的过程中,因‘马失前蹄’而得到的教训都拿出来在这里晒晒!咱们也好互相提个醒!我想一定会对大家都有好处。对不?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9 18:22 编辑 ]

TOP

回版主老弟

  你说的柦子与瓢的间隙用松香填补是不行的,应该把瓢卸下来,把瓢眼处理干净,然后用废瓢磨点末下来,用牙签蘸502胶滴在缺肉的地方再往胶上撒点末末,要仔细的一点点补好。最后用60-80的砂纸卷成与柦稍细一点的卷研磨到与柦子严实即可,这时特别注意别再造成瓢眼的圆内点接触的现像。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TOP

  再告诉老弟一招,如果没有废瓢来磨末的话。也可用这个瓢的后口往下磨点末末,有点就够用。不会影响瓢的发音的。注意磨的时候一定要平,手劲要匀!别把瓢磨偏了!

TOP

  版主老弟  别说讨教,咱就是交流。在修补缺口时要仔细,不可操之过急,别看活小行忽不得。由其瓢的上口内容易出现填补的地方有不大的突出点,形成了与柦子的点接触也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卷成筒的砂纸,一手拿瓢,一手拿砂纸俩手同时转着慢慢的研!祝你成功!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11 21:42 编辑 ]

TOP

  在研瓢时,常常忽视下眼的四面都要和柦子的小方严密接触!有的只要是前面严了,就不在乎两侧和后面严不严了,也是错误的。一定要达到四面全严实。这样瓢与柦子才能达到很好的共震。

TOP

  还要提醒大家一下,只有在瓢的上下眼与柦子接触严密了,柦子与瓢才能达到很好的共震。这时用再手摸柦子,就会有较强麻麻的感觉,说明接触严密,处理成功了。

TOP

  祝贺老弟试验成功,可见老弟也是个细心人哪。干这活不细心,没耐性不行,活越小越难做。另外你说要码是松节做的不知是不是白松的?如果是,还可以。如果是黑松,红松,油松,落叶的节子就不适合了,因为只有白松节硬度够,其余的都软,会减弱弦向柦子的震动传导的,请你斟琢。

TOP

  回版主老弟
    建议你,不论是什么木材,或其它材料。一定要选择质地坚硬的,传导系数高的来做,效果才会好。

TOP

  版主老弟
    再向你推荐两种做腰码易得的材料,一是废旧麻将料,一是一公分左右厚的有机板。它的好处是不像木质的易裂,且传导系数高。供你参考!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19 21:41 编辑 ]

TOP

  版主老弟
    你在帖子中提到,那个牛角的有点厚,可把它处理薄一点,留一公分左右即可,太厚了可用铁锯条破开,多少厚点用砂纸打磨一下就可以。
  我认为还是牛角比其它材料要好些。供你参考!

TOP

  板主老弟
    很赞成你的试试的做法,玩板胡就得不怕麻烦,遇到问题就要常试,通过‘试’在实践中得出的结果,就是自己的经验。好,随时保持沟通!

TOP

  版主老弟
   两天没消息了,不知你的腰码试的咋样啦?另外我想起你说那个牛角的有空心,你可把磨下来末末填在里面然后滴些502胶再磨平即可。

TOP

  再给大家提个醒!
    关于小码的高度问题,也是常常被忽视的。有时下把字不亮,在板的最下面弦下垫一牙签,立即就亮了。这种现像就是说明小码矮了,就需要换一个高一点的。供参考!

TOP

  还有,小码的材质也常常被忽视,
    以前我在帖子中提到过小码对板,有个谐震频率问题。就是要通过不同材质来进行试验,因我们没有仪器进行校验和测试,只好凭‘震感’来感受它。
  ‘震感’强的,谐震就好!音量,音色就随之改变。我的体验是:乌木,紫檀的‘亮’,竹质的‘宽’檀香木(中药店有)的‘柔’大家不妨试试。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23 22:40 编辑 ]

TOP

  小码今天又给了我一个新的教训!是由于做小码时的疏忽,在做小码时里弦的压弦槽两面都是直角忘了锉圆,结果把占弦给磕断了三分之一!因是新弦爱沉,必需经常调,才几天就出了问题。说出来也给大家再提个醒!

TOP

  关于杨琴28#
    ‘两道’之差音色大变!
  昨天在给朋友调弦时,先用的是‘36道’的28#上把字很好,下把高音2不亮,后来换了一条‘38道’的,结果,高音来就出来了,效果非常的好!同是杨琴28#,由于厂家的不同,弦的粗细也不同,仅‘两道’之差,效果大不一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