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兆才、“皮影大王”张绳武、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靳文然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近年来,滦南县自编自演的《曹妃甸传奇》《真爱》《凤凰坨》《大棚缘》《碧海丹心》《小轿车进了校园》等作品,如一江春水激活了文化滦南。乐亭大鼓《碧海丹心》先后荣获第七届全国群众文化“群星奖”金奖、河北省第四届精神产品精品特别奖、河北省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金奖和中国曲艺牡丹江鼓曲大赛创作、表演铜奖;评剧《曹妃甸传奇》赴法国参加中法戏曲节,得到了国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皮影先后两次走出国门,到葡萄牙、法国,演出剧目《刘瑞莲救驾》《火焰山》等,受到外国朋友的热捧;以城市搬迁为题材的现代评剧《三进门》,使评剧艺术在创作题材上“耳目一新”,成现代评剧之大观,晋京展演、全省巡演,一时情动燕赵大地;成兆才评剧团参与创作演出的现代评剧《宋庆龄与新中国》,作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要活动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主要演职人员受到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滦南作家肖波、谷景峰创作的6集评剧电视连续剧《杨三姐出嫁》2011年在央视戏曲频道和唐山电视台播出,近日该连续剧获第十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元旦前夕,为给首都人民奉献一道原汁原味的新年文化大餐,展示滦南深厚文化底蕴的魅力,滦南县成兆才评剧团再次登上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倾情演出传统评剧《杨三姐告状》,深受首都观众的喜爱。2012年1月12日成兆才评剧团、文化馆组织35名演职员进京,在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上进行“冀东文艺三枝花”防震减灾专题节目汇报演出获得圆满成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滦南文艺百花苑内,“三花”娇艳,百花妖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张楚,其短篇小说《长发》获得人民文学奖、《樱桃记》获得大红鹰文学奖等奖,张楚也被评为第二届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2011年作为河北惟一代表进入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青年作家班深造,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滦南县的诗歌、散文、杂文在全省乃至全国也“分外妖娆”。2011年诗刊社第27届青春诗会在滦南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省、市著名诗人、作家60余人齐聚滦南,为文化滦南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乘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东风,根植于滦南沃土上的一批批特色文化精品,在建设文化滦南和文化名城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注重传承,使“三花”生机盎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使冀东文艺三枝花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薪火相传,让古韵焕发盎然生机,滦南县大力开展“三枝花”进校园活动。举办了“冀东文艺三枝花进校园活动”师资培训班,邀请评剧洪派传人马奎芬、靳派乐亭大鼓第三代传人何建春等对全县艺术教师进行评剧、乐亭大鼓、皮影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教育部门鼎力支持,本着传承、发扬传统艺术的宗旨,“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养性”的原则,建立多样化教材体系。购置“三枝花”艺术配套教材、制作多媒体音像教材,各校编制三枝花校本教材;建立学生“三枝花”成长记录袋;成立校园“三枝花”艺术学习小组,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目前,全县“三枝花”艺术进校园成效显著,涌现出靳营村逸夫小学、倴城镇上坡子小学、柏各庄镇中学、扒齿港镇中学等先进典型。逸夫小学乐亭大鼓靳派第四代传人周悦获河北省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京津冀少儿曲艺邀请赛金奖、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三等奖;2011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走进滦南录制滦南少儿学唱评剧节目。滦南县12名小演员参加了7期节目录制,周小兵同学获栏目的“快乐金星”称号,并代表滦南县赴北京参加《快乐戏园》栏目举办的年度“快乐群英会”。
滦南县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县域文脉相承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加大对传统文化“三枝花”艺术挖掘、保护和传承。编写了《滦南“三枝花”》《中国评剧之根》《成兆才》等数本研究型著作。深入基层搜集整理了20万字的《乐亭大鼓精品选》,填补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