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关于‘功力’的探讨

  疯子!你就不怕麻烦?干嘛还要多打那么两个字?以后不可!
  关于你说的‘心’‘脑’的功能,我看不能截然的分开来论。只于‘以意领气’我也是借题发挥,借言表意从道理上作个比喻而已。真的能用意念来发力运弓的,恐怕大师级的也不多见。只于你说的‘懂’,我看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在不懂的情况下,怎样去追求功力的提高?
  关于坐姿的四平八稳,可以灵活,但,不能不受其约束。因为坐姿不讲究,不雅,不正会直接影响到肢体语言的表诉,一些行为动作会使人读不懂而被误解。你说呢 ?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11 21:57 编辑 ]

TOP

  关于肢体语言,说几句个人看法。
   拉弦的肢体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干活时乐队的所有成员都不能说话。鼓师可用鼓健指挥全台,琴师就得靠肢体语言来指挥文场。那么,做为琴师就该做到让大家能读懂你所要表意的肢体语言,才能带领大家共同发挥好功力水平,然而一个人的肢体语言也带表着他的功力水平。这一点也正像IGD老弟在帖子中说到的:功力达不到一定程度是理解不了的。
  举几个常见的肢体肢体语言的例子,如:铆上!这时可见琴师,在弓子抽动的同时做个,上身随大臂向右倾斜的动做。
  再如:到乐句需要停时,琴师会做个把弦柦子头部向怀里拉的同时右手放在右腿上的动做。
  还如:当拉到轻松欢快的乐句时,琴师会做个把弦的柦子头部向前推出,身体很舒展的动做。
  当然还不止这些,顺便说一下,肢体语言绝非是摇头晃脑。
  

TOP

  关于功力,师付曾给了我一句话:‘功’好下,‘力’难得!。说明了要想提高功力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我的理解,是:‘功’就如十月怀胎,‘力’就如一朝分娩。
  大家看是不是这个理?

TOP

  关于右腕的功力问题,请大家仔细的研究和品味一下IGD老弟在帖子中的一句话:再由腕子把劲泄到马尾上由马尾再泄到弦上。 要想做到这一点,没有一定的功力是很难做到的!再请大家体会一下,运弓时,是弓杆带着功毛走?还是弓毛带着弓杆走?这里就有个把劲泄到哪的问题。再请探讨!

TOP

两位老弟  能有这样的感觉,说明,是把劲泄到了弓毛上。是完全正确的运弓方法。更说明了,右腕的功力已是相当的不错了!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12 19:22 编辑 ]

TOP

  关于右腕的功力,再说几句。
    很多人在运弓时都把劲泄在了弓杆上,让弓杆带着弓毛走,结果造成弓毛与弦的磨擦系数大大的减弱,导至音形不圆,发出来的音不实。所以建议在运弓时,一定要找到是功毛带着弓杆走的感觉。

TOP

  再请大家仔细研究和品味IGD老弟的这句话:,没有多少人练习过基本功长弓等等。我认为这是非常实在的一句很值得品味的衷告!‘长弓’‘慢弓’往往被忽视,平时练功时只重视‘快弓’的练习。很少在‘长弓’‘慢弓’上下大力气。希望大家能走出这个误区。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14 19:32 编辑 ]

TOP

  关于‘长弓’的练习,重点应放在‘慢’上。拉弓时要拉满弓,推弓时要送到底。一定要掌握好运弓的力度要匀!这是一件很枯燥的事,需要一定的毅力去做。每天坚持半小时,月余之后就会感到效果的。

TOP

  关于‘长弓’的练习再说几句。
    在长弓练习时还要注意手型的变化练习。拉弓时,右腕要向外突出,手成向里回钩型。推弓时,右腕要向里突出,手成向外扬型。要养成习惯,有利于腕力的提高。另外还要特别着重里弦的练习,因里弦是特别吃功的。在运弓力度上应先重后轻,轻重弓练习时,要在轻弓上多下功夫,轻到自己能听到声音即可。供大家探讨!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15 18:48 编辑 ]

TOP

  在‘长弓’练习时,还要调整好气息,这是非常重要的,请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只有气息平稳,才能控制好腕力的平稳。练枪的人讲究的是‘枪打一口气’为的就是平稳。练‘长弓’也是同理,只有稳,劲才能匀。所以建议大家在练功时要配合好呼吸,拉弓时吸气,推弓时呼气。气息匀了,腕力也就匀了。再探讨!

TOP

   关于推拉弓的手型,发几个图片供大家参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我刚才发的关于推,拉弓的手型图片,只是供初学者在练功时的提示,在推拉弓变换时,要注意腕子先变。个人浅见,望有识之士指正!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16 22:58 编辑 ]

TOP

  关于右腕的段练
    年轻练功时,师付曾告戒我要随时随地的练习右腕的腕力。方法是:在小臂不动的情况下,右手尽量向里钩,然后再向外扬,做左右摆动的动做。里钩时五指捏在一起(如拿弓状),外扬时五指张开(这样可使外扬的开度更大),直到腕子酸麻为止。这种段练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只要想练不论散步或闲谈都可进行,只要保持经常,日久必见长进。供大家探讨!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17 21:42 编辑 ]

TOP

  关于功力,请大家记住疯子老弟的这句话: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比较成熟的都不可一日不练,
  要想不断的保持和提高功力,就得做到‘不可一日不练’!大家再探讨!

TOP

  IGD老弟
    你昨天的帖子怎么把他编辑没了?

TOP

  IGD老弟
    你昨天那帖,是很有份量的,由其是你提出的要讲究练功的方法的问题,是非常正确的,如果方法不对岂不白练?正像你说的那样,要想再改,就难上加难了。请继续发表你的高见,好吗?

TOP


  IGD老弟
     你看子金和长弓说的多么中肯,网友们喜欢你的帖,需要你的帖子,你的音频大家也给了很高的评价。所以你还得继续的‘瞎说’!!!

TOP

  就IGD的练功方法和长弓的要懂剧情,会唱段,做到心手合一,有悟性。之说,结合疯子推荐的‘望坟台’大挂,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段唱,是评剧生腔中的精髓,而这个挂,又是精髓中的精髓!干净,利索,述度之快,难度之高。间直是望尘末及!没有十几或几十年的功力是很难做到的。看了帖子之后大家都在叫好!也可能都在想练,我想这里就有个怎么练?也就是IGD说的方法问题。
  我的浅见:首先必需要做到如长弓说的:
要懂剧情,会唱段,做到心手合一。是拉好这个段子的首要问题。不懂剧情,唱不出感情,怎能拉出感情?心里没有怎么能应在手上?又怎能做到心手合一?在业余玩家里有一部分拉弦的以有谱子就能拉而自豪,这个挂你再看谱子拉试试?恐怕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必需把谱子装到脑子里,把它背的滚瓜烂熟才行。因为有很多乐句都是一口气的东西,在拉的时侯调整不好气息都不好使!如:27到672765再由53到51653都是一口气的,你中间喘气行吗?一喘气就断条!不信试试看。(本人不会打谱,标不出音高来,谅解吧)练好这个挂,确实能把功力提高一大块!供大家探讨!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23 06:39 编辑 ]

TOP

  IGD老弟
    关于你提出的升级的问题,我想网站会给于考虑或解释的。

TOP

  关于望坟台的拉法
    我的两位老师就是两种拉法,张老师是倒把拉,胡老师是变指,不倒把拉。本人也是学的变指,不倒把。是把腰码定在距瓢22公分处,当拉到27开始到51653改用指尖切弦(如二胡指法),拉到6543再改为指套切弦。为了保证音准,不论倒把或不倒把都不可小指直奔5音位!都有个先选‘定音指窝’的问题。倒把,有的选用一指先切1音位,有的选用三指先切3音位然后小指切5音。不倒把,选用一指先切1音位二三指同时切弦,然后小指切5音。
  我前几年在帖子中说过:法亦法,无定法,各施各法。目的就是告戒大家,不论练啥都要跟据自身条件和功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练。供探讨!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5-28 20:17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