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我对伴奏的想法

我认为拉板胡和指·弓的功夫有很大关系,只要板胡不是太差,琴师拉和我们业余的就是两个味儿,我深有体会。

TOP

我体会拉板胡是指法出韵律,弓法出感情.什么 时候用哪种弓法全是由剧情来决定的.弓法上人与人之间差距较大,指法上能有多大差距呀?不能拉准音节有勇气拿起板胡吗?但往往人们在日常中忽略的就是弓法.我这个观点有朋友赞成吗?呵呵!一家之言吧!

TOP

我体会拉板胡是指法出韵律,弓法出感情.什么 时候用哪种弓法全是由剧情来决定的.弓法上人与人之间差距较大,指法上能有多大差距呀?不能拉准音节有勇气拿起板胡吗?但往往人们在日常中忽略的就是弓法.我这个观点有朋友赞成吗?呵呵!一家之言吧!

TOP

低音用高音代替时,弓力很难控制,很难拉的和谐,弓力好的听着很和谐,请大家谈一谈这方面技巧。。。。。。。。

TOP

引用:
原帖由 gwf88 于 2009-1-7 20:27 发表
低音用高音代替时,弓力很难控制,很难拉的和谐,弓力好的听着很和谐,请大家谈一谈这方面技巧。。。。。。。。
低音高奏的关键是操板胡人的耳音一定要好,能听到自己按弦时发出来的声音是不是与其他乐队成员和谐,若不和谐就太难听了,和谐了则是突出板胡特点的大好机会,也是露手艺的地方.象拉大过门一样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TOP

引用:
原帖由 夜色中秋 于 2009-1-9 10:56 发表

   低音高奏的关键是操板胡人的耳音一定要好,能听到自己按弦时发出来的声音是不是与其他乐队成员和谐,若不和谐就太难听了,和谐了则是突出板胡特点的大好机会,也是露手艺的地方.象拉大过门一样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低音高奏耳音是一方面,还有其他技巧控制音量吗?

TOP

这个版块实在是太好啦!使我懂得了很多知识,只是受益匪浅。

TOP

喜欢

我虽然不懂伴奏之事,但我很爱看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戏曲爱好者应该了解的。这里的人都很谦虚,叫人感到很和谐。感谢评剧曲谱网!喜欢曲谱网!感谢杜老师为大家的辛勤付出!

TOP

谢谢支持!

TOP

拉男声越调本站说用5-2弦,如夺印的我良言苦口将你劝,出现很多高音432,需用到第3把,如用1-5弦可用第2把,对新手容易多了,请问:能用1-5弦拉吗?

TOP

男腔越调用大板胡5-2弦伴奏,高音可以低拉,可以高低音相互代替,倒把不应太频繁。如果没有大板胡,可用小板胡1-5弦伴奏,但不如前者更能表现越调的评剧特点。

[ 本帖最后由 玉芙蓉 于 2009-3-2 08:42 编辑 ]

TOP

很多天没和大家交流评剧板胡的演奏,伴奏的技巧了,看了以上几位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指法和弓法都非常重要,初学者往往注重指法和音准,对弓法常常忽略,认为能把谱子爬下来就行了,推,拉都是这个音.以前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但是当我跟着伴奏带演奏时音符和音准都对,可就是和伴奏带的效果有很大的差距,这才注意到弓法有点乱,基于这个原因我才再以前发了求教的帖子,把我的演奏,伴奏方法主要是弓法说出来(前面有)请大家指正,运用连弓和垫弓可以调整弓序,人物感情也很重要,这几个月我放下板胡,把各个唱段研究和唱个烂熟,体会节奏,韵味,感情等,突然间我就把伴奏带中的弓法听出来了,拿起板胡再拉,反复教正,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正象前面戏友所说演奏,伴奏要根据剧情而定,虽然指法和弓法有着一般规律,但主要靠自己走进戏中,认真练习,自然可以提高,有很多的技巧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的.我现在为业余戏迷伴奏时顺手多了,但终归是业余水平,可也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以上只是个人见解,还请大家批评, .同时希望版主能请专家系统的教一下评剧板胡的演奏,伴奏的方法和技巧,评剧的发展业余戏迷也是很重要的,大家有同感吗?谢谢了!

TOP

你这体会对我们太有帮助了,谢谢你.我的体会也是指法解决音准问题,弓法出感情色彩.可以这样说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夕阳红戏迷 于 2009-3-28 21:20 发表
很多天没和大家交流评剧板胡的演奏,伴奏的技巧了,看了以上几位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指法和弓法都非常重要,初学者往往注重指法和音准,对弓法常常忽略,认为能把谱子爬下来就行了,推,拉都是这个音.以前我也 ...
我认真拜读了您 的贴子,深 感受益,特别是您 从实践角度讲了体会,对我们这些初学者的帮助太大了,谢谢您 ,诚请以后多发表这些体会.

TOP

   经过对本帖的学习,懂得了许多板胡演奏方面的知识,也认识到了伴奏和演唱同样重要!谢谢各位!

TOP

诚请网友们多发点经验型的东西,以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TOP

三分指法.七分弓法,弓法是最主要的。

TOP

弓法浅谈:
   推弓、拉弓的转换叫换弓.
   乐曲中的连音符号“⌒”,如果不是四拍以上的衬腔或拖腔,不管“⌒”罩着的音符多么密集,音区的跨度多么大,一般应作一弓处理,不可换弓分奏(至于用延音线“⌒”作指定时值延长的音符更是如此);如果音符头上没有被“⌒”罩着,不管音符时值多么短,均应一音一弓,不可一弓奏出几个头上不带弧线的音符。该换弓的地方而不换弓,将会使富于弹跳的曲调缺乏生机活力;不该换弓的地方而滥用换弓,将会使圆润流畅的旋律显得支离破碎。
   哪些地方用拉弓,哪些地方用推弓,在拉奏之前应全盘考虑,并作出初步的估计。根据我们的共同习惯,一首乐曲开头一弓多为拉弓,末尾一弓多为推弓,然后在这“拉弓起、推弓收”的前提下对每一乐段乐句内部的推拉弓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每一乐段或乐句内推拉次数的总和为偶数,那刚好合于“拉弓起、推弓收”这一运弓规律;如果为奇数,那就要将奇数调整为偶数,(用垫弓或连弓)不然推拉弓序会出现“扯皮”现象。
   前面的帖子中还有一些弓法知识,请参看.

TOP

看了您的帖子,收获很大,愿这样的好贴多发!

TOP

像夕阳红戏迷这样的帖子多一些才好,对我们戏迷爱好者帮助太大了!感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