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向百合老和“疯子”网友请教板胡瓢的问题

向百合老和“疯子”网友请教板胡瓢的问题

二位老师傅:
    板胡瓢的直径越小,调门越高。但是不是直径小,它的音量也就小呢?直径大,音量也大呢?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好多人,说法不尽相同,想听听您们二位好友的看法!谢谢!

TOP

    拜读了老先生的真经,心中豁然开朗!不瞒您说,以前我始终认为瓢大音量就大,那鼓不就是个大声也大吗?就认准大个了。这次服了您了!您把“音色”,“音量”和“调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说得一清二楚,真让人大长知识!我得把您这个帖子好好收藏起来。再次感谢您——礼多您莫怪!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18 17:54 编辑 ]

TOP

    好个诲人不倦的老先生!结识您,三生有幸!

TOP

回“疯子”网友

      谢谢“疯子”网友的指教!我向您们请教的这一问题是个困扰我多年的老问题。向您们请教是诚意的!您的帖子里也说到“ 板胡优劣的综合因素很强,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我深有同感。我的板胡是不只一把,但就是因为这个“综合因素”的复杂性,使我找不到要点,所以总是怀疑自己没有把所有的板胡都调整到最佳状态。这个“最佳状态”里面的学问有的人一辈子也学不到手。但有的老师傅就掌握着这里面的“绝招”。百合老先生给我的答复中的“音色”,“音质”,“音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目前所学到的最全面,最系统的论述。其中就有板胡板的重要因素。不瞒您说,连老先生都认为您在这方面掌握着某些“绝招”,经常在帖子里和您开玩笑。但我不能强迫别人把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甚至是祖传的宝贵经验说出来,应该尊重别人在这方面的“保密”权!
     我再说一下大小瓢的音量对比,我自己的对比结果依然是大瓢的音量比小瓢音量大。但百合老先生,lgd老师,他们都说音量大小与瓢的直径关系不大,那我心里也就有底了,那我就一门心思的在我的小瓢板胡方面找原因了。您给我提供的小板胡的瓢的经验介绍真是及时和重要,谢谢您!

TOP

    热烈欢迎老吹头909和WYS网友的参与!您们的参与,如同一股春风,带来了新的知识内容,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希望您们继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共享!

TOP

    请问百合老,您说的“好弦”是不是花钱多的就好,还是靠自己或是请师傅给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疯子 于 2010-4-20 21:00 发表
买弦不如做弦,买弦是定型的,做弦是随意的。买弦有后悔的时候,做弦有最高兴的一刻。
      有时买个瓢,换个板什么的还能自己凑合。要说做弦,对您可能很容易,但对有的人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那得有专门的技术,否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也是个“次品”,您说还高兴得了么?

TOP

回“疯子”网友

   冒昧了, 请问您做板胡的技术是自己钻研的还是跟老师傅学来的?您做的板胡能不能供给专业人员或团体使用?
        另外,我对自己做板胡看法是:如果是体验一下做的过程中的乐趣是可以的,如果是用来做演出用,肯定是达不到要求的,那样还不如直接找专业人员定做见效快!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21 10:50 编辑 ]

TOP

回百合先生

     不知您心目中的“好弦”是怎么来判定的?它的音质、音色和音量乃至材质、外观等项指标按您的要求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呢?

TOP

回百合老先生!

     为什么老向您请教问题呢?就因为您的经验丰富!没匠气,不保守!您的有关“好弦”标准的帖子,我认为最难的是下把字得宏亮,饱满这一条。大部分板胡演奏时很难实现这一点。再就是您提倡传统的板胡样式,我也很拥护您的说法,喜欢传统质朴的样式,不欢迎花里胡哨不实用的东西。至于材质,那还是比较好控制的。您看,每次都能从您那里学到新知识,您又不和我们收学费,连个“谢”字都不让说!这样的好事情哪能错过?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21 20:15 编辑 ]

TOP

回“疯子”网友

      看了您的回帖,觉得您对有关“专业”和“业余”的论述真是太精辟了!从您的论述中,您也把对我第一个问题的看法表明了。等于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理论课,使我的观念有所转变。我们大家都是评剧爱好者,都是在为振兴评剧而奋斗,本来不应有“专业”、“业余”之分!何必分得那样清呢?谢谢您的金玉良言!

TOP

        一个是无心的笔误!一个是善意的玩笑!岁数较大的人,电脑打字比较费劲,出两个错别字在所难免!“疯子”网友是制做板胡的专家,说起板胡瓢的尺寸真能产生那么大的误会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好个“疯子”网友!还一大串“数字”!那是我们天津静海的老乡!那个圆桌面大的板胡只有您才做得出来!
    您的知识也太丰富了,真不知您还藏有多少宝贝!


[ 本帖最后由 老骥 于 2010-4-23 22:20 编辑 ]

TOP

再向百合老请教!

     近日欣赏《唱段曲谱》栏目中筱月珠演唱的《潇湘夜雨》“一更”一段,韵味浓郁,颇有沧桑之感。欣赏之余,竟有三个问题越听越弄不明白,无奈之下,特向您请教:
    1、演员角色按剧情应属闺门旦,但发声越听越不像。不知您属意哪类旦角?
    2、这段唱的调式是否为女腔越调?
    3、伴奏的板胡是大瓢板胡还是小瓢板胡?女腔伴奏能否使用大瓢板胡?
  又给您添麻烦了,谢谢您!

TOP

      论述的真是精辟!解除了多日的迷团。要不然,听着那苍凉的声音,总认为是老旦的角色。板胡的定弦为正调的调式,可听起来又像是大瓢板胡的声音。听您这一解释,总算是弄明白了。尤其是对反调调式的论述,我认为可以做为以后判定调式的一个基本理论。施礼了!

TOP

请“疯子”网友评论一下!

引用:
原帖由 评剧爱好者! 于 2010-4-24 21:20 发表
我觉得板胡飘8公分也不是绝对的,三个眼的8公分多一点也可以,就是个大约的数字,我遇到一位前辈做的板胡是红木担子的,做的很好,轴的部位往上是刻的龙头,飘也是红木做的,飘在外面看是圆弧形的,但是里面看是直筒 ...
评剧爱好者说的这把板胡的形状、材质像不像是二胡?龙头、红木担子、六块红木的筒子......有用铜做板胡瓢的吗?

TOP

回百合老先生!

      我说百合老啊,真不知怎么感谢您对我们的关爱!看来您对我们说的每句话都认真负责的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但就是“输”了,我们同样高兴,因为我们趁此机会学到了知识!
    前面您给我指出的这一点,我想“辩解”一下:
    “调式”和“板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反调”,是评剧调式的一种,您所说的“反调”的应用,很少有一反到底的,我认为很经典,可以作为以后判定调式的一个基本方法。
    说到“板式”,您比谁都英明!不同的“调式”可以使用同一种“板式”。比如,男女腔“正调”和男女腔“反调”都可以使用“慢板”这一板式。
    班门弄斧,请您斧正!

TOP

回“疯子”网友

    谢谢“疯子”网友!您说我在考验您,和您说,那样做有啥用呢?但我敢肯定您做胡琴的经验非常丰富,确实是在想用不同的方式请您把宝贵知识讲出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像这次,说到用铜做板胡瓢,只是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是由“四根弦”联想到的,也没见过别人有。但和您一请教,您还真的见过,并且了解到性能并不好,那我就没必要再费力气去试验了,这不就是从您那儿得来的收获吗?说实在的,我要是不怕您笑话我外行,我还有好多不懂的事向您请教呢!真心的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帮助!

TOP

回百合老先生!

    经您这一补充说明,更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谢谢您了!

TOP

回评剧爱好者

引用:
原帖由 评剧爱好者! 于 2010-4-25 23:05 发表
这把板胡我不但见过,而且我还拉过,我觉得音色还不错,板胡的担子也是六角的,板胡的主人是的大个,我拉的时候感觉手用不上力因为我的手比板胡主人的手小,我感觉六角有点隔手,这位前辈的年龄也有七十好几了,他说 ...
      看了您的介绍确实感到新奇,以前还没听说过有用红木做板胡瓢的,是您使我们大开眼界!希望您多来点这方面的介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