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关于‘功力’的探讨

关于‘功力’的探讨

  以前在老一辈的琴师们互相谈论琴艺时,常常听说某某人的‘功力’太好了!我想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在茶余饭后有暇之时来探讨一下关于‘功力’的问题。或许对大家琴艺的提高能有些帮助。望大家能在龙年即将到来之际,龙腾虎跃的尽舒己见!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1-17 01:48 编辑 ]

TOP

这个题目太大了,不知怎么说也不敢说。

TOP

回评剧爱好者

  老弟  何出此言?有啥‘不敢说’?我在这里是希望大家‘探讨’。既然‘探讨’就该把你的感知和想法拿出来!我想,每个拉弦的都下过很大的‘工夫’也都练就了一定的‘功夫’那么‘功力’怎样?恐怕一时难以复言。这就是‘功力’这一议题值得大家探讨的必要性。你说呢?

TOP

这个课题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说起,今天不知深浅冒然说几句,也许会起到抛砖引玉作用。记得年轻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有幸在电视里,看见了京胡大师李慕良先生在讲课,当时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老先生的右手的手指,不是和正常人的手指是整齐并拢的,二指和三指是弯的变形的,伸出右手的手指是分叉的,因为右手常年的持弓演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职业病,再看看自己师父的手指也是那样的,这时候才认识到他们的“功力”是何等之深,他们的“功力”才是最成熟最完美的也是最高深莫测的,我这一生是达不到了。另外再说一下“功力”与年龄的关系,我觉得一位杰出的琴师,如果在十几岁或二十岁左右就开始拉琴,当拉到四十左右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功力”,但这时候的“功力”应该还有一定的瑕疵,如果到45——50岁的时候就应该是成熟完美的时候了,这时候的经验、阅历、精力应该是最好的,所以“功力”也是最好的。这个层次的“功力”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下降,但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成熟的互相弥补,能延续到70岁左右,70岁以后的“功力”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退。但是我们业余玩家就不好说了,我们大多数可能一生也不会达到这个层次,即便有一两个也是个例,成熟期也比较晚一些,即便是专业的琴师,也有很大一部分达不到这样高的境界的,我们都觉得自己拉的不错,其实我们还是差那么一层窗户纸没有点破。

TOP

回评剧爱好者

  看了老弟关于“功力”与年龄的关系,的论述感到非常贴切!有同感!我想这可能就是你自身经历的概括和总结吧?

TOP

回百合老,您的论“功力”一贴,确实把我们都给难住了,正如玉芙蓉老师说的,这个课题太大了,我们不知从哪说起。至于我所说的“功力”与年龄的关系,其实包括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师长或师弟以及我的所有朋友们。总之,我们要牢记师长经常教导所我说的,“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功力”是我们所有人时时刻刻都在追求的,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目标。/color]

TOP

“功力”永无止境

TOP

看了二位师傅的帖子,对我触动很大,含义深刻!这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我喜欢拉板胡,但总是觉得浑身使不上劲儿,俩手感到很笨很笨的,自己听着都不好听,看着听着大师们操琴是那样的灵活自如,心里更是着急。没办法,好好练功吧!年龄大了,投师无门,且得不到要领,只有企盼各位老师傅们多多发表指导性的具体一点儿的帖子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2-2 09:08 发表
  看了老弟关于“功力”与年龄的关系,的论述感到非常贴切!有同感!我想这可能就是你自身经历的概括和总结吧?
含糊、渺茫,使某越发糊涂。不

TOP

  疯子  ‘功力’这一话题虽说很大,也不至于让老弟‘糊涂’哇?我认为它就好似一个闪闪发光的宝石,从无数个折射面闪烁着每一个拉弦的琴艺。也就使我们有了很多的切入点来讨论它,评剧爱好者老弟不就是从‘功力和年龄’的一面来述说了自己的感知了吗。我想,每一个拉了十几,几十年有了一定‘功底’的朋友在实践过程中都会感知到自己的‘功力’发挥的水平。比如某一场戏拉下来或是某一天玩完了感觉到拉的很轻松‘很顺’!这个‘顺’就是‘功力’的体现。再如,某一个大挂拉下来获得了观众给乐队的满堂‘彩’!这个‘彩’也是‘功力’的体现然而‘顺’‘彩’不是常常有的只有在‘功力’超常发挥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当然还远不止这些。所以,我认为只要从它的某一个点切入就可展开讨论。你说呢?以上是我的浅见,也请朋友们指正。

[ 本帖最后由 百合帮主 于 2012-2-4 10:13 编辑 ]

TOP

同意百合老切入点说法,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切入点,每个切入点又代表着不同的“功力”,比如百合老说的大褂满堂彩,这就是代表着有个层次的"功力",达到这个层次的“功力”,就已经是一个很高层次的“功力”了,我们作为一个业余玩家,也有我们自己的“功力”,“功力”无处不在,这个课题太大,需要大家的智慧把它理清。

TOP

看了各位老师关于功夫和功力的探讨,很长见识。如果认为功夫等于时间,等于年龄,本人不敢苟同。另外,功力也并不是由手掌和手指有多大变化来衡量。有功夫,是天才加勤奋,有功力,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可。我看到有一些年轻人,板胡就拉得很不错,强过一些乐队大弦或专业大弦。圈内还真有瞧不起年轻人的,那他只能向某楼主所说,随着年龄增大,功力减小。

TOP

啊!“功力”就是这等的解释方法呀?年龄=“功力”?还是不明白,“功力”的来龙去脉究竟是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家 于 2012-2-4 15:48 发表
看了各位老师关于功夫和功力的探讨,很长见识。如果认为功夫等于时间,等于年龄,本人不敢苟同。另外,功力也并不是由手掌和手指有多大变化来衡量。有功夫,是天才加勤奋,有功力,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可。我看到有一些 ...
难道功夫真的与年龄没有关系?就那您本人来说,您如果从15岁开始拉琴,您一直孜孜不倦的努力学习,当您一直拉到70岁,您在这个年龄段当中,难道都是一个水平?在这个年龄段当中,真的没有一点变化?。我说的功夫与年龄的关系,就是说莫一个个例,在成长的道路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因素的左右,“功力”是有不同变化的,我说的“功力”本身并不代表拉的“好”,或拉的不“好”,与天才没关系。不过您说的:“有功夫,是天才加勤奋,有功力,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可。”这个我很认同,应该再加上时间积累,老人家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天才终于积累,聪明在于学习”。

TOP

对不起打错了,是“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学习”。可能说我没说明白,所以误导了王家朋友,您说的对,功夫不能等同于年龄,更不能等同于时间。

TOP

我说的天才加勤奋,可能说的大一点,实际我是在说自己。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论勤奋,自己一直不懈努力。水平虽有提高,但比起一些年轻人,还是自愧弗如。不知是自己功夫不到,还是不得要领。可能是没有天赋吧。在演唱方面,自我感觉就不错。这也是天赋使然吧。总之,自己认为天赋应该占很大比例。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家 于 2012-2-5 10:08 发表
我说的天才加勤奋,可能说的大一点,实际我是在说自己。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论勤奋,自己一直不懈努力。水平虽有提高,但比起一些年轻人,还是自愧弗如。不知是自己功夫不到,还是不得要领。可能是没有天赋吧 ...
赞同你的“天赋”观点,干这行天赋占主要成分,另外也更喜欢您的直率,这里再多几位向您这样的朋友就更好了。                                                                                                                                                                 另外我再瞎嘞嘞几句,再继续说一下,“功力”与年龄的关系。由于身体条件的各异,有的人的“功力”甚至延续时间的更长或更短,虽然“功力”逐渐减退,但是他们的风格、特点、还有经验等其他方面,是不能随”功力“减退而减退的,这些东西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正是我们晚辈所追求的,我们不但要继承发扬,还有责任把它再传授给下一代,这方面比如百合老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有时候师长的一个手势,或一句话,就会使我们茅塞顿开,这些宝贵的无形资产,通过师长们的口传亲授,再加上大家自己的刻苦努力,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是大家都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这些东西说到底,还是脱离不了‘功力’的范畴,我所说的所谓“功力”减退,只是从人的生理角度而然,只是代表着某一个方面的减退。另外,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很低,逻辑性也很差,说的不对请大家谅解,只代表个人观点。

TOP

回疯子

  老弟  ‘功力’确实不能单一的以‘年龄’而论,它们不是个等式。但,不无‘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功夫’的不断的成熟,‘功力’也就随之增加,我想这就是你要问的‘来拢’吧?只于‘去脉’那就要看实践中‘功夫’的体现了。没有‘功夫’谈何‘功力’?你说呢?

TOP

这个问题各位老师探讨的很专业,作为业余玩者深感激励,大有打开茅塞之效。纵观大千世界,凡技术行当,或多或少都涉及功力问题,而功力的大小优劣,决定着完成某项事业的质量好坏。所以也是众多玩技术的所追求的一种难以量化的指标。打个比方,就拿前面百合老提到的大过门来说,专业也拉,业余也拉。把谱子放到面前谁都能拉下来,但人家专业和有的业余手拉得又快又清楚,有的业余手虽然也一个字没落,但时间拖沓,象丢转儿欠电一样,完全不是大过门所应表现的激烈情绪,我想这应该就是功力的差别。因此我认为所谓“功力”,是比照而言,没有高山不显平地,没有更好此之最好。高手的功力源于天赋+勤奋+好学+创造,追求高手的过程就是提高功力的过程。反之,如果不谋追求高手,好歹都行,也就无所谓功力了。(语无伦次,瞎说几句)

TOP

  功力的大小优劣,决定着完成某项事业的质量好坏。
  就老弟的这句话,说一下‘功力’的‘连锁效应’的问题。 大多朋友在实践中都能体验到,在关健时侯,大弦,一弓子就能带起文场所有演奏员达到最佳状态!鼓老,一键子或砸一脚台板就能激起乐队群情振奋集体一下子就‘铆上’!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试想,假如一个‘功力’平平的大弦和鼓老效果又会怎样?

TOP