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课题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说起,今天不知深浅冒然说几句,也许会起到抛砖引玉作用。记得年轻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有幸在电视里,看见了京胡大师李慕良先生在讲课,当时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老先生的右手的手指,不是和正常人的手指是整齐并拢的,二指和三指是弯的变形的,伸出右手的手指是分叉的,因为右手常年的持弓演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职业病,再看看自己师父的手指也是那样的,这时候才认识到他们的“功力”是何等之深,他们的“功力”才是最成熟最完美的也是最高深莫测的,我这一生是达不到了。另外再说一下“功力”与年龄的关系,我觉得一位杰出的琴师,如果在十几岁或二十岁左右就开始拉琴,当拉到四十左右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功力”,但这时候的“功力”应该还有一定的瑕疵,如果到45——50岁的时候就应该是成熟完美的时候了,这时候的经验、阅历、精力应该是最好的,所以“功力”也是最好的。这个层次的“功力”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下降,但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成熟的互相弥补,能延续到70岁左右,70岁以后的“功力”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退。但是我们业余玩家就不好说了,我们大多数可能一生也不会达到这个层次,即便有一两个也是个例,成熟期也比较晚一些,即便是专业的琴师,也有很大一部分达不到这样高的境界的,我们都觉得自己拉的不错,其实我们还是差那么一层窗户纸没有点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